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辕犁与铁搭
我国地域辽阔,历史悠久,自古以农业立国,因此农具种类之丰,在世界上首屈一指,罕有其俦。近年来,随着农业现代化的迅速推进,许多农具也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为了保存这一份珍贵的历史遗产,中国农业出版社最近推出了《中华农器图谱》。该书以大量珍贵的图片资料,向世界展现了我国数千年历史上出现过的各种农器,为世人探讨中华物质文明提供了极为重要的直观素材,因此可谓功德无量之举。这里仅就书中所收录的两种农具——曲辕犁和铁搭,简单谈谈农具的发明和运用方面的一些问题。
我国的曲辕犁出现于唐代,其代表是发明于唐代后期江南(即长江三角洲)一带的江东犁。这种耕犁非常先进,在世界农业史上占有划时代的重要地位。到北宋时期,江南地区又出现了另外一种农具——铁搭,它在明代中期后成为这一地区最主要的耕具。因此,可以说这两种耕具都属于过去两千年中江南地区最重要的技术发明。然而,以往学界对于这两种发明的评价却天差地别。江东犁一向受到高度评价,而铁搭则备受轻视。前者的出现被视为“中古经济革命”(或曰唐宋变革)的主要物质基础之一;而后者的广泛使用却被当作“封建社会走向没落阶段”(或曰明清停滞)时期农业生产力停滞不前乃至衰落的重要证据。而事实上,铁搭的重要性并不逊于江东犁,其对江南农业经济发展所起的实际作用甚至更大。
从技术层面说,江东犁确实非常先进,但就江南大部分地区而言,它显然不很适合这里特定的水田生产条件。首先,其规制十分庞大,必须双牛才能牵挽。按照《耒耜经》中所说的尺寸,该犁长达2.3丈,比近代宁波一带使用的曲辕犁长出三分之一,超过今日河西走廊还在使用的二牛抬杠长直辕犁。这么大的犁在田块狭小的江南水田中作业,显然并不很实用。其次,它在结构上也还有缺陷,需要加以改进(例如精简策额、压镵等部件)。再次,正如农史学家陈恒力、游修龄所指出的那样,江南(特别是太湖地区)的水田土壤粘重,而在粘重的水田中深耕,一般牛耕既浅而又不匀,效果并不理想。正因如此,宋代以后江南使用的耕犁虽然在原理上与江东犁一脉相承,但在形制上有颇大差别,实际上是受到江东犁的启发而发明出来的新耕犁。从此意义上说,江东犁的出现确实开辟了曲辕犁使用的新时代。
铁搭,又名带齿钁,是一种用人力耕地的工具。早在战国时代就出现了二齿钁,汉代又出现了三齿钁,但是后世江南所用的四齿钁却出现较晚。从考古发掘材料来看,与后世铁搭形状相似的四齿钁,到了北宋才出现于扬州一带。不过,从现有记载来看,一直到明代中期,铁搭的使用才普遍起来。这种铁搭“制如锄而四齿”,结构简单,但却很适于在黏重的水田中翻地。用铁搭翻地,可翻得很深,工作质量明显优于耕犁。
曲辕犁和铁搭这两种明清江南主要使用的耕具,在优劣方面可以说各有千秋。曲辕犁的优点是工作效率高,“中等之牛,日可犁田十亩”。但如前所述,在粘重的水田中翻地,牛耕的工作质量不理想。同时,养牛费用很高,即如明末宋应星所言,“会计牛值与水草之资,窃盗死病之变,不若人力之便”。因此大多数农户不能养牛。与此相反,铁搭的工作效率大大低于牛犁,翻地大约“每人日可一亩,率十人当一牛”。铁搭耕翻效率比牛犁低得多,但是耕翻质量较高,而且购买和维修铁搭不需花费多少钱,农民人人都可以配备。
这两种耕具,各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如何把二者的优点结合起来,同时又避免二者的缺点,对于农民来说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工作。在明代中期,江南农民找到了这样一种方法,把这两种农具配合使用,从而尽取其长而避其短。这种方法首先见于正德《松江府志》卷七俗业,该志说当时松江的农民整地,通常是“牛犁之后,复以刀耕,制如锄而四齿,俗呼为铁搭,每人日可一亩,率十人当牛”。到了清初,江南学者陆世仪说:“今江南农家犁则有之,未见用耙。……农家种稻,耕犁之后,先放水浸田,然后集众用铁搭土块,谓之摊,亦谓之削,亦谓之落别(江南呼土地为别),用力颇众”。由此可知明清江南农民采取的办法是无牛农民向有牛农民借牛耕耙,而有牛农民则招无牛农民使用铁搭为之摊田。这样一来,牛犁的使用就大大突破了一家一户现有耕地的局限,而牛耕的弊端也可以通过使用铁搭摊田而得以克服,因此,这是一种非常聪明和经济的方法,体现了一种技术进步的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