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

中国是家养动物的主要起源地之一,畜牧生产萌芽于1万年前。距今9100年前的广西桂林甑皮岩遗存第一文化层出土的猪骨,是迄今中国境内最早的家畜遗存。距今8000年的河北武安磁山遗址中有家养的猪、狗、鸡,还可能有黄牛。而距今7000年左右的浙江桐乡罗家角和余姚河姆渡遗址中,水牛也已可能成为家畜。

从野生动物到家养动物需要经过一个拘系圈养的过程,传说商的祖先“立皂(食槽)牢(牛舍)”。在甲骨文中就有刍、牧、牢、厩、#、庠等反映畜养方式的文字。为了驯化野生动物,还还采取了公畜去势的方法,甲骨文中有反映马、猪去势的文字,而《夏小正》中则有“攻驹”、“攻特”的记载。中国古代家养的动物很多,如,马、驴、骡、牛、羊、猪、骆驼、鹿、狗、鸡、鹅、鸭、鹌鹑、鸬鹚等,而最常见的只有猪、狗、牛、羊、鸡和马等,称为“六畜”。新石器时代,传统的“六畜”已基本齐备。西周时期,畜牧业已相当发达,还出现了管理畜牧生产的专门机构。春秋战国时期,畜牧兽医科学技术有了较大发展,出现了一大批相畜专家。战国以后,特别是汉唐时期,由于种植业的迅速发展,农区的畜牧业相对萎缩,与此同时,国营畜牧业却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秦时已建立太仆寺掌管国马,西汉仍之。在西北边郡设立国营牧场——牧师苑,养马数10万匹。秦时制订畜牧法规《厩苑律》。汉代曾多次从国外引进良种以改良国内的马匹。由大宛、乌孙引进的良马称为汗血马、天马、西极马。唐王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期,也是中国古代畜牧生产、畜牧科技鼎盛期。唐初接收隋留下的繁育马3000匹于赤岸泽,约经50年的努力,至麟德年间监牧马已发展至74万匹。为了保护畜牧生产的顺利发展,在太仆寺系统内工作的兽医达600人,并有兽医博士4人,教育生徒百人的常设教育体系。还以西北地区为基地,设立48监以养马,并择优建立了马籍,使良马繁育工作有了科学依据。唐朝尤其重视改良畜种、选种育种,经常从漠北、西域和中亚引进良种马,交由陇右国营牧场牧养,这些马都起了种马的作用。史称唐马“既杂胡种,马乃益壮”。出现“相马不看先代本,亦似盲人信步行”的谚语。“先代本”是血缘系谱,较居延汉简中的牛籍只记载个体特征和齿岁详细得多。《唐律疏议》和《唐六典》中对各地监牧场的组群规模、仔畜繁殖成活率、成畜损亡率、劳动定额、草料定额、成绩考核和奖惩都有详细的规定,并巨严格执行。唐朝为保护监牧牲畜的过冬,曾有计划的种植饲草制干草作补饲用。

宋元明清时期宋代,传统国营牧场所在的西北边郡多为少数民族占领,宋政府将马分散到各地饲养。宋初,养马最多时达历万匹,以后国营养马业明显衰落。由于马匹不能满足需要,故从少数民族地区大量引进,茶马贸易由此发展起来。辽、金、西夏畜牧业相当发达,统治者对畜牧业很重视,新刊本《司牧安骥集》就是金的附庸伪齐刘豫征集刊刻,使此书得以流传下来。

元在全国设群牧所14个,周回万里,均是牧地。明代先在南京成立太仆寺,后来在北京又立了北太仆寺和4个行太仆寺。明令应天(南京)、太平、镇江、庐州、凤阳、扬州、滁州等6府2州的农民养马,并以马代赋,官督民牧,在西北及各边要省区设立监、苑、卫所,划定草场范围,发展军队养马。在东西北各少数民族地区实行茶马互市设立茶马司以管其事。苑马寺曾多次翻刻《司牧安骥集》和《痊骤通玄论》等古兽医书,并编纂《类方马经》、《马书》、《牛书》等,民间兽医喻本元喻本亨兄弟合著了《元亨疗马集》、《元亨疗牛集》。

清初为防止汉人反抗,在中原及江南农区,实行禁止农民养马政策,废除明代官督民牧制度。除八旗、驿站、文武官员外,其余人员不准养马,违者没收马匹、畜主受杖责,违禁贩卖马匹者处死。在此政策影响下,农区中只能以牛耕田。因此清代260年间马医无重要著作,而相牛治牛病的书却有大批出现。

明清时代,在养猪、养羊方面也有较大的发展。培育出一批优良猪、羊、鸡品种。猪种和鸡种曾运至国外,对世界猪、鸡品种培育和发展产生良好的影响。


相关阅读:

论古代人类与动物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