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岩画资料狩猎、畜牧、农事图解》简介

 

   笔者编著的《西域农业考古资料索引••••••••第一编:岩画资料》已在《农业考古》20033期刊出。第一编共分四部分:一.狩猎图、二.畜牧图、三.农事及其它图、四.动物图。但是,由于条件所限,所收资料仍有疏漏。为方便广大读者和有志于西域农业考古的研究者,此次将学术研究价值较高的、与第一编前三部分有关的岩画资料按天山南麓、天山北麓、天山东部、伊犁河谷、别珍套山、阿拉套山南麓、岗吉格山、克拉玛依西部山区、北塔山、阿尔泰山、沙吾尔山北麓、喀喇昆仑山北麓地域范围内分布的狩猎图、畜牧图、相关农事图依次加以介绍。其第四部分:动物图,姑且不论。因为是以文释图,故名为《图解》。图解的内容一般包括:岩画所在的地点或方位、画面的大小或岩石的尺寸、画的具体内容(是狩猎还是放牧,以及与狩猎、放牧、农事、相关的一些社会活动)。所见资料能详细的尽量详细,原资料有人物、动物、图案尺寸的一并标出。个别重要岩画无附图者也予以介绍,并注明资料出处。对有较高学术价值和艺术价值的作品,介绍之余,略加评论。

西域岩画是一座巨大的艺术宝库,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和历史价值。由于其分布多在人迹罕至的高寒山区或大山深处,多少年来,很少有人对其进行过系统考察和研究。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厅与新疆自治区各地、市、自治州、县文物部门组成了一支支文物普查队,或驱车、或步行、冒酷暑、顶烈日、或深入大漠戈壁、或进入高寒山区,大规模、多方位地对新疆地域范围内的地上、地下文物进行了详细普查,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资料。其中岩画资料占有相当的比重,同时也为许多学者所看重。一批介绍和研究西域岩画的著作也应运而生。从目前发现的资料来看,西域岩画散见于新疆自治区近五十个县市、约三百多个点、岩画总数估计有数千幅之多。内容涉及狩猎、畜牧、农事、战争、宗教、运输、天象、舞蹈艺术、生殖崇拜、建筑等诸多方面。本书的写作,就是建立在对西域岩画资料的筛选、概括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完成的。尽管本书不是以学术研究为侧重点,但在“解图”过程中也表述了自己与其他学者不同的观点。本书虽不是一部系统研究西域岩画的著作,但它囊括了西域岩画资料中最精华的部分,共解说岩画240余幅。其中属狩猎方面的有90余幅,畜牧方面近120幅,农事及其它方面近30幅。收录了过去已出版的同类著作未曾收录的资料,资料占有率比较高,地域覆盖面比较广。

通过本书,可以对古代活动在西域地区的塞种、乌孙、月氏、呼揭、匈奴、鲜卑、柔然、突厥、蒙古等游牧民族开发西域的历史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可以看出西域古代畜牧业的起源、发展、的基本轮廓。岩画资料所展现的是一幅幅活灵活现的生活画面:狩猎图中有的刻绘的是单人步猎场面;有的刻绘的是双人狩猎场面;还有的刻绘的是多人狩猎或群体围猎的恢宏场面;狩猎者有挽弓拉箭的、手持棍棒的、还有赤手空拳的或手持短刀的;有徒步的、有骑马的、还有带犬的;有男的、也有女的、有成年人、也有年少者;有角饰、也有尾饰。捕杀的对像有野羊、野牛、野马、野鹿、野驼等等。放牧图所展现的内容也是多姿多彩:有牧羊图、牧马图、牧驼图、还有羊、马、鹿、牛、驼混合放牧图;有单人放牧,也有双人放牧;牧人有男的,也有女的;有成人、也有儿童;还有代人看护羊群的牧犬。有徒步放牧者、也有骑马放牧者、还有骑牛放牧的、骑驼放牧的、骑羊放牧的。放牧方式有“一条鞭”、也有“满天星”。放牧地点有的是在辽阔的草原,有的是在高低不平的山坡。画面内容有的是半道遇险;有的是牧场歇息;有的是晨牧出行;有的是放牧归来。画面动物或大、或小、或静、或动、形态各异、妙趣横生。岩画中有关农事及其它图案,如车辆、房屋、田地、树木、水流等等,都刻绘的形象、生动、透析出草原牧民生活的浓烈气息。

本书命名为《西域岩画资料狩猎、畜牧、农事图解》,既是“图解”,虽重在以文解图,“图也应属本书的主体部分。以往出版的有关介绍西域岩画的著作除了少数图板较清晰外,多数论著的附图图面偏小,有些摹绘的不是十分理想,或在发表时图板拼凑混乱,使读者图文对不上号。此次为方便读者,斯重新对每一幅图都进行了摹绘。而且全书图录采用统一编号,每幅岩画的文字解释后面都标出该图的编号。参考文献也列于书尾。是一本集资料性、趣味性、学术性为一体的读物。《图解》已入选拙著《西域农业考古研究初集》《西域研究》2005年专刊,新疆社会科学杂志社2005630日出版


目录

正文

本 书 参 考 文 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