《红河上游花腰傣的文化与当代变迁》
(发布日期:2002-11-11)
红河上游花腰傣的文化与当代变迁

郑晓云(云南省社会科学研究所)

 


 

云南省新平县元江县区位示意图1、引论:红河流域的傣族



    居住在中国的傣族共有110余万人,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南部地区,其中以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临沧地区最为集中。傣族除集中居住在一些地区以外,顺着大江大河迁徒定居是一个重要的特征。在中国境内傣族在大江大河的分布主要集中在渭公河、红河两条大河两岸的河谷地带,其中红河流域是傣族居住较为集中、文化独特的一个重要区域。由于红河流域的傣族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特点,因此在傣族文化中有独特价值,但是今天对于花腰傣的文化特质研究和认识都还很少。本文将通过红河上游花腰傣与其它地区的傣族的文化特质的对比研究,来认识花腰傣的文化价值及其在当代的变迁与未来的前景。

    红河是发源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茅草哨的一条长河。沿东南方同经巍山、南涧、南华、楚雄、新平、元江、红河、元阳、个旧、蒙自、金平、到河口出境,流经12个县,在中国境内全长692公里,称为元江,进入越南后称为红江。

    “花腰傣”是其它民族对主要分布在红河流域的傣族的一种约定俗成的称呼。主要原因是这里的傣族服装上有一种独特的特征,那就是妇女的腰带是使用一条长长的彩色布带围成的,因此被其它民族形象地称为“花腰傣”。

    居住在中国境内红河流域的傣族大约有15万人,人口约占中国傣族人口的百分之十三左右,其中以红河上游的新平、元江两个县(参见地图)最多,人口占红河流域傣族的百分之五十以上,花腰傣也基本分布在这两个县境内。这一地区也是云南著名的山系--哀牢山腹心地带,山水相伴,是红河流域傣族文化的中心区域。地图:笔者调查过的新平县元江县花腰傣主要分布区

    在傣族的历史上,由于战争、自然灾害或寻求更为富裕的土地而迁移是十分频繁的,而傣族迁移又具有明显的特点,那就是沿着大江大河而迁移,寻求水资源丰富的河谷地带定居,今天在红河流域的傣族基本都居住在海拔1000米以下的河谷地带。傣族在红河流域的分布与傣族的历史迁移有直接关系,因而今天在红河流域的傣族支系繁多,并且很多地区由于长期的封闭使傣族古老的习俗能够保留至今。这也就便得红河流域傣族的研究在傣族研究领域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红河流域的傣族有不同的支系,并且有自称。自称来自于居住的地方名称、历史迁移的特点、服装的特点、生活习俗以及在迁移来之前所属的支系的名称等。他们共同的特点是虽然不同支系的傣族都有自称而相互被区分为不同的支系,但首先都称呼自己为傣。下面首先对红河上游的傣族支系进行简单的概述:

    红河上游傣族较集中的新平县大多数傣族是花腰傣,主要的支系有自称为傣洒、傣卡、傣雅的三个支系。其中傣洒分布在新平县戛洒乡、水塘乡,“傣洒”因为主要居住在戛洒一带而得名,“洒”的意思是“沙”,“戛洒”在傣语中是“沙滩上和街子”之意。

    傣卡分布在漠沙乡与腰街乡,自称与其文化有关,“卡”在傣语中是“汉人”的意思,也被其它民族称为“汉傣”,根据传说这一文傣人在历史上曾与汉族相融合。

    傣雅分布在漠沙乡,自称的含意是“历史上大迁移中被遗下来的傣人”,与历史迁移有关。

    除了三个花腰傣支系外,新平还有一支称为“傣折角”的傣人,因为居住在平掌乡折角村而得名。

    元江县有傣泐、傣仲、傣卡、傣雅、傣郎、傣得、傣涨七种自称的支系。除傣泐(水傣)、傣郎(黑傣)外都被称为花腰傣。

    傣仲居住在大水平、大北田、龙洞、那路、荔枝村、大路新村、沙沟头等村子。“仲”是大头之意,因此也被称为“大头花腰傣”,原因是头上的装饰较大。

    傣雅居住在西门村、鲁林村、新村、双高、高坎等村子。傣雅的含意与新平相同,但当地人因为其头饰小也称其为“小头花腰傣”。

    傣得分布在整个东峨坝子,“得”傣语中东峨坝子的意思。

    傣涨分布在整个甘庄坝子。“涨”是傣语中甘庄坝子的意思。

    傣卡分别居住在撮科、南马、南洒、热水塘、西庄等村子。“卡”也就是汉族之意。

    在中下游地区分别有傣端、傣泐、傣尤、傣尤倮、傣傈、傣郎、傣亮等自称的支系。其中傣端(白傣)分布于金平县的米河、藤条江沿岸,这里是中国与越南的交界地带,傣端与越南白傣属同一支系。傣泐与西双版纳傣族自称相同,文化上也相近,如他们爱好装金齿、住房为杆栏式建筑等都与西双版纳、德宏等地傣族相同,主要分布于元阳县、金平县等地。傣端、傣泐也被当地人称为“水傣”。

    除傣端、傣泐之外其它支系傣族则被称为“旱傣”,分布于红河中下游沿岸的弥勒、沪西、个旧、建水等县。这些支系傣族则爱好染黑齿、居住用泥土筑成的平顶、两层或三层的“土掌房”。由于傣族与当地的彝族、汉族、哈尼族等交错杂居,这几个支系的傣族在生产、生活方式上与当地民族已没有大的差别。红河流域的大多数支系的傣族尽管自称不同,文化上也有一定的差别,但都有傣族基本相同的文化特征,其中大多数被称为“花腰傣”。

    红河流域是一个民族众多、交错杂居的地带,其主要的民族有哈尼族、彝族、汉族、白族、拉祜族、壮族、苗族等。傣族在这一地带人口不是最多的,以上游的新平、元江两个县为例:新平县彝族人口为116416人,占总人口的47.3%;傣族人口为38594人,占总人口的15.8%;汉族人口为75816人,占总人口的30.8%,其它为哈尼、拉祜等民族人口。在元江县,哈尼族人口为65096人,占总人口的38%;彝族人口为37196人,占总人口的21.9%;傣族人口为20051人,占总人口的12%;汉族人口为39334人,占总人口的23%。在这样一个民族众多的地区,文化的交融是不可避免的,各民族文化之间也有相互影响。



2、傣族文化中的花腰傣特质



    作为傣族,不论分布在哪里他们都有自己普遍的文化特质,但是由于居住的地理环境及历史发展(如迁移,融合等)的不同,不同地区的傣族形成了不同的支系及地域文化特征。今天的红河流域的傣族也不例外,除了具有傣族共同的文化特征之外,也有自己的文化特质。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红河流域傣族与其它地区傣族共同的文化特征。傣族典型的文化特征之一是选择平坝与河谷地带作为居住的场所。背山面水是傣族人观念中的最佳居住场所。红河流域傣族在这一观念上与西双版纳、德宏等地傣族是一致的,他们所选择的也是这一流域海拔1000米以下的河谷平坝地区作为居住的场所,面对江水背靠青山,由此也使得傣族的生产生活与其他居住在山区的民族有较大的区别。

    第二,傣族是农业民族,不论居住在哪里的傣族自古以来都以水稻种植力量重要的产业。红河流域的傣族也是以种植水稻为生的,在历史上与其它地区的傣族一样,他们主要种植糯米,在日常生活中也喜欢食用糯米。近年来由于需要提高粮食产量以满足市场和自己消费的需要,糯米的种植已经逐渐减少。


    第三,染齿、纹身是傣族最古老的习俗,自古以来各种史籍在记述傣族时都会把染齿与纹身作为傣族典型的特征记录下来。这里的花腰傣染齿的主要是妇女。人们以一种名叫“臭藤果”的野草及崖硝为主要原料,加上未成熟约石榴等,捣碎放在芭蕉叶上,每天晚上睡前包在齿面上,数日之后齿面就会变成黑色。再用木柴焦油涂擦,让齿面渐渐发亮,成为妇女美丽的一种标志。纹身多纹在手背上,图案有花、动物等,同样也是美的一种标志。


    第四,共同的语言,这里的傣族与其它地区傣族一样属于同一语支,即壮傣语支,语言中有基本的共同要素,但由于不同的地域及不同的支系的影响,语言有明显的支系与方言特征。在红河流域的傣族中,不同的傣族支系中语言有一定的差别。如在新平县的三个支系的傣族中语言虽能相通,但有语音调及表达方式的差别。

    第五,反映一个民族归属意识最重要的是自称。与其它地区的傣族一样,红河流域的傣族虽然分为不同的支系,但是在支系的前面人们都无一例外地称呼自己是傣,然后才加上支系的名称。这一称呼自古就有,反映了不同支系的傣族人对傣族这一大的民族群体认同与归属,这是居住在云南各地的傣族都共有的一种认同特征。


    以上所举的几个方面的特征是傣族共同文化特征中的一些重要内容,尽管不能包容全部共同的特征,但是从中已经可以看到红河流域的傣族与其它地区的傣族有着共同的文化特征。

    除了这些共同的特征之外,由于不同的居住区的影响,不同地区的傣族已形成了自己独有的一些文化特点,这在各个地区的傣族中都是很明显的。居住在红河流域的花腰傣人民由于内外社会环境的影响,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已形成很多自己鲜明的文化特征,同时也有很多方面与其它地区的傣族人民在文化上有很大差别。这种差别就是花腰傣人民自己的文化特质,认识这种差别对于认识红河流域花腰傣的文化价值有重要的意义。


    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来看花腰傣人民与其它地区的傣族文化上不同之处:

    1、服饰文化。红河流域的大多数傣族人民之所以被称为花腰傣,一个很重要原因是因为这里的傣族妇女习惯于用一条色彩缤纷的长腰带系在腰间,这也形成了相关的文化,包括腰带的编织、使用以及它的内涵。而其它地区的傣族是没有这一习俗的。在西双版纳、德宏的傣族中,妇女们习惯用银制的腰带,因此银制的腰带也同样具有与花腰傣的腰带相同的很多文化内涵,它是一种用品,同时又是财富与身份的象征。

    服饰文化方面的第二个重要特质是红河流域的花腰傣喜爱在服装上装饰很多银制品,有的妇女全套服装银饰品的装饰重达四五公斤,这在其它地区傣族中是很少见的。

    第三个特征是红河流域的傣族人民普遍使用竹蔑帽子,这里不同的是其它地方的傣族虽然也使用竹蔑帽子,但是它的功能主要是遮阳光,当地的傣族妇女更多的是喜爱用大围巾包在头上。红河流域的花腰傣人民把竹篾帽子作为整体服饰不可分割的一个部分,并且是当地不同支系服装的象征之一。当地不同的傣族中竹篾帽子的造型也不同,被称为“鸡纵帽”(一种珍贵的野生蘑菇)的竹篾帽子不仅是当地傣族的识别特征之一,并且具有很多文化内涵,例如傣卡人在结婚时,新娘子来到新郎家时,新郎的母亲要很庄重地为新娘子戴上新的竹篾帽子,以此来表示一种新的身份与新生活的开始。

傣洒的住房
    2、居住。红河上流的花腰傣在居住文化方面与其它地区有很大差别。当地的傣族人民居住的是被称为“土掌房”的屋子
(图左)。这种住房是用土砖砌起来,一般是两层,平顶。这样的住房一般上层住人,同时还有一个很大的外阳台,可以晒东西、休息、制作农具以及土陶器等,下层则用来烧饭、待客、堆放杂物等等。在红河下游地区的傣族,他们居住的房子也是一种类型,但大多数只有一层。在云南大多数地区的傣族住房的类型都是被称为“干栏式”建筑的二层房,传统的干栏式建筑基本上都是用竹木建筑而成的,干栏式建筑是历代史籍中记述傣族的一个重要的文化特征。

    3、婚姻家庭。红河上游的花腰傣与其它地区的傣族一样,恋爱是自由的,在历史上由于这一带的傣族居住于河谷热区,男女青年恋爱和结婚都比较早,一般到了16岁、17岁,就可以借助各种节日谈情说爱。这里最典型的就是“赶花街”。,在每年起花街的日子里,男女青年互相认识,谈情说爱,互相赠送礼物,或早已在日常生活中有情有意,借花街节表明爱慕之意,待爱情的果实成熟时定下终身。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前,花腰傣中早婚的现象很突出,男女青年十五六岁就恋爱结婚,往往不懂得婚姻生活的内容,这也是造成花腰傣中过去离婚率较高的原因。据老年人说,现年六十岁以上的一代人中四分之一的人都离过婚。

    在过去,虽然同为傣族,不同支系之间是不通婚的,通婚的大范围限制在同一支系之内,同时在同一支系中通婚大多数是一个村子的人们通婚。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以前,虽然青年人可以自由恋爱,但是往往父母不同意也很难以成婚。同时受到汉族文化的影响,包办,甚至买卖婚姻的情况也很多,不少青年人在父母的包办下被迫与自己并不相爱的人结婚,并往往导致随后的离婚。据老人们回忆,包办婚姻与花腰傣自由恋爱的传统并不相符,是上个世纪四十年代才盛行起来的。在解放以后,随着婚姻法的实施,包办婚姻改革,如今青年人的恋爱完全由自己做主。与此同时,如今也有很多青年人打破了传统的通婚限制,与其它支系的人通婚,如在戛洒,傣雅与傣卡通婚的近年就有30余人,人数虽然不多,但这表明人们的思想观念已有了改变。除了支系之间的通婚外,近年来与汉族、彝族通婚也开始多见,尤其是在城镇中,青年人在通婚中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越来越小。

    花腰傣的婚姻模式是结婚之后到男方家庭居住,这其中一个很大的特点是在结了婚之后新娘不马上到新郎的家中居住。在行完婚礼的各种程序之后,戛洒等地的傣洒当天就回到娘家居住,而傣雅在举行完结婚仪式后虽然当天在男家居住,但也不与新郎同宿,而是由自己的女伴们陪同而宿,第二天一早就回娘家去了。在随后的日子里,新娘要在农忙、家中有事、过年过节等时日才由男家去接过来住,每次只住二三日。这个过程有长有短,有的长达一二年,有的二三个月,一直到新娘有了身孕才被接回男家长期居住。这种不落夫家的婚姻习俗在红河上游的花腰傣中过去普遍存在,但是近年来也已有了较大的变化,大多数青年人在结婚后仅仅象征性地分开居住几天,长的住一二个月便到男方家长期居住了。有的青年人已完全放弃了这种婚姻习俗,如在腰街的一些傣卡人中,不落夫家的习俗目前已经很少见,青年人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只要家庭需要,无论是居住在男方家还是女方家都是可以的。

    新的家庭有了孩子并且孩子长大之后,就有可能考虑与父母分家居住。在过去分家的时间一般视家庭的情况而定。如果家中需要有人照看老人或缺少劳动力,则分家的时间可能长一些。如果还有其它兄弟,则可能一二年后就分家,甚至更短一些。在八十年代中期包产到户以来,尤其是近几年,经济上的因素对于分家起了很大的作用,为了获得宅基地、耕地,大多数青年人一结婚就与父母分家居住,这样就有可能从村子里获得宅基地或承包地的调整机会。

    花腰傣通过自由恋爱而组合成的家庭是平等的,男女双方在家庭中都有义务、权利,有传统形成的男女在劳作上和社会生活中的分工。一旦夫妻双方不和,离婚也是很自由的,并且手续很简单,往往是双方一旦分开居住,就算是离婚了。过去在离婚后年龄小的子女由女方抚养,年龄大的留在男方家。离婚后女方对财产无权提出要求,最多只能要回自己的嫁妆。在新中国建立后随着婚姻法的实施,离婚后的财产分配中女方也有应有的权利,可以通过协商获得一份财产。

    在西双版纳傣族的婚姻模式中,男女青年恋爱也是自由的。结婚之后是新郎上门到新娘家居住,一般都要在女方家居住三年左右才能视情况从女方家分出来自立门户。在德宏傣族的婚姻模式中,过去家庭包办婚姻的情况比较突出,男女双方相爱之后还要得到父母的认可才能结婚,很多青年人往往因为父母的干涉不能结婚。结婚之后妇女嫁到男方家庭中,与男方家庭共同生活,离婚也不自由。而处于西双版纳与德宏之间的临沧地区的傣族在婚姻模式上是两者之间的一种过渡模式,婚姻有的是自由的,有的是父母包办,在结婚之后有可能是新娘嫁到男方家庭生活,同样也可以是新郎到新娘的家庭中生活,几年之后再分家居住。

    4、宗教信仰。红河上游的花腰傣信仰的是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这一点是傣族共有的,人们认为世间万物都有灵魂,水有水灵、山有山灵、树木有其灵、农作物也有其灵。由此产生了人们对以各种灵魂的祭祖与原始崇拜。种植水稻之前要祭祖,求神灵保佑获得好的收成,这一春耕之前的祭祀活动是每年的重大活动。收获之后也要祭祀感谢神灵。上山打猎之前祭祀,求山神保佑赐给猎物,打到猎物后也要祭祀感谢。每年村子中最隆重的宗教活动是祭寨神与祭龙。


    每个傣族的村寨都有神,在村子中都立有一块石头或有一块被人们认定的石头为寨神石,有的村子也种植一棵大青树作为寨神,这也就是人们通常说的“寨心”。不论是过年还是人们有病,或出远门都要到寨神处烧香祭祀,祈求平安。在漠沙乡的关圣村,每年祭寨神在大年初三。祭祀之日全村成年男子一早就要上山打猎,不论打到什么动物都要用来作为牺牲。同时各家都要杀猪、鸡,用于祭祀。祭祀时将牺牲品供在寨神前,然后村中长老带领村中男人们行礼祭祀。妇女们不能参加这一活动。在祭祀之后,人们集体吃喝,说笑,直到很晚才散。


傣洒祭龙的祭品
  每个村子都有一棵大青树,当地人称为龙树,是村子的中心,每年另一项最隆重的祭祀活动就是祭祀大龙树。每年春天全村人都要在树下面进行隆重的祭祀活动,杀猪宰牛,称为祭龙
(图右),目的是求天神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漠沙乡的傣雅人每年农历二月的第一个属牛日是祭龙日。在此之前各家都要准备各种祭品,如竹编的神器、祭祀用的食品等。在祭祀当天的清晨,村中负责祭祀的主持者就将驱鬼用的竹神器插在大龙树下,布置好祭坛。村中每一家都出一个人前来参加,但是妇女不能参加。人们在大龙树下点燃香,搭起灶,杀牛杀猪,将猪、牛各个部位的肉供在神台上,在主持者的带领下行礼祭祀。祈求龙神保佑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平安。在祭祀完之后,参加祭祀的人们便一道吃喝。这一天村中家家户户都杀猪杀鸡,摆下丰盛的宴席,请远近的亲戚朋友前来过节。


    此外,花腰傣还有一些规模不大的祭祀活动:祭鬼。如果有人生病人们也会认为是魔鬼作怪,也要进行祭祀活动驱赶鬼神,一般是杀一头羊,用羊头羊脚供在祭坛上。

    祭祖先神:各家都在房内设有一个祖先的小神台,除了平日要供上水、饭外,年节或婚丧都要以酒肉祭之。

    祭水神,家家户户堂屋里都有一个小土台子,上面放一个陶缸,平日盛上饮用的水,而在过年时要杀公鸡祭之,这样过江河时才平安。

    祭灶神:过年时在灶台上点上香,供上酒、肉等祭祀灶神,祈求灶神保佑全家丰衣足食。

    祭太阳神,在漠沙傣雅中,家家户户房子外都用木板搭一个祭台,有的还要插上两根鸡毛。在过年时耍祭祀太阳神,祈求它保佑人们风调雨顺。

    祭谷神:每年收完谷子之后,都要在谷仓的柱子上挂上几串谷穗,在谷堆上放上几个鸡蛋,由家中年纪最大的妇女来祭祀谷神,因为人们认为谷神是女性。祭祀谷神是祈求谷神保佑来年五谷丰登。

    红河流域大多数傣族在宗教信仰上与其它的地区傣族的不同之处是不信仰佛教,而其他大多数地区的傣族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由于对佛教的信仰,使佛教文化融入傣族文化之中,成为傣族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比如说在人生礼仪方面,男子在一生中必须要有几年的时间到寺庙中出家当和尚,在社会生活中人的各种行为都受到佛教规矩的限制,人的思想观念也受到佛教伦理的影响。与佛教相关的经典、艺术、文字、歌舞、节日等等也都成为了傣族文化中的一个部分。红河流域之外的傣族对佛教的信仰使这两个地区的傣族之间在文化上显现出了鲜明差别,这从人们的观念上、社会行为、日常生活、艺术等等方面都显现出了因为宗教信仰不同而带来的明显差别。但特别要指出的是,在红河流域的傣族中,尤其是在花腰傣中还保留着的万物有灵的信仰在其它地区傣族中大多数内容也同样存在,除祭祀的时间不同外,内容基本都是一致的,如祭祀祖先、地方神、寨神、谷神、水神、山神等。

    5、节日文化。红河流域傣族的节日与其它地区傣族的节日有明显不同。在红河流域以外大多数傣族中由于受佛教文化的影响,节日基本上都是从佛教节日而来,如新年就是佛历的新年,也被其它民族称为“泼水节”,这一个节日是傣族人民最隆重的节日。其它隆重的节日也与佛教有关系,如每年7月进人佛教斋期的“关门节”,斋期结束时的“开门节”等等。

    红河流域的傣族人民节日文化受到了汉族文化影响,一年中主要的节日基本都与汉族的节日相同,他们过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等节日,但节日中也有一些自己的特点。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新年的清晨,在通宵的鞭炮声中守夜的人们很早就要担着水桶拿着点燃的两柱香到村子中的水井抢挑新水,据说谁抢到新年的第一挑水,谁在新的一年中就最吉利。而在大年初一,男人们要负责平日由妇女们负责的挑水、做饭、扫地等活计,让妇女们休息,做些自己喜爱的轻活计。


    端午节,每年农历五月初五。这天,各村的人们都要杀猪、牛鸡等。这一天,男人们上山去打猎,妇女们一般下江去捕鱼捞虾。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日。中秋节之夜,家家户户都要在屋顶阳台上摆上一个盛满丰盛食物的竹篾桌子,上面摆上干鳝鱼、鸭肉、糯米粑粑等食物,全家人一道祭祀月亮,祭完后一起赏月饮酒。

    花街节。花街节是当地傣族人最具有民族特色的节日。花街节的时间各地与各支系有所不同。在元江县,一年有两次,一次是正月初七的热水塘花街,一次是五月初七的大水平花街。在新平县,漠沙一带的傣雅一年中过两次,一次是农历正月十三的“小花街”,一次是五月六日的“大花街”;在戛洒、水塘一带的傣洒中,花街节的时间是每年农历初二的第一个属牛的日子。

    花街节与其它节日相比更具有群众的广泛参与性。过节之日,远近的傣族群众就打扮一新,尤其是年青的妇女们更是把自己打扮得花枝招展,汇集到节日的场所。这里人山人海,不仅有傣族群众,也有当地其它民族的群众前来参与过节。近年来漠沙、戛洒等地大的花街参与的人数都有三四万人。人们跳民族舞蹈、做买卖、吃牛肉汤锅、会朋友、青年人谈情说爱,这其中最重要的内容是男女青年的相会。男女青年在这个活动中结交朋友,无数青年人的婚姻生活都是从花街节开始的。节日这天男女青年都穿起自己的民族盛装,姑娘们成群结队来到花街上,早已等候的男青年们便睁大自己的眼睛寻觅中意的女孩。当姑娘们在树荫下休息时,男青年便上前与自己看上的姑娘搭话,并赠送小礼物。如果姑娘有意,也会回赠自己做的手绢、花带等,并与他单独到树林中寻一个安静的地方相会。姑娘将自己的随身的小竹箩里的糯米饭、炸膳鱼干、腌鸭蛋等拿出来一点点亲手喂给小伙子吃,并互述爱慕之情,相见恨晚之意,有的往往一次花街节就约定了终身。这个过程就是远近闻名的“吃秧箩饭”。当地老人说,在现年五十岁以上的人中,百分之五十的夫妻都是通过花街节认识或表达爱意,定下终身的,因为文化大革命期间花街节被禁止,所以很多中年人都没有这样的经历。

    花腰傣与其它地区傣族在节日文化上的明显不同,反映了不同地区接受不同文化影响的程度。红河流域的傣族受到汉族文化的影响,而其它地区的傣族则受到佛教文化的影响。傣雅女童装束盛装-傣雅少女两者之间所不同的是红河流域的傣族明显反映出受到汉文化影响的要素就是节日,在其他方面接受汉文化的要素并不多,而在信仰佛教的傣族人民中,文化中融入的佛教文化非常广泛。

    以上是红河傣雅妇女纺线上游的花腰傣与其它地区的傣族在文化上的差别。但是由于花腰傣也是由多个支系组成的,因此在文化上也有一定的差别,在历史上甚至各支系之间不通婚,至今虽然有少数通婚者,但仍然不普遍。下面让我们通过几个侧面来看这种文系之间的区别。

    首先妇以女服装为例。服饰是花腰傣文化中最典型的文化特征之一。居住在新平漠沙的傣雅人(图左、图右)妇女的头饰是首先用一条宽约两寸的青布头帕将头发层层包住,再用一条两头有红缨的青花布条将一块红条花布包扎在上面,扎成一个高耸的头型。上身着无袖右襟内褂,前胸饰有成排的银泡,衣领由一条宽约两寸镶满银泡的布条沿脖子往后反搭而成。外衣为无领无襟的青色短衫,可以将内褂的银饰露出。下面穿筒裙,裙摆有五色花边,这里的傣族妇女一次要将数条裙子叠穿,一条比一条高,将里面一条的花摆露出来。腰间系上一条花腰带。身后用一块镶满银饰、缀满红缨的布块叠成三角形围在腰上,用青色布包在腿上作为绑腿。刺绣-傣洒妇女外出时头戴一顶竹帽,竹帽的特点是外沿向上。

    居住在戛洒乡的傣洒妇女(图左)中,未婚的少女头戴一顶镶满银泡的小园帽,已婚妇女将头发结于脑后,戴上一串串银泡。上衣是用绸缎做成的,内衣为右襟无领无袖短褂,左前方镶满银泡。外衣为无袖无领衣,用红、绿、紫色绸缎制成。下着黑色筒裙,裙端有各种图案。腰间系有一条五色花布带。用白布在小腿上打成绑腿。头上戴的竹帽外沿向下。


    除服饰这一典型的特征外,各支系之间的文化也还有一些不同处。如在婚姻习俗上,在傣洒中,提亲要由男方的母亲亲自去,而其它的支系则可以请自己的父母或族中有威信的长者去。在漠沙的傣雅中,结婚过程中新娘被接出家门时是由自己的兄长从内房背出来的,迎亲的队伍在途中要吃一次饭才能到新郎家。即使两家人离得很近,也要绕道到其它地方象征性地吃饭后才能前行进新郎家的门。到新郎家后,婆婆耍抱牛草带新娘去喂牛,并给新娘戴上从娘家带来的新篾笠。其它支系的傣族人就没有这些习俗。


    在新娘新郎入洞房之后,要有一个吃饭的仪式。新郎家人将一个装有糯米饭的甑子抬进洞房,上面横放着一把钢刀,让新郎新娘从两边拿饭吃,表示夫妻从此要在一起生活了。但横放在甄子上的钢刀也表示双方如有背叛,手就会被砍断。在傣洒中,入洞房后也有吃饭的仪式,由主持者手持两个包有蛋黄的饭团,表示金银,让新郎新娘吃下,意味着夫妻幸福,但不放钢刀。




3、社会变迁中的花腰傣文化



    今天的中国社会、经济、文化都在飞速发展,从而促使各民族的文化也进入较快的变迁之中。社会从封闭走向开放,传统的经济结构在不断地调整,外来文化对各民族传统文化产生着种种深远的影响。对于居住在中国境内的各少数民族来说,今天的社会变化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但是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民族历史文化传统、居住环境、与外界的接触、人口数量的不同,民族文化在这个过程所受到了影响也是不同的。

    在花腰傣居住的红河上游地区,社会环境的变化也是巨大的。种种影响花腰傣文化的外部因素也在不断地增多。以当代对人的观念影响最大的传播业的发展为例,在新平县及元江县傣族居住区电视的覆盖率已达到98%以上,90%以上的家庭拥有电视机,人平均日看电视1.7小时,选择观看的节目排序前三位分别是电视剧、新闻、专题片,这些节目都能使当地人看到外部的生活方式、新闻事件等,直接对人们的观念产生影响。再以学校教育为例,自1952年秋在漠沙办起第一所傣族小学----省立漠沙小学以来,至今在新平傣族地区已有4所中学,4所乡中心小学、20余所村中心完小、50余所村普通小学。傣族小学生的入学率占应人学儿童的100%。教育的发展对提高傣族的文化、学习应用科学技术、接受外部文化及对外社会、经济文化交往等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傣族的发展影响十分深远。

    在这个过程中,傣族文化也不可避免地在发生的变化,认识这其中的变迁的规律对于民族文化保护发展有重要的价值。在当代傣族文化的变迁中,以保持本民族文化为基础,吸收其它民族文化加以融合发展是一个主要的特征,花腰傣文化的当代变迁发展也基木上是这样一种模式。

    1、今天红河流域傣族的文化变化的特点是在保留传统的基础上的变化。今天来到新平、元江等主要的花腰傣居住区,仍然可以感觉到浓郁的民族传统。这里让我们选择一些典型的文化要素来观察:

    传统服饰。不论是在家里还是在节假日的街道上,到处的可以看到花腰傣妇女头戴传统的竹篱“鸡纵帽”,腰间带着花竹篓,身穿缀满银饰、五彩斑谰的传统服装。当然,由于传统服装不方便劳作、制作复杂等等原因,今天青年人普遍选择了穿商店里买来的衣服作为日常服装,大多数青年人往往只在节假日、礼仪、庆典期间才使用民族服装,但是老年妇女则仍然愿意在日常生活中穿着民族服装染齿的傣洒妇女

    居住。今天的花腰傣仍然保留着“土掌房”的传统民后,虽然有不少富裕的家庭已经在重新建盖新房子,但是造型与格局仍然完整地保留着传统的风格。可以看出,传统的建筑风格与居住文化已经凝固下来。今天由于经济的发展及农民收入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傣族农户开始建新居,在保留传统的建筑风格及居住格局的同时,人们选择了水泥、烧制砖、装饰用瓷砖等新型建筑材料,使传统的建筑得到了发展。

    染齿、纹身的习俗。今天的花腰傣大多数中年以上人,尤其是妇女仍然保留染齿(图右)、纹身的习俗。也有很多青年人也染齿、纹身,反映出这一有别于其它民族的重要习俗仍然作为当地傣族的传统在代代传承着。与染齿习俗有密切关系的嚼摈榔的习俗也仍然保存着,仍然是当地人的一种嗜好,这种嗜好在今天的青年人中也普遍存在。当外来的客人蹬上傣家的楼房时,热情好客的傣家人就会拿出摈榔果等来招待客人。

    语言。今天已有很多人,尤其是青年人读过书,甚至到过外地工作,能讲汉语,但是民族语言仍然是花腰傣人日常生活中的主要语言。

    节日。传统的节日仍然保留着,春节、端午节、中秋节虽然源于汉族,但已经本土化,成为了当地花腰傣的传统节日。这其中最典型的是具有花腰傣特色的“赶花街”。在过去花街节主要是男女青年们谈情说爱的集会,主要的内容是男女青年的交往活动,男女约会、跳民族舞、对歌等。在五十年代,由于被认为是男女之间的庸俗活动而被迫中止。规模较大的漠沙镇赶花街于1991年2月27日恢复,其它地区的花街节也于此前后恢复活动,目前已成为一年中当地花腰傣最隆重的节日。恢复后的花街节除了保留了传统的内容,如男女青年的约会、跳民族舞蹈、对歌等外,由于当地政府有意将它办成代表本地特色的节日,并以此来促进旅游、经贸的发展,因此也增加了很多新的内容。2001年2月4日作者在新平县漠沙镇参与花街节观察到的情况是:今天的花街节已不是一个群众自发的节日,当地政府对节日活动进行了精心组织。在节日当天,前来参加节日的远近群众达四万余人,首先在搭建起来的舞台上举行了节日大会,并由几个傣族、彝族村子中的男女青年、当地中小学生等进行了传统歌舞表演。约两个小时的表演结束后,人们便在场子上围成一圈跳傣族舞。村子中,村民们搭起了一个棚子,架起了大汤锅,出售当地出名的牛肉汤锅及种种食品,十分受欢迎,人们玩累了就相约来品尝种种当地的食品。一些外地的民间表演队伍也不失时机地前来表演,同时也吸引了很多商人前来做生意,出售各种日用品等。由于当地政府有意将花街节作为促进当地旅游业的项目来加以发展,因此今天的花街节已从过去以青年人为主的节庆发展成了今天既有男女青年集会娱乐等传统内容,同时又有商贸、旅游等现代内容的节日。

  宗教。在今天的花腰傣中,傣洒春耕祭祀传统的原始宗教的主要活动仍然保留着,但主要是对自然的祭祀活动。这反映在每年仍然要进行两次大的祭龙活动,第一次在农历2月属牛和属虎的日子,第二次在属马的日子。其次还有祭祀江神,每年春播种前的春耕祭祀等祭祀活动,这些活动的内容与过去相比基本没有多少改变。这些原始宗教中的祭祖活动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人们为了获得丰收、平安的良好愿望的反映。然而这些活动在文革中都曾经被禁止,直到八十年代中才又得以恢复,因此在观念上也有较大改变。鬼神观念、尤其是人的生老病死相关的鬼神观念已经渐渐淡化,大多数年轻人已经不再相信它,生老病死相信科学,有病一般都到医院治疗。同时祭祀活动的主持者大多是中老年人,很多青年人并不对此有兴趣。由于这种祭祀活动的精神内容的变化,今天这种传统的宗教祭祖已经民俗化,变为一种民俗活动,每年的活动期间人们都会参与,但同时原有的宗教精神内涵已经淡化。笔者在2001年2月参加戛洒乡傣洒的春耕礼活动(图左)时,观察到人们都以过节的热情参加祭祀活动,在田边插上松树枝,并点燃香,妇女们下田进行春耕开始的象征性劳作。但当问及人们关于传统春耕祭祀的有关鬼神的内容时,人们一方面已不十分清楚,同时也表示并不相信有神灵存在,仅仅是把它看作民族的一种传统,并且表达自己的愿望,祈求五谷丰登。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红河上游的这些对自然的祭祀活动在整个傣族地区属于保存较完整的。在其他傣族地区,尤其是信仰佛教的傣族地区,传统的原始宗教虽然也还存在着,但是从内容到形式上都有已不能和花腰傣相比较了,较大的活动如祭龙等都已经不多见。

    上面所选择的是花腰傣文化中的一些典型要素,事实上在花腰傣的社会生活中传统文化的要素保留要更多。今天的花腰傣人民仍然沐浴在自己祖先祖祖辈辈创造出、抚育了一代又一代人的传统文化之中。而能够被人们所代代保留着的文化,大多数都是人们所认同的精华。


    2、经济生活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花腰傣居住在亚热带河谷,自古以来以种植水稻为主要的谋生方式,其它农产品都是满足自己需要的副业,事实上稻作文化是花腰傣社会文化的重要基础。人们对自然的认识,包括利用土地资源、水资源、农作物生长的有关知识,以及祈求神灵保佑获得五谷丰登的各种农业祭祀活动、人们每天的生产劳作等等都与水稻种植这一最重要的生存基础直接相关,这种单一的经济结构一直保持到80年代中期。

    花腰傣农业文化的当代变化有两个大的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传统水稻种植业的改良与发展。首先是种植水稻的梯田的建设,由于花腰傣居住区是红河河谷地带,并没有大面积的平坦地带,因此改造河谷建设水田就成了当地农业发展的一个关键。在明清时代,随着汉族人口的不断迁入,傣族地区开始了梯地的建设与改造。在1932年后,新平、元江等县傣族地区再次进行了相对较大的梯田建设热潮(《新平县志·民国》)。自1951年到1970年间的二十年间,花腰傣地区经历了50年代初及60年代“农业学大寨”。两个改造建设梯田的高潮,元江、新平等县花腰傣地区的河谷、坡地、丘陵地带基本都被改造成了种植水稻的梯田。同时还修建了相关的灌溉系统,将哀牢山上的河流水引到了梯田中。今天当人们来到花腰傣居住区时,无不为村子四周层层叠叠从山顶到江边大片的梯田的壮观所折服,花腰傣人民将自己居住的河谷地带改造成了梯田层叠的人造景观,并且由于有哀牢山丰富的水资源的供给,今天仍然保持着良好的生态系统,令人叹为观止。梯田生态系统的建设是花腰傣人民在当代依据当地自然环境特点进行的一项重要创造,它便当地的水稻生产状况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善,同时也成为花腰傣居住环境的一个重要特征。

    传统种植业发展的第二个内容是推广了双季稻及优良品种的种植。自1952年起在花腰傣地区开始推广双季稻种植,同时引进了“滇端410”、“汕优”等杂交水稻推广种植,同时推广使用了化肥、农药等,使水稻的产量得到了较大的提高。水稻的亩产量从1952年的200斤提高到了1982年包产到户前的平均900斤,目前也基本稳定在这一产出量。在这一阶段农业的改良提高了粮食的产量,满足了人们的粮食需求,尤其是人口的增长。
    第二个大的变化是在80年代以后,随着农村生产责任制的实施,社会的开放,花腰傣族地区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一变化主要反映在多种经营的发展以及产品由以满足自己消费为主转问市场需求为主两个方面。由于花腰傣居住区是亚热带的河谷地区,适合种植各种亚热带农作物与经济作物。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近年来这一地区在保持水稻种植不减产的情况下,积极发展种植热带水果和蔬菜,如水果甘蔗、荔枝、香蕉、芒果等种植。在一些地区政府还帮助少数民族引进种植番荔枝、台湾青枣、早熟优质葡萄等等优质水果。与此同时积极发展蔬菜种植,利用当地气候炎热的优势积极发展冬蔬菜的种植,大面积种植豆类、瓜类及蔬菜,如辣椒、茄子、黄瓜甜菜等等在冬季早熟的优质蔬菜。尤其是在冬季这里的蔬菜供不应求,远销省内外。以新平县为例,2000年农产品对外销售额达到1776万元
(新平县政府统计报告,2001)。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以水果、蔬菜的种植为主要内容的新产业的发展,给人民的生活带来了较大的改变。一方面,人们的收入有很大增加,生活得到了改善。以腰街镇的南碱村为例,1998年全村271人,农业总收入56万元,人均收入2157元,人均纯收入1627元。这一收入水平已经等于西双版纳傣族地区中上收入水平的村子。另一个方面,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也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增强了人们的商品经济意识。不少村民近年来都直接把农产品推销到县外、省外,同时也促使当地的农民学习新的生产知识,掌握种植水果以及蔬菜的技能,这一切都是在传统知识结构、生产技能、相关的生活方式与生产方式之上新的发展。

    产业结构的调整已使花腰傣地区的产业市场化,与市场的关系十分紧密,生产的产品必须是市场所接受的产品,这种产业与花腰傣传统的自给自足的产业有实质性的区别。总体而言,产业结构的调整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也促使当地农民的思想观念、劳动技能发生变化,但同时也带来了明显的问题。这主要是市场风险的问题,今天外部市场千变万化,农产品总体上而言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如当地有名的水果甘蔗,2001年一公斤当地收购价格仅0.3元人民币,而在1998年一公斤曾达到0.8元人民币。种植甘蔗的成本以种、化肥等计算每公斤已达到0.2元,这样这一个甘蔗的种植季节农民的收入就很有限。其它如蔬菜的种植中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时常出现由于市场波动而滞销的情况,造成亏损。在市场上有竞争力的产品必须是一些新产品,如1998以来引种的台湾青枣,就十分受市场欢迎。市场中的起伏对于当地农民来说将会成为一个长期要面对的现实,农民在这个过程中还缺少开发种植新品种的技能及自主扩大市场的能力。

    3、社会开放大环境中的花腰傣文化。今天的中国社会环境的开放程度是前所未有的,这就带来了民族文化走问外部以及外部文化更多更快地迸人民族文化中的机会,加速了民族文化的变化。花腰傣文化也同样处于这一现实之中。下面是儿个典型的方面:

    第一,花腰傣文化受到外部越来越多的关注。由于花腰傣文化的独特性,近年来花腰傣文化引起了外部的越来越大的兴趣,知名度在不断地提高。近年来花腰傣妇女的图片大量地出现在种种报刊上,同时也有大量对花腰傣风情介绍的文章与影视作品出现。花腰傣民族歌舞表演曾在全国性演出中获得过一等奖,多次获得省内奖项。2001年由笔者作为主要筹办人的“新平花腰傣文化研究国际会议”在新平县召开,8个国家的120余名学者及80余名新闻记者参加了新平历史上对外交流规模最大的这次盛会,花腰傣文化进一步引起了包括80余位外国学者在内的专家及新闻记者的高度关注。随着会前会后的宣传影响,在国内外一定范围内造成了花腰傣文化热,很多国内外学者都认为花腰傣将成为国际傣学研究的一个新热点
(那塔龙教授,新平花腰傣文化研究国际会议总结词、2001)。首先,从外部来说,这种知名度的扩大将使花腰傣地区受到更多的外来文化影响,将会吸引更多的外地人去到花腰傣地区进行旅游、研究、文化体验、做生意等。其次对于花腰傣文化的影响也同样巨大,它对花腰傣人民的心埋也产生了影响,传统的文化在这其中有了更多的复兴的机会。同时由于花腰傣文化受到外部的称道,强化了花腰傣人民对自已文化的自信心。较前几年而言,今天传统的文化活动,包括女青年穿着民族服装的机会也已明显增多。花腰傣文化也将有更多走出去的机会,新平县的花腰傣歌舞在2001年就应邀到澳大利亚进行表演。

    第二,旅游业在花腰傣地区发展较快。目前较为封闭的新平县也因为高速公路的修建而变得易于到达,从昆明只需要二个小时就可以到达新平县城,较过去缩短了四五个小时。元江县过去就因为昆洛公路的贯穿而易于到达,这样使花腰傣地区成为距离昆明最近的热带风景区。云南省旅游部门已将漠沙的大沫浴村规划为民族生态旅游村,并投入资金加以建设,其它如戛洒等地的一些村子也规划为县级旅游开发点。由于近年来花腰傣知名度的扩大,旅游业发展很快,新平县上半年就吸引了近二万名旅游者,尤其是在春节、五一等重要的节日,新平、元江都是旅游者云集,在新平的漠沙等旅游地当地的旅游设施已远远不能适应旅游较快发展的需要。

    旅游业的较快发展对于当地的文化影响也将是深远的,民族文化往往将成为旅游商品而从传统的角色中转换出来,这一方面是使传统的文化有了新的发展机会,如传统的纺织、制陶、食物制作、歌舞等都在旅游业的发展中有了新发展机遇,很多出外打工的青年人近一二年来也因此而回乡参与旅游开发。一些民族餐馆也开张了,传统的迎宾习俗也成为了旅游项目。而在另一个方面,旅游业的发展也在冲击着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商品化,人们的价值观也将受到影响,这将是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2001年笔者在戛洒时曾遇到这样一件事:当笔者为一个身着传统服装的小女孩照了一张照片后,她的母亲马上走上前来要求付给一元钱,这确实让我很意外。

    第三,人口流动加速。随着花腰傣地区的对外开放的加快,人口流动也在加速。首先是外地人进入花腰傣地区旅游、经商,在此不详述。有意义的是近年来花腰傣中也有很多人流外出。今天的青年人普遍受过教育,成为有知识有文化的一代,能讲汉语、写汉字,如上面提到的南碱村就有5名高中毕业生,21名初中毕业生,这一水平与西双版纳、德宏等傣族居住区已经基本相同。他们具备外出的条件,与此同时在包产到户后农村也出现了劳动力的多余,这就促使很多青年人外出打工,做生意。今天的青年人都希望出外打工,尤其是以女青年外出最多,因为女青年有更多的工作机会,如到餐馆、宾馆、旅游区做服务员、或进行歌舞表演等。在漠沙的大沐浴村,大多数女青年近年来都外出到昆明及周边城镇打过工。花腰傣中也出现了一批经商者,将本地的商品贩到外地,在外地长期居住做生意。目前人口流动的数量无法进行统计,但对花腰傣社会带来了诸多影响:一是使当地多余的劳动力得到了疏散,使一部分青年人有了就业的机会。二是赚了一些钱,使家中的生活有一定的改善,如一些做生意者赚钱建起了新房,一些做小工的也买了家用电器回家。三是促使人们的观念发生变化,尤其是青年人在外面受到的影响最大,很多青年人已不愿意下地当农民,而一心只想着外出。在婚姻观念方面,已很少受传统的约束,过去女孩十八九岁不结婚就会受到人们的议论,而今天结婚的年龄上升到了二十岁以上,有的女孩二十四五岁也还不愿结婚,并且不希望与当地人结婚。笔者在大沐浴村调查时曾问过十名女青年,她们愿意与木地人结婚还是嫁到外地,八个回答愿意嫁到外地,而全部人都表示与何种民族结婚都可以,只要双方愿意。在一些村子,甚至还有一些青年人不结婚就同居,这已不是个别例子。在结婚后,今天的傣族计划生育工作容易开展是远近闻名的,大多数家庭都服从政府的计划生育政策,生育1至2个孩子,超生的现象很少。这一些变化与近年来的人口流动都有直接关系。



1)本项研究的最初实地田野研究开始于1988年3月3日到19日。随后的研究分别是1997年9月,2000年11月、2001年2月、5月。

2)参阅李荣梦等(1983)。

3)折角傣不被称为花腰傣,在节日上与花腰傣一个很大的不同是折角傣有过泼水节的习俗,但与西双版纳等地信仰佛教的傣族不同的是折角傣不信仰佛教。

4)花腰傣在红河流域以外的其它地区也有。如西双版纳的小勐养就有花腰傣村子。据传说这里的花腰傣是一百余年前从新平县的漠沙迁去的。

5)根据两县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整理。

6)在红河上游地区,傣族与当地更为古老的土著民族彝族就有很多文化上就有相同之处,如傣族与彝族的祭龙在时间上及内涵上基本是相同的。傣族普遍居住的“土掌房”与彝族一致,“土掌房”是彝族典型的居住建筑,红河流域内外的彝族都基本相同,就较多数傣族更早定居于红河流域的彝族来说,当地傣族在这一点上受彝族文化的影响是可能的。此外从时清时期当地傣族开始学习汉族、哈尼族建造梯田,并形成相关的农耕文化,这一点当地史书有记载。

7)三个花腰傣支系的语言相通,但语音有区别。傣雅语音调较轻,傣卡、傣洒语音调较高(《新平县民族志》)。

8)傣族当代文化变迁的一个实例,参阅郑晓云 (1997)。

9)以新平县为例,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时傣族人口为21,764人,而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已39,083人。在不变的土地资源中,要养活的人口25年间增加了近一倍。
 


 

文献 (以拼音字母为序)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洲民族事务委员会编

    1989《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民族志》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

李荣梦等

    1983《云南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王国祥

    20O0《新平南碱文化生态资源调查》自印本、昆明。

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民族事务委员会编

    1992《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民族志》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

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县志办公室编

    1986《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概况》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

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民族事务委员会、县志办公室编

    1991《元阳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民族志》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

郑晓云

    1997《社会变迁中的傣族文化》《中国社会科学》第5期

政协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委员会编辑

    2000《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文史资料选》第十辑、新平:政协新平彝族傣族白治县委员会。

原作者: 郑晓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