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重访江村》
曾雄生
眼下,关注“三农”问题的人,谈论最多的是农民的收入问题。就是在这个时候,我读到了商务印书馆新近再版的费孝通先生所著的《重访江村》。
《重访江村(其一)》作于1957年5月18日,核心问题也是农民收入。作者在对江村20余天的再调查中发现,虽然单位面积总产量有了提高,但农民的收入却下降了,理由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工副业被砍掉了。
就书论书而言,我非常欣赏作者的写作方法,书中以讲故事的方式,把问题摆出来,引导人们一步步地去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进而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法。我更佩服作者的勇气,因为1957年正是反右时期,作者通过自己的研究得出了“农业增产了60%,而还是有人感觉到日子没有21年前(即1936年)好过”的结论,因为这极易扣上反党反社会主义,反农业合作社运动的帽子。要知道,作者因在解放前写了不少提倡“乡土工业”的文章,在思想改造时,曾被当作资产阶级思想,狠狠地被批判过一阵。
但是,历史地来看待《重访江村》,我们发现书中的思想并不先进,提出的某些提高农民收入的办法,其实也是古已有之。
因为差不多在写作《重访江村》之前的1956年6月14日毛泽东在给各省委、市委、自治区党委的《农业生产合作社要注意多种经营》一文中就提到“有必要号召各农业生产合作社立即注意开展多种经营,才能使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社员每年增加个人的收入,否则就是一个很大的偏差,甚至要犯严重错误。河北省的粮食产值只占该省全部农业产值的百分之二十八多一点,而粮食以外的农产物则占百分之七十一多一点,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数目字。河北省产棉花较多,产粮食较少,其它各省情形与此有些不同,但是粮食产值似乎不会超过百分之五十,而粮食以外作物及副业的产值至少占百分之五十,或者在百分之五十以上。我们如果不立即注意这个问题,不论在社员的收入方面,合作社的积累方面,国家的积累方面,势必都要大受影响。”
《重访江村》的思想和《农业生产合作社要注意多种经营》一文中的思想如出一辙,只不过是由产棉的河北变成了产蚕桑的江村。由此我们也多少可以看到,经过思想改造,以费孝通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已经从思想上或行动上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一致。当然,也可能是英雄所见略同。
真正可以说是作者的发明的是书中提出了“水面长饲料”的主张,这是作者想出的增加江村农民收入的点子。文中提到“水有底有面,中间还有个体积,立体发展,地有一,水有三,水底的河泥已经利用了,水中可以养鱼,水面可以种水草作饲料。”其实,了解一点农史的人都知道,古人早已想到并实施了水面种植。历史上有名的架田就是利用水面种植粮食和蔬菜的范例,宋代杭州西湖上就分布着大量的这样的架田,时称葑田,其最甚时,甚至影响到市民的生活用水,于是苏东坡在杭州任职时,就提出了开西湖葑田,改种菱角的主张,宋元时期的农书,如陈旉《农书》和王祯《农书》中都有葑田和架田的记载,明清时期的方志中也有水面种植的记载。所以,《重访江村》一文中所说的“几千年来,我们的祖先也不是都比不上我们聪明,为什么这片水老是闲着,当风景看呢?”不符合历史事实。
看来,我们所能够想到的增加农民收入的办法,古人也想到了,我们需要的是新的增加农民收入的办法。即使是发展工副业来增加农民收入,古人也想到了,司马迁就有言:“以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通过发展工副业来增加农民收入是古今一至的看法。只是我们应该如何来发展工副业?
传统的用以增加农民收入的工副业显然有的已不能起到增收的作用,比如说,我父亲一辈的农民都有编织蓑衣的手艺,每到农闲季节都得外出给人给蓑衣,取得一些收入,但蓑衣随塑料制品的大行其是,已无用武之地,代之而起的是各种轻便易用的塑料雨衣,编蓑衣的手艺也就不能再为自己增加任何收入了。江村所在地正是古代水面架田的分布区,可是到后来又闲着,显然不能给农民带来满意的收入,所以又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