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与世界的对话》前言

编者按:由曾雄生和他指导的博士研究生陈沐、杜新豪共同撰写的国内首部关注中国农业与世界农业交流与比较的大众读物《中国农业与世界的对话》已由贵州民族出版社出版。以下为该书前言。
   

 

 

   

中国农业是指发生在中国境内的农业。但农业的地域性并不排除它与周边世界发生联系。自有农业以来,中国就与世界进行交流和交往,把自己对于农业的思想,农畜产品及技术贡献给世界。同时也引种国外的作物及牲畜,吸收国外农业技术和先进的农业思想。但在交流和交往,相互取长补短,互通有无的过程中,也发现中国和世界其他地区的农业既有相同或相似之处,也存在很大的差异。

从中国的农业史出发,把中国放到世界整体之中,了解中国农业和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农业的交流,并比较它们之间的异同,无疑是一件有意和有趣的事情。因为只有在世界整体中,用全球的眼光,才能看清楚各国和地区历史的位置,把握各自的特点和规律。但迄今为止,我们在这方面所做的工作还非常有限。虽然研究者在各自的研究中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一些中国农业和世界农业的交流和比较的问题。一个世纪以前,美国学者金(F.H.KING)在他所著《四千年的农夫》一书中,就站在西方人的立场上,把包括中国在内的东方国家的传统农业称为“永续农业”。而八十多年前的西方学者魏特夫(K.A.Wittfogel)在他所著的《中国的经济和社会》一书中,称中国为“灌溉农业”和“治水社会”。晚近日本学者飯沼二郎(1918 2005)在《日本农业技术论》中,对比了东西双方传统农业的特点之后,认为以中国为主的东方农业是中耕农业,而西方则应纳入休闲农业的范畴。今天有越来越多的人认为,中国传统农业为有机农业,而将西方近代工业革命发生之后的以化肥、农药机械、灌溉为特征的农业,称为石油农业,或无机农业。在中外农业交流方面,有限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中国起源的作物,如水稻等,在日本等国的传播,中国农具犁、耧对西方农具的可能影响,以及西域及美洲作物在中国的引进和传播等。

当代中国的农史研究者中,比较有国际视野的学者当属中国农业大学的王毓瑚和他的后继者董恺忱和杨直民。王毓瑚早年留学德法,学贯中西,他倡导中外农史比较研究,受其影响董恺忱和杨直民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致力于世界农业史的研究,经过三十多年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们出版的《农学思想史》(杨直民著,湖南教育出版社,2006)和《东亚与西欧农法比较研究》(董恺忱著,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是国内关于世界农史和比较农史最系统和深入的著作。浙江大学游修龄虽然没有关于中外农业交流与比较的专门著作,但他的研究中能够自由出入于世界农业史的许多领域,对中外农业的交流与比较也多有论述。

笔者专职从事中国农学史,特别是中国稻作史的研究,虽然也曾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关注中西方农业的比较研究,发表过“中西方农业结构及其发展问题之比较”(《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3年第3期);“明清桑争稻田、棉争粮田与西方圈地运动之比较”(《中国农史》 ,1994年第4期)等论文;2010年又主编出版了《亚洲农业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一书,这也是国内第一本面向亚洲农业历史与文化的著作。但这一小小的成绩,并不会使我在承担本书的写作任务时感到更加自信,相反本人深知,以现在的研究水准要完成一本中外农业交流与比较的著作确有困难,我只能将我们所知道的一些史实及先贤的研究成果呈现给读者,希望读者能够从中国农业与世界农业的交流交往中对中国农业历史有更为清晰的认识。

本书立足中国,面向世界,以中国为中心,在展示中国农业成就的同时,着力于中国农业与世界交流互动,同时也对中国与世界的农业进行一些比较。名曰:《中国农业与世界的对话》。在写作时力求采用叙事风格,呈现历史事实的本身。希望这一良苦用心能获得出版者和读者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