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农器史研究的新贡献 

 
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 孙学权

  《中华农器图谱》(以下简称《图谱》)是我国第一部全面、系统、科学记述中华农器历史轨迹的著作。它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点:

  一、《图谱》表达的时序性和时期的久远性。《图谱》以图为主,图文并茂。全书共由3200多幅图样资料按照历史发展顺序和专业划分的方法科学地组合连接起来,直观地再现了中华农器演变发展的轨迹。这就是说,《图谱》既是农器图形书,又以图样的形式有序地展现了万年农器史。此前出版问世的有关农器图样著述,如王祯《农书》、《天工开物》、《便民图纂》、《授时通考》、《农具图谱》等所记述的都是当时的农器图样资料,但一般不涉及农器发展演变过程。而最近出版的《图谱》则是在继承前人学术成果的基础上,对中华农器发展史的一个全面、科学地梳理与总结。

  二、《图谱》内容的广泛性与系统性。《图谱》中的“农器”包括农林牧副渔各业生产工具,内容广泛、系统。记述方法是,在每个历史时期内分别记述各业器具,在各业器具中又按照时间顺序及科学的分类方法分别记述各种作业器具图样资料,包括图样及其用途、适用动力、材质、效率、性能、适用地域条件等文字说明,力图形成一个条目齐全、分类科学合理、叙述清楚的系统。

  三、不同历史时期的农器发展全貌一目了然。《图谱》将一万年农器演进过程分为原始农器(约公元前8000年至公元前2100年)、古代农器(约公元前2100年至1840年)、近代农器(1840年至1949年)、当代农器(1949年至20世纪末)四个时期。这样划分的理由是:农器的演进变化与社会经济制度、经济发展水平、科学技术水平、农业生产水平等因素密切相关,但它又有自身的演进过程与规律。这种划分方法大体上反映了中华农器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另一方面,《图谱》还兼顾了农器发展过程在地域上表现的差异性。对在20世纪一些地区仍在使用的与古代农器近似的农器图样也有选择地收入本书,用“附图”二字注明,这就客观地展现了中华农器发展的多样性。

  四、贯穿在《图谱》编写中的严谨性和客观性。编写者为力求资料翔实、准确、客观,采取的方法有:(1)对于收入书中的图样资料都采用实物照片或古文献资料,并注明出处。(2)对于学术界尚无定论或有争议的问题,如实反映,不加评论,以留待专题研究。(3)中华农器史是世界农器科技史的一部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存在着中外相互借鉴与交流。在我国近代和当代农器的发展过程中,引进、借鉴国外技术的很多,故在记述引进或借鉴国外技术而研制的农器时,均如实加以注明。(4)为确保《图谱》所记述的图文资料准确无误,在《图谱》文稿基本完成之后,曾先后四次举办展示会,以听取有关专家学者的咨询建议,反复审核订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