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古代农器的成就和启示 |
|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曾德超 刘清水
|
中华传统文明,农为主体,农器为其骨干。我国古代农器技术甚为先进,有些早于世界其他国家一千多年。因而,把历史上出现过的有代表性的农机具汇总起来,制图配文出版,是很有意义的一项工作,也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从这一意义上说,《中华农器图谱》的编纂和出版值得充分地肯定。而且,它还为中国农业机械发展史、中国农业发展史、中国科技发展史、中华文明史等学科的研究提供了系统翔实的重要资料,对世界农业史、世界科技史之研究也是一个贡献,因此,其学术意义实在不容低估。 我国的古代农器具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曾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例如犁,世界各地很早就有这种耕地工具,只是形制互不相同。到公元一、二世纪时,我国的犁已成为世界上很先进的农业生产工具,一直到20世纪中叶,我国的阳泉犁还长期畅销南洋各地。翻车、石碾、扇车等机具也都是我国最先发明的。据英国科学技术史专家李约瑟博士的考证,西方使用翻车晚于中国约1500年,使用扇车晚于中国1400年,使用石碾晚于中国1300年,水碾则晚了900年。回顾中华民族对世界农业机械、农业和世界文明所做出的卓绝贡献,我们无疑会感到自豪与骄傲,同时也必然会从中得到激励和启示。 第一,以种植业为中心的农业,无论在过去、现在,还是可预见的将来,都是基础性产业。要发展农业这一基础性产业,就要依靠现代农业科技,而不断改进和创新适合我国国情的现代农业生产工具则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第二,中华农器,尤其是一些优秀的传统农器,至今仍有许多值得借鉴和参考的价值,仍有许多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合理成分。因而,我们要在研究原有农器技术的基础上,开发出更多适应于现代农业生产的机具。 第三,农业机械是在土壤—植物—大气系统下,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作物、不同的作物生长发育期间进行作业的,且作业条件变化较大,因此,一种新型农业机械的研制、开发、示范、推广往往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来完成和完善。农业机械的发展要锲而不舍、反复研究、不断改进、不断创新。 21世纪,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将进入新的高潮。农业需要更快地发展,农业机械工作者肩负着艰巨而光荣的使命,任重道远。《图谱》将激励更多的青年立志献身于农业机械化的崇高事业,以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更快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