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具

整地的目的在于给播种后的种子发芽、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一般包括破土、碎垡、平整、作垄等环节,这些环节一般都具有相应的农具和农具使用方法。中国最早的整地农具当为耒和耜。传说神农氏“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系在尖头木棒的下部加一横木构成,以便用力起土;耜则是在耒的基础上,加上扁平刃板(耜冠)而成的铲形农具。耜依制造的材料不同,又有石耜、木耜和骨耜之分。在中国原始时代的耒耜遗物中,最有名的当属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耜(附图)。耒耜是犁的前身,它的使用一直延续到铁农具使用的初期,故后来有人仍称犁为耒或耒耜。

犁系由耒耜发展而来。耒耜是手推足蹴的直插间歇式的翻土农具,而犁则是由人力或畜力等做为牵引,将间歇翻土改为连续式的翻土,它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翻土的效率。传说后稷之孙叔均始教牛耕,也有学者将长江下游地区出土的新石时代的的“犁形器”和“耘田器”,以及《越绝书》中以“铧”臂喻越人的记载,做为使用长江中下游地区越人使用犁的证据,并进而推断江浙地区的越族人可能是最早使用犁铧的民族之一。不过大多数学者仍然主张牛耕出现于春秋之间(公元前五-四世纪)。早期的犁铧一般呈V字形,只能破土划沟,不能翻土作垄。汉代铁犁和战国时期相比有了很大进步,一是出现了犁壁,使其有翻土作垄的功能,二是具备了框形犁的雏形,犁的构件除铁制的犁铧以外,还有木制的犁底、犁箭、犁辕、犁梢和犁衡等部分,使其具有摆动性。文献中记载的汉代最有名的犁当属赵过在推广代田法时使用的“耦犁”,耦犁在使用时有二牛三人的,即由二牛抬扛,一人前牵牛,一人按犁辕,一人扶犁,也有两牛一人的,魏晋时则发展出一牛一人的耕法,不过这也不是耦犁。耦犁是中国古代耕犁结构和牛耕技术上的一次重大革新,它的出现促进了牛的普及,因此历史上又有赵过发明牛耕的说法。不过魏晋以前的犁都存有许多缺点,一是犁底长,不适合深耕;二是犁辕长且直,回转不便。于是据《齐民要术》记载,魏晋时期,山东一带出现了一种回转柔便,适合于山涧之间使用的“蔚犁”。蔚犁的形制如何,史无记载。不过可以肯定它是中国犁由长辕直辕犁到短辕曲辕犁的一个过度。真正的曲辕当属江东犁。江东犁是唐代出现在江东(长江下游地区)的一种耕田农具。根据唐陆龟蒙《耒耜经》的记载,江东犁主要由十一个部件所组成.其中犁铲(犁铧),犁壁为铁制,其它九个部件即犁底,压铲,策额,犁箭,犁辕,犁梢,犁枰,犁键,犁盘等都是木制的。江东犁和前代的犁相比,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变长辕为短辕,由直辕改曲辕,并增加了犁盘,使犁辕通过犁盘两端系以绳索与牛轭相连结,克服了直辕犁“回转相妨”的缺点,操作起来更为灵活自如,尤便于转弯,所以江东犁又称为江东曲辕犁。二是增加了犁箭、犁枰和犁建几个部件,可以自由升降,调节耕地的深浅;三是犁梢与犁底分开,可以通过犁梢的摆动幅度调节垡的窄宽。第四,犁辕前有改转动的犁,便于耕畜牵引时犁身自由摆动,或改变方向。由此可见,江东犁的灵活性比前代有了很大的改进。这种灵活性不仅仅在于操作上的简便,而且在于它能够灵活调节,以适应不同耕地深浅和土垡宽窄的要求。因而特别适合于土质粘重、田块较小的江南水田中使用。同时,其基本结构和原理同样也适用于北方旱地耕作。明清时期的耕犁基本上仍采用了江东犁的形制。因此说,唐代江东犁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犁的结构已基本定型。

中国犁主要是由牛来牵引的,当牛力由于各种原因而不足时便有人力犁的出现。人力犁又称“代耕架”、“人力耕架”、“耕架代牛”等。是一种人力牵引的耕地机械。唐高宗永淳(682年)夏城都督王方翼“造人耕之法,施关键,使人推之”,是为最早的代耕架。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陕西总督李衍对传统耕犁进行改进,“量为增减,易其机发”,制成坐犁、推犁、抬犁、抗活、肩犁五种木牛,以适应在畜力不足的情况下山丘、水田和平地等的耕作,并取得了良好效果。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欧阳必进在郧阳府(今湖北郧县一带)又“仿唐王方翼遗制,造人耕之法”。明天启七年(1627)王徵撰《代耕图说》,亦称《代耕架图说》,对代耕架的形制和构造细节作了详细的说明,并有附图(见图)。从中得知代耕架是由分别设立在田地两头的一个人字形木架,每架各装有一个辘轳,在辘轳中段缠以绳索,索中间结一小铁环,环与犁上曳钩,自如连脱。辘轳两头安上十字交叉的橛木,犁自行动。使用时三人合作,两头各一人交递相挽,中间一人扶犁,“一人一手之力,足抵两牛”,被清人屈大均誉为“耕具之最善者”。

在牛力缺乏的地区,钁(镢)和铁搭曾广为使用。钁(镢)和铁搭都是横斫式翻土农具。钁体为长条形,上有銎安柄,王祯《农书·钁臿门》载:“钁,劚田器也……又作钃,诛也,主以诛除物根株也。盖钁,劚器也。农家开辟土地,用以劚荒,凡田园山野之间用之者,又有阔狭大小之分,然总名曰钁。”铁搭装柄方式与钁相同,只是铁搭体与钁体有所不同,铁搭有二齿、三齿、四齿、六齿不等,以四齿居多,故亦称四齿耙或四齿镐。战国时已出现,至宋元始称铁搭。王祯《农书·钁臿门》:“铁搭四齿或六齿,其齿锐而微钩,似杷非杷,劚土如搭,是名铁搭。就带圆銎,以受直柄。柄长四尺。南方农家,或乏牛犁,举此劚也,以代耕垦,取其疏利;仍就##块壤,兼有耙钁之效。”

耒耜和犁的作用在于取土,取土之后还需要碎土。商周时期出现了一种碎土农具——耰。耰是用木头做成的榔头,其功用是播种后和将翻耕的土块敲碎,这种农具主要用于春秋战国时期。秦汉以后,碎土农具主要是耙(杷)。耙有人力和畜力两类。人力杷出现于战国到秦汉时期,依材料有竹木和铁齿之分,竹齿杷主要用于打场,“推引聚禾谷”(见图);铁齿杷,又名铁搭,主要用于翻土和碎土,齿数有三到八个不等,牛耕出现之前,曾广泛地用于翻土,宋元明清时期,在畜力相对比较缺乏的江南使用比较普遍。畜力耙是从铁齿耙发展而来。主要用于耕后碎土和平整地面。1972年甘肃嘉峪关出土的魏晋墓壁画中,即有畜力拉耙的形象(见图),由此推断畜力拉耙的开始使用不会晚于三国时代。畜力耙又有一字耙、人字耙和方耙之分。人字耙,又称为“铁齿##”,最早记载见于《齐民要术》。方耙,又称为爬,最早见于唐陆龟蒙的《耒耜经》,其形制在《王祯农书》中明确记载。方耙面积较大,人立其上不易陷溺于泥中,同时结构牢固,能够经受较大的阻力,比较适合在水田操作。故一直沿用至今。畜力耙的出现标志北方旱地抗旱保墒耕作技术体系的形成,同时也为南方水田耕作技术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和耙具有相同之功效,且形制上与方形耙相似,不过是将耙齿改为用石或木制成的圆辊的礰礋和碌碡也属于整地农具。其中有齿的叫礰礋,无齿的名碌碡。在两端中间各装上一个短轴或顶尖,嵌入外部长方框两旁的圆洞或凹槽之内,用牲畜牵拉在田中滚动,即可将土碾碎压实。北方也用于脱粒。碌碡在《齐民要术》中称为陆轴。唐代分为碌碡和礰礋。《耒耜经》:“爬而后有礰礋焉,有碌碡焉。自爬至礰礋皆有齿。碌碡,觚棱而已,咸以木为之,坚而重者良。”王祯《农书·耒耜门》对碌碡有详细记载:“北方多以石,南人用木,盖水陆异用,亦各从其宜也。其制长可三尺,大小不等,或木或石,刊木括之,中受簨轴,以利旋转。又有不觚棱,混而圆者,谓‘混轴’。俱用畜力挽行,以人牵之,碾打田畴上,块垡易为破烂,及碾捍场圃间,麦禾即脱稃穗……礰礋与碌碡之制同,但外有列齿,独用于水田,破块滓、溷泥涂也。”

耕耙之后,还需平整土地。于是北方出现了耱,而南方出现了耖。耱是从耰发展而来的,只不过耰是手工的碎土农具,而耱则是用畜力拖动的磨碎土块的农具,至少在汉代已经出现。《氾胜之书》:“春地气通,可耕坚硌地……辄平摩其块。”“复耕,平摩之。”平摩的工具就是耱。山东滕县黄家岭汉墓画像石上有耱的形象,即用一根圆形粗木棍,中间安一长木辕,用牛拖动。东汉刘熙《释名》称之为“檀”。至魏晋南北朝,耱的使用更加普及,己推广到西部地区,如甘肃嘉峪关魏晋墓就出土许多耱地画像砖。耱在山东、河南北部叫“劳”或“耢”,河北叫“盖”。《齐民要术·耕地》:“春耕寻手劳”,“耕而不劳,不如作暴。”耱在宋元时期的黄河流域更为普及,并且有用条木编制而不再只是一根圆木棍。王祯《农书·耒耜门》对耱有详细记载:“劳,无齿耙也,但耙梃之间用条木编之以摩田也,耕者随耕随劳,又看干湿何如,但务使田平而土润,与耙颇异。耙有渠疏之义,劳有盖摩之功也。……今亦名劳曰摩,又名盖。凡已耕耙欲受种之地,非劳不可。”至今尚在北方农村使用。耖为水田整地农具,用于耙后平整田面,耖细泥土、拌匀肥料等。1980年在广西倒水出土的耙田模型,其所用的耙是一种一字型耙,排行较长的六齿,齿疏而锐,可能是装在横木上,横木上再安装扶手把,实际上就是耖。果真如此,则耖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就已出现。最早提到耖的是南宋楼璹的《耕织图》耖图及诗:“巡行遍畦畛,扶耖均泥滓。”元王祯《农书·耒耜门》有详细记载:“耖,疏通田泥器也。高可三尺许,广可四尺,上有横柄,下有列齿。其齿比耙齿倍长且密。人以两手按之,前用畜力挽行,一耖用一人一牛。有作‘连耖’二人二牛,特用于大田,见功又速。耕耙而后用此,泥壤始熟矣。”明清时期,更为普及,并传到了台湾高山族地区。见于王祯《农书》,和耖等功用相同,都具有平整田面功效的农具还有平板、刮板和田荡等。

播种农具

最早的播种农具为点种木棒,原始农人用一尖头木棒在地上打上一眼,进行点播,这个尖头木棒便是最早的播种农具。最早的整地农具耒也是从尖头木棒发展起来的,因此,最早的整地农具也是最早的播种农具。专门的播种农具出现在西汉,即赵过发明的耧车。耧车又称耧犁。畜力条播器。有三脚和二脚之分,西汉已出现。崔寔《政论》载:“武帝以赵过为搜粟都尉,教民耕殖。其法:三犁共一牛,一人将之,下种挽耧,皆取备焉。日种一顷。至今三辅犹赖其利。”这里所说的“三犁共一牛”,即后来的三脚耧。耧车由耧斗、耧脚等构成,耧脚直通耧斗,斗贮种子,使用时,前面由畜力牵引,后由一人控制,种子顺着耧脚播种到地中。使用耧车能够一次完成开沟、下种、覆土等作业,元代又创造出了下粪耧种,使其又增加了施肥的功能。耧种的发明与改进,大大地提高了播种的效率,同时还能保证行距一致,深度一致,疏密一致,便于出苗后的通风透光和田间管理,也为机械化收割准备了条件。六世纪前又出现一种专用播种农具——窍瓠。窍瓠始见于《齐民要术》。它是用瓠子硬壳制成,中间穿一空木棍,壳内装种子,手扶入地用以点播,比单纯手播要均匀、轻便,功效也较高。王祯《农书·耒耜门》载:“瓠种,窍瓠贮种,量可斗许,用穿瓠两头,以木箪贯之,后用手执为柄,前用作觜,泻种于耕过垄畔。随耕随泻,务使均匀……燕赵及辽以东多用之。”近世东北地区还常见使用。

与播种农具相配合的还有覆土、压实的辅助工具,以使种子和土壤紧密结合,容易吸收水分和养料。使用耧车以后,用挞来覆土压实。挞用树枝编制成扫帚状,上压一重物,用畜力牵引,在播种后的田里拖动。《齐民要术·种谷》:“凡春种欲深,宜曳重挞。”王祯《农书·耒耜门》:“挞,打田帚也。用科木缚如扫帚,复加匾阔,上以土物压之,亦要轻重适宜,曳以打地。长可三四尺,广可二尺余。古农法云:耧种既过,后曳此挞,使垄满土实,苗易生也。”至宋元时又发明了一种功效更高的砘车。王祯《农书·耒耜门》:“砘,石碢也,以木轴架碢为轮,故名砘车。两碢用一牛,四碢两牛力也。凿石为圆,径可尺许,窍其中以受机栝,畜力挽之,随耧种所过沟垄碾之,使种土相著,易为生发。然亦看土脉干湿何如,用有迟速也。古农法云,栽种后用挞,则垄满土实。又有种人足蹑垄底,各是一法。今砘车转碾沟垄特速,此后人所创,尤简当也。”砘车自宋元创造使用以后,一直在北方农村流传。华北各省称之为砘子,并有单行、双行、三行三种。

耧车及其配套农具主要用于旱地播种。宋代出现了一种与水田水稻移栽有关的辅助农具——秧马。秧马是拔秧时乘坐的用具。因拔秧时拔秧人骑于其上在秧田中滑行,所以称为秧马,或秧凳。秧马最早见于湖北武昌地区,最早记载并提倡推广它的是北宋诗人苏轼。绍圣元年(1094),苏轼被贬惠州,途经江西泰和,见曾安止所著《禾谱》后,大为欣赏,但又觉得美中不足,因为书中不载农具,于是写了一首《秧马歌》附于书末。序中写道:“予昔游武昌,见农夫皆骑秧马,以榆枣为腹,欲其滑;以楸梧为背,欲其轻;腹如小舟,昂其首尾;背如覆瓦,以便两髀雀跃于泥中。系束蒿其首以缚秧。日行千畦,较之伛偻而作者,劳佚相绝矣。”

 耘器

各种中耕农具的总称。主要有钱、镈、耨、#锄、耧锄、镫锄、铲、耘荡、耘爪等组成。其中耘荡、耘爪等主要用于南方水田中耕,其它主要用于旱地中耕。钱、镈最早出现于《诗经》时代,《诗经·臣工》:“命我众人,庤乃钱镈,奄观铚艾。”钱、镈是中国最早的专用金属中耕除草农具。《诗经·良耜》:“其镈斯赵,以薅荼蓼。”其中钱的柄较短,是一种单手执握除草松土的小铲。王祯《农书·钱镈门》说:“钱特铲之别名耳”,“柄长二尺,刃广二寸,以刬地除草,此古之铲也。”春秋战国时期,钱已成为货币的名称,另取名曰铫。镈亦写作鑮。《释名》:“鑮,迫也,迫地去草也。”又说:“镈,亦锄类。”即除草用的青铜锄头。镈在春秋战国称为耨。《吕氏春秋·任地》:“耨柄尺,此其度也,其博六寸,所以间稼也。”可见镈是一种单手执握蹲行田间除草的小锄。耨在汉代改称为鉏(即锄),只是柄加长了,使用方法也出现了一些变化。《说文解字》:“鉏,立耨所用也。”站立使用与“蹲行畎亩之中”使用有所不同,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除草工效。

魏晋南北朝时期,除了使用手工农具锄、铲之外,还使用畜力牵引耙耢等工具进行中耕。如《齐民要术》:“苗既出垄,每一经雨,白背时,辄以铁齿#楱纵横杷劳之”;苗生垄平,即宜杷劳”;“凡大小豆生,既布叶,皆得用铁齿#楱纵横杷而劳之”;“苗长三寸,杷劳而锄之”等等。只是使用的仍是整地农具的铁齿#楱(耙),还不是专门的中耕农具。

唐代以后,水田农业发展迅速。适于水田中耕的农具,出现了耘爪、耘荡等水田中耕除草农具。耘爪是用竹管斜削成长约寸许的指套,套在手指上进行耘田,以保护手指。因一边削尖,形似指甲,故称耘爪。王祯认为耘爪就是古代的“鸟耘”,唐代陆龟蒙有《象耕鸟耘辨》一篇,说明耘爪可能始于唐代。宋元之后通行各地。耘荡始于元代江浙地区,后又称为耥。王祯《农书·钱镈门》:“耘荡,江浙之间新制也。形如木屐,而实长尺余,阔约三寸,底列短钉二十余枚,簨其上,以贯竹柄。柄长五尺余。耕田之际,农人执之推荡禾垄间草泥,使之溷溺,则田可精熟,既胜耙锄,又代手足(水田有手耘足耘),况所耘田数,日复兼倍。”这一创造,大大减轻农民耘禾的劳动强度,又提高工效。至今仍在江浙农村使用。

元代还出现了一种畜力牵引适于旱地中耕,且同时具有开沟、播种、覆土及施肥的多功能的耧锄。金元之际的农书《种莳直说》载:“爰有一器,出自海壖,号曰耧锄。耧样一如下种耧,但独脚无耧斗耳。于独脚下端,从后向上,斜凿一窍,两辕中央近后,旧安耧斗处,横桄中,亦凿一窍。锄制,柄项弯曲,一如芸苗锄。但其柄纯以铁为之,粗细上下若一。锄刃尖圆,如杏叶样。用时,将锄刃横冒于耧脚下端。撮苗后,用一驴带笼觜挽之。初用一人牵,惯熟不用人,止一人轻扶。入土二三寸,其深痛过锄三倍,所办之田,日不啻二十亩。今燕赵多用之,名曰劐子。”耧锄是一种形似于耧车但没有耧斗的畜力中耕农具。它的特点是不但除草松土速度快,而且锄刃是在土中穿进,不将泥土翻成沟,从而减少水分蒸发,故耐旱。如加上一个翻土部件(叫擗土),就能开沟培土,分拥谷根。因此,自宋元以来,一直在北方农村沿用至今。除独脚外,还发展为二脚、三脚。

清代陕西关中地区创制了中间具有方形空隙的小锄,它比一般锄稍小,刃宽三寸多,刃边至中空处约寸许。使用时轻便省力,既能松土锄草又不会翻转土块,锄过之后土地平整,能起保墒作用。漏锄较大者叫做笨锄。清末《农言著实》说:“漏锄、笨锄总要有角,无角锄锄地不好。”锄有角,便于在苗间松土除草,提高中耕质量。漏锄可能创制于清代中、晚期,至今仍是中原及北方地区普遍使用的中耕农具。

 灌溉工具

最早的灌溉农具可能是戽斗。王祯《农书·灌溉门》:“戽斗,挹水器也。……凡水岸稍下,不容置车,当旱之际乃用戽斗。控以双缏,两人掣之,抒水上岸,以溉田稼,其斗或柳筲,或木罂,从所便也。”后世还有一种用竹篾编斗,斗上装柄,单人使用的戽斗。戽斗很早即已出现。浙江吴兴钱山漾新石器时代遗址曾出土过一件类似器形的木质器皿,有人认为就是所谓的“罱泥戽斗”。戽斗因其小巧便利,弥补水车之不足,至今仍在使用。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桔槔。《庄子·外篇·天运》:“且子独不见夫桔槔者乎?引之则俯,舍之则仰。”同书《外篇·天地》载:“子贡南游于楚,反于晋,过汉阴,见一丈人方将为圃畦,凿隧而入井,抱瓮而出灌,搰搰然用力甚多而见功寡。子贡曰:‘有械于此,一日浸百畦,用力甚寡而见功多,夫子不欲乎?’为圃者仰而视之曰:‘奈何?’曰:‘凿木为机,后重前轻,絜水若抽,数如泆汤,其名为槔。’”桔槔利用杠杆原理,用较小的力量将水提出井口,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桔槔提取井水的深度有一定限度,井水太深时就无法使用。至迟在汉代就已采用滑轮来提取井水。在四川出土的汉代画像砖上的盐井图中就有用滑轮提取井盐的画面,各地汉墓也经常出土附有滑轮井架的陶水井模型。但滑轮只能改变用力方向,并未节省人力。汉代出现的另一种提水工具辘轳则是采用摇转辘轳绞动绳索以提升水桶的办法,从而节省动力,提高功效。山东汉墓的画像石中已有辘轳提水场面。《齐民要术》:“井别作桔槔、辘轳。井深用辘轳,井浅用桔槔。”唐宋以后,辘轳使用更为普遍。王祯《农书·灌溉门》:“辘轳,缠绠械也。……井上立架置轴,贯以长毂,其顶嵌以曲木,人乃用手掉转,缠绠于毂,引取汲器。或用双绠而逆顺交转所悬之器,虚者下,盈者上,更相上下,次第不缀,见功甚速。凡汲于井上,取其俯仰则桔槔,取其圆转则辘轳,皆汲水械也。然桔槔绠短而汲浅,独辘轳深浅俱适其宜也。

在灌溉农具发展史上占有非常重要位置的是水车的发明。水车又叫翻车,发明于东汉末年。《后汉书·张让传》:“又使掖廷令毕岚铸铜人……又作翻车渴乌,施于桥西,用洒南北郊路,以省百姓洒道之费。”这种用于浇洒郊路的翻车经三国时人马钧的改进始用于农业。《三国志·魏书·方技传·杜夔传注》:“时有扶风马钧,巧思绝世。傅玄序之曰……居京都,城内有地,可以为园,患无水以灌之,乃作翻车,令童儿转之,面灌水自覆。更入更出,其巧百倍于常。”马钧改进的翻车是用手摇的,后世称为拔车。自唐以后,又出现了功效更高的脚踏翻车和牛转翻车。其中又以脚踏翻车为多。

除了翻车之外,唐代又发明和使用了筒车。筒车是利用水流推动转轮来提水灌溉的装置。唐人陈廷章的《水轮赋》中对筒车有生动具体的描述。根据他的描述,水轮是把木制的轮子架设在流水之上,利用水流冲击的力量使木轮转动,这样就可以引水上升,进行灌溉。它实际上可能和王祯《农书》中所记载的水转筒车相同。说明唐代筒车已用于农田灌溉。杜甫诗中也有“连筒灌小园”之句,据李寔的解释,“川中水车如纱车,以细竹为之,车骨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留水,高则泻水”[1]。这也就是筒车。宋元时期,适应不同的农田灌溉的需要,筒车又有所发展,出现了卫(驴)转筒车、高转筒车、水转高车等不同形制。

唐代还发明了另一种灌溉工具立井水车。《太平广记》引《启颜录》:“邓玄挺入寺行香,见水车,以木桶相连,汲于井中。”这种“以木桶相连”的水车是用来提取井水的,故又称为井车。宋元时期发明了利用流水为动力的水转翻车和以风为动力的风力水车。

 收获农具

收获农具在农业还没有正式发明以前即已存在。在采集经济和原始农业的初期,人们是用双手来摘取野生谷物,之后逐渐使用石片、蚌壳等锐利器物来割取谷物穗茎,并逐渐把这些石片、蚌壳加工成有固定形状的石刀和蚌刀。这便是最早的收获农具。山西朔县峙峪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中就曾出土了距今近3万年的打制小石刀。石刀蚌刀之后,出现了石镰和蚌镰,石镰和蚌镰器身呈长条形,刃部加工成锯齿状,增加了收割的功效。目前在河北省武安市磁山遗址、河南省新郑县裴李岗遗址都发现了制作精致、形式多样的石镰,其年距今近8000年左右。

夏商西周时期在生产中使用的收获农具依然是石刀、陶刀和石镰、蚌镰,但同时也出现了青铜收获农具,如铚、艾等。《诗经·周颂·臣工》:“命我众人,庤乃钱镈,奄观铚艾。”铚就是青铜刀,艾就是青铜镰。江西省新干县大洋洲商代墓葬中出土一批铜镰是目前已知的最古老的青铜收获农具。战国时期出现了铁铚和铁镰。河北省平山县、兴隆县,以及河南省新郑县等地都有陶镰范的出土,可见当时铁镰的使用量已相当大。西汉以后,铚被淘汰,铁镰成为最主要的收获农具,直至明清时期依然如此。

宋元时期出现了一种收割机械推镰。王祯《农书·铚艾门》:“推镰,敛禾刃也……形如偃月,用木柄,长可七尺。首作两股短叉,架以横木,约二尺许,两端各穿小轮圆转,中嵌镰,刃前向,仍左右加以斜杖,谓之蛾眉杖,以聚所劖之物。凡用则执柄就地推去,禾茎既断,上以蛾眉杖约之,乃回手左摊成缚,以离旧地,另作一行。子既不损,又速于刃刈数倍。”推镰主要是针对荞麦的落粒性面发明的,但它同时起到了减轻劳动强度的效果。推镰的发明,是收获农具上的一个突破。宋元时期还创制一种提高收麦效率的组合农具麦钐、麦绰、麦笼。王祯《农书·麰麦门》:“麦钐,芟麦刃也……如镰长而颇直,比䥽薄而稍轻,所用斫而劖之,故曰钐。用如䥽也,亦曰䥽。其刃务在刚利,上下嵌系绰柄之首,以芟麦也。比之刈获,功过累倍。”钐是装在麦绰柄上使用的,而麦绰则为“抄麦器也。篾竹编之,一如箕形,稍深且大。旁有木柄,长可三尺,上置钐刃,下横短拐,以右手执之。复于钐旁以绳牵短轴……左手握而掣之,以两手齐运,芟麦人绰,覆之笼也。”麦笼盛芟麦器也,“判竹编之,底平口绰,广可六尺,深可二尺,载以木座,座带四碢,用转而行。芟麦者腰系钩绳牵之,且行且曳,就借使刀前向绰麦,乃复笼内。”麦钐、麦绰、麦笼“三物而一事”,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尤其适用于地多人少地区的麦田收割,至今在一些麦区仍在使用。

 蚕具

蚕具即养蚕的工具。主要有蚕座、蚕匾、蚕蔟和给桑除沙分箔的用具和修整桑树,采收桑叶的桑斧、桑剪等。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北方即已出现主要由蚕槌、蚕椽和蚕箔三个部件组成的蚕座。养蚕时,在室内竖立四根称做蚕槌的柱子,槌上架几层称作蚕椽的横木条,每层蚕椽铺上用芦苇编成如帘状的蚕箔。箔上养蚕。宋代,南方农家则须采用了蚕架、蚕篚(又称蚕匾)或蚕盘构成的蚕座。蚕架由四根木柱构成,柱上装有10层横档,蚕匾搁在横档上。这样的蚕座,位置可以移动。明清时代,嘉湖一带蚕农又把蚕架改成三足折叠架,不用时可以折叠起来,便于存放。采桑给桑工具主要包括砍取桑条用的劖刀、桑剪和砍斧;盛桑和运桑用的工具有筐、笼、网、凳;切桑叶用的桑刀和桑砧等。据《王祯农书》记载,劖刀用于南方,北人斫桑用斧。明代嘉湖地区还出现了一种剪取桑条用的桑剪。筐较小,可以手提。笼、网较大,以担负之。南方用笼,取材于竹篾;北方为网,“先作圈木,缘圈绳结网眼,圆垂三尺有余,下用一绳纪为网底。”装入和倒出都较为容易。桑凳用于运桑,剪下桑条架在凳上,连凳挑运,避免折损桑叶和着地拖泥。除沙分箔工具最主要的是蚕网。蚕网“结绳为之,如渔网之制”,当蚕匾中桑叶吃尽时,将蚕网蒙于匾上,网上铺新鲜桑叶,蚕即穿过网眼,爬到网上的桑叶上来。乃由二人提到网之四角,移到另一蚕匾中。原来蚕匾中的蚕粪和残叶,则作垃圾倾除。蚕蔟。蚕经过二十多天饲养,便已老熟,须上蔟结茧。《齐民要术》记述了两种蚕簇,一种是用柴草架空地撒在蚕箔上,使蚕在架空的柴草间营茧。另一种是用大棵蓬蒿秸挂在室内栋梁椽柱上,上下数层,作为蚕蔟,供蚕在秸上结茧。用蒿秸不经加工,即作为蚕蔟,甚为方便。宋元时代,北方似仍直接用柴草蓬蒿秸等为蚕蔟。明清时代嘉湖一带蚕农则用稻草扎为蚕蔟,其形式分为伞蔟、墩蔟两种。清末民初,有些地方则使用棉花、油菜、竹梢等秸秆为蚕蔟。珠江三角洲农家用的蚕蔟(花蔟),则系以竹篾编成,坚牢耐用。

茶器

茶器,系对采茶、制茶和贮藏茶叶器具的通称,古人使用这一概念有时也包括烹煮、饮用茶叶的器具,所以有器具不分的情况。茶器一词,最早见之于晋代杜育的《?赋》:“器择陶简,出自东隅;酌之以瓠,取式公刘。”这里讲的茶器,是指烹、饮茶叶的器具。唐陆羽的《茶经》将茶具和茶器分开。“二之具”讲的是采、制茶叶的用具,“四之具”皆为烹煮、饮用茶叶的器具,正好与后世茶具与茶器的概念相反。至宋朝,茶器的名物开始有变化,如北宋蔡襄《茶录》的“论茶器”中,有“茶焙”、“茶笼”和“茶盏”等,把制茶、藏茶和烹饮茶叶的用具,统称之为“茶器”。但至南宋末年审安老人的《茶具图赞》中,共绘和诗赞12种茶具,其所刊如茶笼、茶碾、茶碗、茶壶等等,就全部是烹饮茶叶的器具了。元朝和明朝前期,茶具、茶器的概念和划分,不甚严密,有的把采、制茶叶用具称为“茶具”,有的称为“茶器”。明朝后期特别至清朝时,人们便愈来愈习惯和固定把烹饮茶叶的器具称为茶具,把采制和贮藏的用具称为茶器了。茶器包括采制和贮藏的用具,而其中又以制茶器物为主。中国茶器是随茶着生产的变化、发展而演变的。唐宋时期,生产饼茶或团茶的用具,所《茶经》所述主要包括:籝(采茶用的篮筐或篓子)、灶(蒸茶的茶灶)、釜(蒸锅)、甑(蒸茶的筒)、杵臼(捣茶工具)、规(拍茶的模子)、承(拍制茶叶的砧台)、檐(垫在承上的衬布)、芘莉(存放或晾晒茶叶的器具)、棨(穿茶工具)、扑(穿茶工具)、焙(烘茶设备)、贯(穿茶的串)、棚(放置贯的木架)、穿(穿茶的绳子);宋元以后,散茶开始流行,其主要茶器据明万历年间罗廪撰刊的《茶解》的介绍,主要包括:箪(用以采茶)、灶(用以炒茶)、箕(用以出茶)、扇(用于冷却)、笼(用于盛茶总焙)、幔(用以擦手)、瓮(用以藏茶)。茶有绿茶(不发酵)、红茶(全发酵)和乌龙茶(半发酵)之分,因制法和性质不同,其茶器也互有不同。

渔具

渔具是各种鱼类捕捞工具的总称。渔具的出现远早于农具,以后得到发展,种类也随之增多,唐陆龟蒙首次将渔具分成网罟、筌、梁、矠等十多类。明代《鱼书》分为网类、縺类、杂具、渔筏等若干类。近代则按其结构、功能、操作方法等,将渔具分为网渔具、钓渔具、箔筌渔具和杂渔具四大部,计十五大类。网渔具是最常用的一种捕捞工具,在捕捞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传说包羲氏“作结绳而为网署,以佃以渔” (《易·系辞》)。新石器时代网渔具即已广泛使用,在辽宁新乐、河南庙底沟、陕西半坡以及浙、闽、粤等地原始文化遗存中就出土有大量的网坠和陶器上绘饰的鱼网形图案。《诗·小雅》:“南有嘉鱼,#然汕汕”。汕汕,即樔,古又称为撩罟,即今日抄网。抄网是比较原始的囊袋状有把式的小型网具之一。主要用于内陆淡水,作业规模小。先秦及后世还有一种渔具,称为“罾”,其“形如仰伞盖,四维而举之”,系敷网类渔具。宋周密《齐东野语》(13世纪)在记载海洋捕捞马鲛鱼时,提到渔者“帘而取之”。帘即刺网,今闽广仍有如此叫法。该“帘为疏目,广袤数十寻,两舟引张之,缒以铁,下垂水底”。横向垂直布设于鱼类通道上,阻隔或包围鱼群,使之刺入网目或被缠于网衣上而受擒。清初屈大均《广东新语》(17世纪)提到索罛、围罛,即围网。索罛眼疏,专捕大鱼;围罛眼密,以取小鱼。这种网具最适于捕捞密集或合群游弋的中上层鱼类。除上述几类之外,古代属于网渔具的还有拖网类、建网类、掩网类等。钓渔具也是历史悠久、使用广泛的捕鱼工具。陕西半坡、山东大汶口、黑龙江新开流、广西南宁、湖北宜昌等地新石器时期遗址的考古发掘中,就出大有相当数量的鱼钩,其形制有内逆刺、外逆刺、无逆刺和卡钓等,其质地有骨或牙、贝等,制作精致。铜质鱼钩也已在早商时期的文化遗存中(河南省偃师县)发现;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冶铁业的进步和铁制技术的提高,铁质鱼钩得到了更为广泛的使用。中国古代钓渔具的形式主要人下列几种:手钓类、竿钓类、网钓类。手钓类出现最早。竿钓在《诗经》中也已出现,《国风·卫风》上说:“籊籊竹竿,以钓于淇。”晋人已说到钓车和唐人又说到钓筒这两个重要部件。钓筒,一般截竹而成,作标漂用,俗称浮子,使鱼钩在水域中保持一定的深度。陆龟蒙《渔具诗·钓筒》:“短短截筠光,悠悠卧江色。”钓车,即绕线的轮子,利用轮子转动以调节、控制钓线伸缩和钓钩上下。到宋代竿钓渔具已具备了竿、纶、浮、沉、钩、饵六个部件,在结构上已趋于完备。纲钓类即绳钓。以长绳作纲,纲上每隔适当距离系一支线,支线上系以鱼钩,钩上着饵(或空钩),使鱼吞饵(或触钩)遭捕。纲钓法至迟在清代中叶前已出现,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18世纪中期)中已记述其在海洋钓捕带鱼的情况。箔筌渔具是用竹竿或篾片、藤条、芦秆或树木枝条等所制成,广泛分布于南北各地,其形式和功能也多种多样,有的起源也很早。如笱在原始社会文化遗址的中已有发现。罩、罶、椮等在先秦汉代文献中时有记载。箔筌渔具按其结构特点和使用方法大致分为:栅箔类、笼箅类两种。栅箔类是以竹木及其制品编织成栅帘状插在水域中拦捕鱼类的一种渔具。栅箔始自鱼梁。鱼梁也是以拦截方式捕鱼的,但鱼梁主要以土或石筑成,工程难度大、耗费多且效果不佳。唐时称栅箔类渔具为篊、沪或簖。笼箅类以竹篾藤条等编织成的小型陷阱、潜藏处所或作盛贮水产品的渔具,作捕捞用的笱、罶、篓、笭箵等通常设置在江河缓流处,湖、海近岸浅水场所或杂草边缘,使鱼虾入内。根据捕捞对象的特性、有的在笼内放置芳香物、重膻味的饵料;有的以彩色,阴影等引诱;也有的将鱼笼编成细长状,口成喇叭形,口颈部装有逆须,放在河流鱼虾通道上拦截,导其就范,入不复出。杂渔具则是除上述种类之外的许多结构各异、功用不一的渔具,如猎捕刺射用的、抓耙水底用的和窝诱用的渔具等等。



[1] 《杜少陵集详注》卷10《春水》诗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