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岩画资料狩猎、畜牧、农事图解》 

 

目录

正文

本 书 参 考 文 献

《西域岩画资料狩猎、畜牧、农事图解》简介

 

                         

 

  1

第一章: 天 山 南 麓 岩 画1

一、托克逊县托格拉克布拉克Ⅰ号地点岩画“狩猎图”和“牵驼图”1                                             

二、   托克逊县托格拉克布拉克Ⅲ号地点岩画“狩猎图”1

三、   托克逊县托格拉克布拉克“单人狩猎图”1

四、   托克逊县克尔间岩画“双人狩猎图”、“放牧图”、“泉水汇溪图”1

五、   温宿县小库孜巴依岩画“狩猎图”、“戏羊图”、“牧归图”2

六、   温宿县包孜东岩画“车辆图”、“田园树木图”2

七、   尉犁县兴地岩画“田园生活图”、“驼运图”3

八、   尉犁县库鲁克山岩画“牧驼图”、“牧马图”3

九、博格达峰南麓乌鲁木齐县阿克苏乡岩画“狩猎图”、“放牧图”3

章:天 5

一、吉木萨尔县松树沟岩画“骑马图”、“牵马图”、“羊圈图” 、“狩猎图”5

二、康市吉沿坚岩画“狩猎图”5

三、阜康市黄山沟岩画“武士争夺草地图”、“狩猎图”5

四、呼图壁县康家石门子岩画“狩猎图”、“放牧图”6

五、呼图壁县宽沟岩画“争夺草原战斗图”7                                          

六、呼图壁县登格克霍拉沟北岩画“放牧图”7

七、玛纳斯县苏鲁萨依沟岩画“狩猎图”7

八、垒县芦塘沟岩画“骑兽牧驼图”、“赶羊图”、“驼行图”、“狩猎图”、“放牧图”8

九、木垒县平顶山旱沟岩画“骑射图”、“步射图”9

    十、木垒县博斯坦牧场和卓木沟岩画“狩猎图”、“放牧图”、9

    十一、木垒县博斯坦牧场哈沙霍勒沟岩画“放牧图”、“争夺草场战斗图”11

十二、米泉县柏杨河乡独子山岩画 “步猎图”、“骑射图”、“放牧图”11

章:天 13

一、           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小夹山柳树泉岩画“狩猎图”、“放牧图”13

二、           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莫钦乌拉山岩画“狩猎图”、“群狼围羊图”13

三、           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大夹山库特尔库拉岩画“放牧图”14

四、           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兰州湾子岩画“放牧图”、“车辆图”14

五、           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李家湾岩画“牛车图”14

六、           伊吾县科托果勒沟岩画“行猎图”、“放牧图”15

七、           伊吾县白杨沟岩画“狩猎图”、“放牧图”15

    八、伊吾县骆驼石岩画“狩猎图”、“放牧图”17

九、伊吾县卡塔布齐岩画“行猎图”、“放牧图”17

十、伊吾县乌勒盖岩画“狩猎图”、“放牧图”、“牵驼图”18

十一、沁城白山岩画“牧民居住图”、“狩猎图”、“车辆图”、“人羊共舞图”20                                                                                                                           

    十二、沁城折腰沟岩画“争夺草场激战图”“狩猎图”、“放牧图”、“畜圈图”21

    十三、哈密市巴哈乌斯台岩画“骑羊图”、“狩猎图”22

章:伊 22

一、        尼勒克县却米克拜岩画“狩猎图”、“居室图”、“车辆图”、“生殖崇拜图”22

二、        新源县克孜勒塔斯沟岩画“放牧图”、“狩猎图”23

     三、新源县则克台镇铁木尔勒克村岩画“狩猎图”25

四、新源县则克台镇喇叭村杜斯别尔沟岩画“狩猎图”25

    五、特克斯县乔拉克铁热克乡阔克苏村岩画“牧马图”25

第五章:别 25

一、           温泉县别珍套山乌苏鲁别真岩画“狩猎图”、“放牧图”、“驯羊图”25

二、           温泉县阿东确鲁岩画“狩猎图”27

章:阿 27

    一、温泉县多浪特岩画“狩猎图”、“牧群转场图”27

    二、温泉县巴斯堪达坂岩画“狩猎图”27

    三、博乐市阔依塔什岩画“狩猎图”、“放牧图”28

第七章:岗 28

    一、博乐市岗吉格山岩画“放牧图”28

章: 西 29

    一、裕民县巴尔达库尔山岩画“骑牛牧羊图”和“牵驼图”、“放牧图”、“狩猎图”29

    二、裕民县巴尔鲁克山冬牧场哈因沟岩画“放牧图”32

    三、裕民县红石头泉岩画“放牧图”33

    四、托里县玛依勒山喀拉曲克牧场司马衣勒冬牧场岩画“狩猎图”、“放牧图”33

    五、托里县玛依勒山喀拉曲克牧场奴尔斯拉冬牧场岩画“放牧图”34

    六、托里县玛依勒山唐巴勒霍拉岩画“狩猎图”、“放牧图”34

    七、托里县庙尔沟吐别克斯套岩画b组“车辆图”35

    八、托里县喀拉托别牧场努思拉克斯套岩画“牧犬驱狼图”、“牧羊遇险图”35

    九、托里县喀拉托别牧场克孜勒阔腊岩画“马车图”36

    十、额敏县伊米里河卡拉伊米里岩画“乘车追鹿图”36

    十一、额敏县喀拉也木勒岩画“牧羊图”36

章:北 37

    一、奇台县北塔山阿艾提沟岩画“套马图”37

二、奇台县北塔山牧场库甫沟岩画“追驼图”、“鹿羊对峙图”、“放牧图”37

    三、奇台县北塔山牧场叶尔哈巴克岩画“狩猎图”、“放牧图”38

章:阿 39

    一、富蕴县唐巴拉塔斯洞窟彩绘岩画“祭祀狩猎图”39

二、富蕴县喀拉布勒根乡唐巴勒塔斯(唐巴拉塔斯)岩画“牧归图” 40

    三、富蕴县杜热乡徐云恰耳岩画“狩猎图”、“放牧图”40

    四、富蕴县杜热乡迦肯村岩画“牧犬看羊图”41

    五、富蕴县喀拉通克乡博塔毛音岩画“围猎图”、“放牧图”41

    六、阿勒泰市汉达尕特乡多阿特沟岩画“放牧图”、“牧场争斗图”42

    七、阿勒泰市康布铁堡乡杜拉特沟岩画“狩猎图”、“放牧图”43

八、阿勒泰市克木齐乡科曲塔斯岩画“牧猎图”44

九、阿勒泰市克木齐乡玉衣塔斯岩画“放牧图”44

十、阿勒泰市旁将军山岩画“单人狩猎图”44

章: 45

    一、吉木乃县沙吾尔山卡尔麦斯干岩画“车辆图”、‘“狩猎图”、“放牧图”45

第十二章:喀 西 46

    一、皮山县桑株岩画“狩猎图”46

二、皮山县康阿孜岩画“定居畜牧图”47

三、           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下阿克铁列克岩画“狩猎图”47

图录48

本书参考文献89

 

第一章: 天 山 南 麓 岩画

一、托克逊县托格拉克布拉克Ⅰ号地点岩画“狩猎图”和“牵驼图”                                             

托格拉克布拉克Ⅰ号地点岩画位于托克逊西北天山山前地带58 公里处。“托格拉克布拉克”、维吾尔语,汉译“野梧桐泉”。托格拉克布拉克可能就是以当地有野梧桐和泉水而得名。Ⅰ号地点在泉眼北约400 米的地方。

“狩猎图”和“牵驼图”同凿于一块岩面。画面向东南,高55、长176厘米。凿刻着8只大角羊,5峰骆驼,7个猎人和2条猎狗。左边一人昂首伸颈,双臂张开,拦住去路,这些羊已不能再逃了。此人前面想逃的一只大角羊,被后面的猎狗紧紧追赶。中间下面一个带弓的猎人已挽弓搭箭射中一只大角羊的后腿,羊前肢则与一双峰驼的头部叠在一起,猎人还牵着一双峰大骆驼。整个画面的上中部是一幅牵驼人的图像。此人头戴双扇护耳帽,足蹬高筒靴,两臂卡腰,右手牵着双峰骆驼。驼背上骑着一个人,打扮与牵驼人基本相同,垂下的双脚超过驼肚。其左面呆呆站立着一只大角羊,显然已被抓获。右面又是一人挽弓搭箭射中了迎面而来的一只大角羊的前腿,箭杆离弦后成一条线穿过羊腿又伸出很长一节.                                                                                下方是只大角羊和骆驼.右侧两人并行,身后紧追一狗(图一)。

托格拉克布拉克Ⅰ号地点岩画的作者为姑师人,年代在春秋至西汉时期。

 

二、   托克逊县托格拉克布拉克Ⅲ号地点岩画“狩猎图”

狩猎图:托格拉克布拉克Ⅲ号地点在“野梧桐泉”眼东北约百米处。画面向西,高64厘米 、宽54厘米。猎人圆头长颈,两腿站立,他一手挽弓,一手搭箭,从背后瞄射大角羊。大角羊是只公羊,它四肢踏地,低头吃草,后腿近腹部斜刻出一道,表现出公羊的生殖器。它臀部小尾上翘,下垂椭圆形一物,是公羊的整个睾丸器官。大角羊后弯的双角与猎人的弓连为一道。它身后不远竖直刻画出弯曲一道,可能表示隐蔽物。一只猎狗隐蔽其后,一旦猎人发箭至中,它会毫不犹豫追扑上去,致其死亡而后快(图二)。

 

岩画的作者为姑师人,年代在春秋西汉。

 

三、   托克逊县托格拉克布拉克“单人狩猎图

单人狩猎图:凿刻在一块从山体坠落下来的巨大岩石上,整个画面凿刻着10 只羊,1 条牛,1 个带弓的猎人和一条猎狗。这幅作品描绘的是:在平静的草原上,一群野羊和一条野牛正在静静地吃草,一个带弓的猎人带着猎狗突然出现在它们面前,宁静的草原顿时沸腾起来了。有的羊前脚腾空,有的羊后蹄离地,有的羊四腿并纵。连怀孕的母羊也在逃命。一条牛不知所措地向前奔去;有一只羊正向相反方向奔驰。带弓的猎人高17厘米,弓高37厘米,猎人瞄准着那些逃奔中的牛羊(图三)。

 

这幅岩画逼真地描绘出牛羊在猎人追捕下那种惊空万状的样子。从猎人所持的弓远远超出于人的高度看,有学者认为:这幅岩画上的弓是较原始的,作者及创作年代不详。

 

四、   托克逊县克尔间岩画“双人狩猎图”、“放牧图”、“泉水汇溪图”

克尔间岩画位于托克逊县克尔间镇北约7公里天山山脉中一山沟。

双人狩猎图:在一块岩石上,凿刻着两个手持弓箭的猎人、三条猎犬、一只双峰驼、十只北山羊。作品描绘出当猎人和猎犬出现在羊群面前时,大角羊皆警觉地四散狂奔,两猎人一南一北,凭借高超的射猎技术,叉开双腿,弯弓射箭,各自都射中了一只大角羊的后腿。三条猎犬同时猛追一只怀孕的大角羊。一峰骆驼伫立在猎人的背后不远处,似乎在等待驮运猎物。图上还刻有一“目”形记号(图四)。

 

放牧图:在一块岩石上,凿刻着一个牧羊人、三只家山羊、一只大角鹿、三只野羊、两峰骆驼。作品表现的是一人在步行放牧羊只,草原上不远处还有鹿、大角羊、骆驼等动物。图上刻有形状如“凸”的图像(图五)。可能为某氏族的印记。

 

泉水汇溪图:从托格拉克布拉克岩画地点向西行进三公里至大齐克企克,其路旁有一块高约10米的巨石上,凿刻着一幅泉水汇溪图。此图刻绘了十多个泉眼,有十多股泉水汇成一条小溪。从图上可以看出小溪的源头和主流,有两只野山羊来到小溪边喝水(图六)。

 

有学者认为此图描绘的是托克逊县白杨河以西的许多水流图(苏北海:《新疆岩画》380页)。斯认为此图是作者寄希望于草原上水泉汇流成溪,使放牧人让畜群饮水方便而作。而与当地水流多少无关。

 

五、   温宿县小库孜巴依岩画“狩猎图”、“戏羊图”、“牧归图”

小库孜巴依岩画位于温宿县东北95公里处,东经80  = 0 \* Arabic 03854,北纬41 = 0 \* Arabic 04822的天山林场的小库孜巴依路边。狩猎图、戏羊图、牧归图均刻于一块长4米、宽3米、高1.6米;其形状如驼峰的白色花岗岩上。人与动物图像均系浅阴雕,雕痕深24毫米。

狩猎图:其中有一组三人行猎的画面,三人中,较矮的一人在前,两人并列于后,皆持弓箭作射猎姿态。前面较矮的猎手,箭已离弦并指向前方的一头大角鹿,其鹿角上有根叉,并偶蹄。其后并列二人,手持弓箭,已拉满弓,处于一触即发之势。尤其是二人身着长大衣,下摆宽大,给人以挺重的毛质衣服的印象。人的前方有两头大角羊,头对着头,呈低头状,既象是在低头吃草,又象是在格斗,十分生动(图七)。

 

戏羊图:画面上刻绘的是一个儿童向家养的山羊头掷雪球。羊腿下已有掷来的三个雪球,羊未逃避,也不理会( 图八)

 

苏北海先生认为这是一幅狩猎图,他指出:“画面描绘的是以石球为武器行猎的场面。狩猎者双脚分立,上身微倾,双臂一前一后,作投掷姿态。其脚下地面上有通圆的石球一颗,给人以明显的启示。前面的大角羊腿部下面也凿刻有石球三颗”(见苏北海:《新疆岩画》390页)。也有学者认为这是一幅戏羊图,指出画面上的圆状物是雪球而不是石球。并不会对羊造成伤害,引起羊的恐惧。此画表达的情趣进一步证实了以户为放养单位的阶级社会(张晓森:《博孜敦天山的岩画探讨》《新疆文物》1992258页)。斯同意后者的看法。

牧归图:画面呈方形、比较大。画面中间是一顶毡房或者围栏,有四个人正张开双臂驱赶羊群,右下角未长角的长脖子动物是条家犬,还有一棵弯弯的小树。从羊群由不同方向向中央聚拢看 ,理解为牧归比较合理:时近黄昏,放牧归来,一家人驱赶着羊群入栏,一只大山羊向相反方向跑去,家犬将它截住,似在告诉它回头入栏。大山羊四腿伸直,扛着弯弯的一对大角,小尾巴撅起,颈下部还有一撮山羊胡须。左上“三角”符号应为蓄水池,放牧归来牲畜饮水后入栏是很平常的事(图九)。

关于小库孜巴依岩画的年代,苏北海先生认为距今约3700年左右,张晓森先生认为:此地“岩画出现的年代应不早于公元六世纪突厥汉国时期,由突厥民族所为,其下限则可能在公元九世纪回纥民族西迁之后,由回纥民族所刻”(张晓森:《博孜敦天山的岩画探讨》《新疆文物》19922期)。

 

六、   温宿县包孜东岩画“车辆图”、“田园树木图”

此岩画位于温宿县包孜东乡东两公里,东经80 035,北纬41 045

车辆图:绘有车轮,又有车厢、车辕及牵引的绳索。车轮内有四根幅条,拉车的动物似马非马、似驴非驴,线条流畅,颇为生动。此外,在这辆车旁还刻有一个车轮,内有9根幅条,可见当时的车辆型式有多种(图十)。“车辆图”的作者及创作年代待考。

田园树木图:田园用“田字格”图形表示,树木用线条刻画出枝干,枝干上还结出球形果子(图十一)。

七、   尉犁县兴地岩画“田园生活图”、“驼运图”

兴地岩画位于尉犁县农二师32 团甘草厂东约7公里的库鲁克塔格山兴地河谷中,东经87 056ˊ54〞;北纬41 010ˊ16〞;海拔1409米。该画面距河岸较高,在2—2.5米以上。

田园生活图:用阴刻线表示,画面上有树、栅栏、太阳。在栅栏的一侧有人骑马、驴以及着裙子的妇女形象,这无疑反映的是一种定居的田园生活(见《新疆文物》199312页、缺图)。驼运图:画面上刻有正在驮运货物的车一辆,一驼温顺耐劳地正在使劲拉运。另一驼高昂驼首仰天呼叫,其后还有一驼静静地站立着,好像在休息(见《新疆文物》1994140页、缺图)。调查者认为:兴地岩画的年代为青铜器时代。

 

八、   尉犁县库鲁克山岩画“牧驼图”、“牧马图”

 牧驼图:绘刻大小骆驼十三峰,一牧人悠然自乐的骑在驼背上。驼群里忽然钻进了一只羊。左上角一峰骆驼躺在地上,头高高昂起,一牧人高举双手飞奔,似将躺倒的骆驼赶起来。有学者认为:这些骆驼显然已驯化成家骆驼,它标志着狩猎经济转向畜牧经济的起始(图十二)。

此岩画年代待定。

 牧马图:此幅岩画描绘的是:一个骑马牧人正赶着一群马,前往一块草木繁茂的台地上去放牧(图十三)。

 

九、博格达峰南麓乌鲁木齐县阿克苏乡岩画“狩猎图”、“放牧图”

阿克苏乡岩画位于博格达峰南麓乌鲁木齐县东郊阿克苏乡的黑沟、哈姆斯特沟,海拔高度18002000米。

狩猎图四幅:

1、在黑沟海拔1800米处,一块高82厘米,长94厘米的岩石上凿刻着一个持弓的猎人,和一只北山羊。猎人高18厘米,宽6厘米。弓高8 厘米,宽5厘米,箭长11厘米。 有颚须的北山羊身长22厘米,高18厘米。显然这是一只带头羊,正在前面观察动静,守护着羊群。而猎人却潜伏到其前面突然拉弓射箭,出现在北山羊面前,瞄准其头部射击。使北山羊逃脱无路,只好呆若木鸡,等待被猎(图十四)。

2、在哈姆斯特沟海拔1950米处,一块长2米,高1.2米的岩石上凿刻着一只大北山羊,和一个持弓猎人。北山羊身长23厘米,高26厘米,双角上弯,体躯粗壮得像头肥猪。猎人高25厘米,宽12厘米;弓高14厘米,宽5厘米,箭长12厘米,潜入草原,从前面瞄准一只正在行进中的最肥壮的北山羊。当猎人叉开双脚,持弓搭箭已瞄准北山羊头部时,北山羊毫无戒备的惊呆站立着,等待就擒(图十五)。

3、在哈姆斯斯特沟2000米处,有一块长3.2米,高2 米的巨石上凿刻着一幅狩猎图。图上绘有一骑马猎人,大小北山羊8只。其中,持弓的骑马猎人高13厘米,宽7厘米;弓高12厘米,箭长15厘米;马身长24厘米,高10厘米。左上羊身长23厘米,高11厘米;左下羊身长、高均28厘米;左中大羊身长70厘米,高55厘米;马前面的羊身长33厘米,高29厘米;右上羊身长23厘米,高27厘米;右中羊身长30厘米,高23厘米;右下羊身长25厘米,高18厘米。中间小羊身长、高均10厘米。作品描绘的情景是:当持弓骑马的猎人突然进入北山羊群,挽弓搭箭瞄射一只最大北山羊时,其余所有羊只都神情紧张地扛起大角、拔腿四处狂奔。被瞄准的大羊虽已蹬起前腿想跑,但已处在猎人弓箭射程之内,已很难逃脱。此画艺术构思巧妙、形象逼真、生动。再现了远古时期的狩猎场景(图十六)。

4、在哈姆斯特沟一块高83厘米,长1.1米的岩石上凿刻着一个人和一只鹿。人高19厘米,宽8厘米,有尾饰。鹿身长16厘米,高29厘米。鹿角既粗又高,好像一棵大树栽于鹿首。这只大鹿正在草原行进,一个有尾饰的伪装人,手持石球,突然出现在它的面前,叉开双腿,张开双臂,准备举起石球敲击鹿的头部时,鹿首突然往后一仰,于是鹿的前腿离地,头角后仰,猎人前迈一步,准备再次往前击鹿。从这幅岩画的写实手法和人之伪饰及使用石球武器来看,其时代较早(图十七)。

放牧图七幅:

1、在哈姆斯特沟海拔1850米处,一块高45厘米,长40厘米的岩石上凿刻着一个人,和一只北山羊。其人头圆形,高17厘米,宽13厘米,尾饰长4厘米。山羊身长15厘米,高17厘米。这只山羊是只头羊,正昂首阔步地往前作,牧羊人为了改变行进方向,于是急忙向前,叉开双腿,伸开双臂,用左手使劲拉住头羊的大角,迫使它掉转方向。只要头羊改变方向,群羊就会随之而去,牧羊人深知此法之灵妙(图十八)。

                

2、还是在哈姆斯特沟海拔1850米处,有一块高1.1米,长91厘米的岩石上凿刻着一只大山羊,和一个牧羊人。其人高25厘米,宽12厘米。羊身长34厘米,高29厘米。牧羊人双腿叉开,张开双臂,吆喝这只领头山羊快速赶路,使其带领羊群早到草原(图十九)。

3、在哈姆斯特沟海拔1950米处,一块长1.2米,高75厘米的岩石上凿刻着一个牧羊人,和三只双角大山羊。牧人高18厘米,宽13厘米。位于牧羊人左上方的羊身长、高均17厘米;右上方的羊身长13厘米,高12厘米,两羊均有颚须。牧羊人下方的山羊长19厘米,高21厘米,昂首、双角高耸,伫立不动。牧羊人则张开双臂,抬起左腿,吆喝上方两只山羊进入羊群,以面走散。所以两只大山羊正昂首、扛角、疾步快进(图二十)。

4、在哈姆斯特沟海拔1950米处,有一块长1.45米,高1.1米的岩石上凿刻着一个牧羊人,和一条牧犬、两只山羊。牧羊人高22厘米,宽14厘米。左面的牧犬身长13厘米,高11厘米。中间大羊身长23厘米,高22厘米;右上方大山羊身长16厘米,高14厘米。牧羊人圆脑袋,迈着大步,一手似招,一臂平伸,使劲吆喝羊群往草原赶。犬则昂首、竖耳、翘尾、紧随羊群后面跟进。为了抢时间,牧羊人一路喊,一路赶,羊群一步也不敢放慢。有的快步跟不上,就蹦跶着、跳跃式前进。显示出放牧也是一种紧张的劳动,不可轻视(图二十一)。

5、在哈努斯特沟海拔 2000米处,一块长1.3 米,高80厘米的岩石上,凿刻有大小山羊4只,牧犬2条。虽无牧羊人,但这是一幅牧羊图。画面左羊身长15厘米,高13厘米;中间羊身长16厘米,高13厘米;右边的羊身长17厘米,高15厘米。左边的牧犬身长13.5 厘米,高8厘米;右边的牧犬身长13厘米,高9厘米(图二十二)。

岩画反映的是早晨牧人和牧犬把羊群一起赶往牧场后,由于狼害不重,自己就回去了。剩下羊群就由牧犬看管。图上3只大羊和一只小羊食饱之后,好不逍遥自在。两条牧犬则警惕地来回在羊群周围走动,防止野狼袭击。

6、在哈姆斯特沟海拔1950米处,一块1.1米,长87厘米的岩石上凿刻着一只鹿,一牧条犬,三只羊。唯不见牧羊人,但这同样是一幅放牧图。画面鹿身长22厘米,高19厘米;牧犬身长15厘米,高8厘米;羊身长19厘米,16厘米。这幅画反映的是:早晨先由牧人和牧犬将鹿与羊群混合赶到草地,进行放牧,然后,牧人就离开了草地。看管鹿、羊的任务就由牧犬来担任。图上的鹿、羊群显的悠闲自得,个个都长的膘肥体壮。说明这块草原水草茂盛,牧人放牧不必远走。有牧犬看护畜群主人也可放心(图二十三)。

7、在哈姆斯特沟海拔1970米处,一块长2米,宽1.8米的巨石上凿刻着1只鹿,5只山羊,2牧条犬,2条狼,虽然画面上没有牧羊人,但这是一幅鹿、山羊混合放牧图。画面中间大鹿身长40厘米,高48厘米;鹿下面的大羊身长35厘米,高25厘米。鹿前面大羊身长32厘米,高28厘米;画面左上方羊身长23厘米,高14厘米;左中间羊身长、高均23厘米;左下方羊身长18厘米,高11厘米;中上方牧犬身长20厘米,高13厘米;其下另一牧犬身长21厘米,高13厘米;左下方大狼身长32厘米,高14厘米;右上方大狼身长18厘米,高11厘米。岩画反映的是牧人把畜群赶进草原以后,就让两条牧犬看护。正当畜群吃草的时候,突然从东西方各窜入一只饿狼,扑向中间的大鹿和两只大羊。畜群已发现了狼,都警觉地昂首、竖角、摆尾、拔腿而逃;两条牧犬也竖起双耳,卷着尾巴,在畜群中来回跑动,并发出阵阵狂叫,企图赶走那两条恶狼(图二十四) [aaaa1] 

 

章:天

一、     吉木萨尔县松树沟岩画“骑马图”、“牵马图”、“羊圈图” 、“狩猎图”

树沟岩画位于吉木萨尔县大有乡广泉子村南松树沟。地 标:东经89 05ˊ26〞;北纬43 044ˊ25〞。海拔高度1780 米。

骑马、牵马、羊圈、狩猎四图刻绘于同一岩面。此岩面高1.3米、宽0.8米。画面最上面为骑马、牵马图。骑马者头戴尖顶帽,一手持缰,一手叉腰,非常气派;牵马者位于马头前,身体前倾,双腿一弓一蹬,很是卖力。骑马者及马高20厘米,马身长 23厘米,马的阳器长6厘米;牵马者高10厘米。其下有一圆形羊圈,圈内有羊、狗各一只,羊角很长而弯向身后,狗尾长而弯曲翘起,羊居圈之正中,而狗立于圈口,羊圈直径32厘米。羊圈左方为一狩猎场景。引弓者高6厘米,面向西北而立,对面的羊角特粗长,驻足站立,体长12厘米。在羊圈和狩猎图下是鹿、羊、狼及其它动物。松树沟岩画的年代,调查者定为战国元(原资料缺图 见《新疆文物》1989392页)。

 

二、     阜康市吉沿坚岩画“狩猎图”

吉沿坚岩画位于阜康市天池海子东南约18公里的吉沿坚沟首一小台地上。地理座标东经88 013ˊ32〞,北纬43о47ˊ31〞。海拔高度3500米。

狩猎图:凿刻于一块宽3.55米,高2.10米的巨石之上。画面上刻绘有大小不等的动物34个,猎人2个。动物有鹿、羊、狼等。羊以北山羊为主,最大的一只体长24厘米,高21厘米。最小的体长约7厘米。猎人中一个作拉弓射箭状,身高20.5厘米、宽9厘米;有尾饰。其身体前倾,正满弓欲射对面一驻足未稳的、惊慌失措的鹿。另一个在其上方,高10厘米,宽7厘米。他头大而圆、身体四肢较小;双臂张开、一腿弓、一腿蹬、作行走哄赶状(图二十五)。

这是一幅很有韵味的狩猎图画。调查者认为:吉沿坚岩画的年代为战国元。

     

三、阜康市黄山沟岩画“武士争夺草地图”、“狩猎图”

黄山沟岩画位于博格达峰北麓阜康市哈萨克民族乡境内的、发源于博格达峰东侧的黄山河所形成黄山沟的两岸。海拔高度16001800米。

武士争夺草地图:黄山沟有一块长1.5米,高80厘米的岩石上,凿刻着两个持弓拼杀的武士,左边的人身高8厘米,宽6厘米;弓高10厘米,宽4厘米;右边的人身高11厘米,宽6厘米;弓高6厘米;宽5厘米。左边的人面对对方,左足力蹬,右腿离地,左手持弓,右手拉箭。右边的人叉开双足,怒目而视,右手举弓欲射。画面显示出两武士为争夺草地而拚杀(图二十六)。

狩猎图五幅:

1、黄山沟有一块长1.4米,高1.1米的岩石上,凿刻着4只北山羊和一个持弓猎人。这是一幅时代较早的岩画,画面上的猎人不仅角饰、尾饰齐全,而且弓高几乎与人相等。画的内容反映的是一经过伪装的猎人突然进入野羊群,挽弓搭箭,对准一只有颚须的双角大山羊,顿时把三只小山羊惊呆了。它们完全不知所措,只是驻足而立(图二十七)。

2、黄山沟一块长1.15米,高95厘米的岩石上凿刻着一头牛,两只鹿,两只北山羊,和一个人、一条猎犬。画面描绘的是正当一群肥壮的野牛、野鹿、野羊结队行进在草原上时,突然,一个手持石球的猎人带着猎犬闯进了它们的队伍之中,猎人迎头拦住一头小牛的去路,他双腿叉开,双手高举,右手紧握石球,准备狠砸小牛的头部。小牛立眉瞪眼,抛蹄撅尾,竖起锐利的双角,准备俯撞猎人。猎犬紧追牛后狂吠乱咬。其余鹿羊见此情景,落魄而逃。唯只有一只小山羊还犹犹豫豫地站在那里(图二十八)。

3、在黄山沟一块长1.13米,高87厘米的岩石上,凿刻着两个持弓猎人,和两只鹿、两只北山羊。正当鹿羊在草原上觅食游荡的时候,伺伏其旁的两个猎人从其后突然冲出,还未等鹿、羊反应过来,各自瞄准了一只鹿。从画面上看,中间的猎人有尾饰,他叉开双脚、屈蹲,左手挽弓,右手拉箭,正瞄准一只长角大鹿的臀部,把左边的北山羊惊呆了,大鹿仍无察觉。画面右边的猎人似戴一顶尖帽,也叉开双腿,右手举弓过头,左手用力拉箭,瞄准其左上方一只鹿准备射击。鹿虽发现猎人,但茫然不知所措。其右下方的小北山羊,借机撒腿就跑(图二十九)。

从猎人的装束及弓箭的大小程度上看,这幅岩画的年代应为铜石并用时代。

4、黄山沟一块宽86厘米,高90厘米的岩石上凿刻着一只鹿、五只盘羊、两个猎人及一条猎犬。画面左上持弓猎人高16厘米,宽4厘米;弓高8厘米,宽3.5厘米,箭长4厘米。右下持弓猎人高15厘米,宽3厘米;弓高7.5厘米,宽3厘米,箭长3.5厘米。左面猎犬身长9厘米,高6厘米。左上羊身长、高均为11厘米。中间的大盘羊身长17厘米,高16厘米。右下猎人前面的羊身长11厘米,高12厘米。猎犬前面的羊身长12厘米,高9厘米(图三十)。

画面反映的内容是:两个猎人带着猎犬突然出现在野羊、野鹿群的周围,他们分别从东西两边拦截野羊、野鹿群,猎犬也从另一侧面堵截野羊、野鹿,对这群野羊、野鹿形成三面包围之势。于是,西边的猎人叉开双脚,挽弓搭箭瞄准中间一只大盘羊;东边的猎人也同样叉开双脚,左手持弓,右手拉箭,瞄准一只最肥的盘羊;猎犬则咬住了东北角一只大盘羊的臀部不放。未被瞄准的盘羊及鹿则惊慌失措地狂奔起来;被瞄准的盘羊在作最后的挣扎。整个画面紧张生动,艺术感染力极强。

5、黄山沟一块长1.2米,高70厘米的岩石上,凿刻着一个骑马持弓猎人和两个徒步持弓猎人,还有四只盘羊和五只北山羊。画面西边的猎人高23厘米,宽12厘米,有尾饰; 16厘米,宽4厘米,箭长7厘米。中间骑马猎人的马身长10厘米,高5厘米;马上人高8厘米,宽6厘米;弓高4厘米,宽3厘米。画面东边偏南的猎人高21厘米,宽14厘米;弓高14厘米,宽7厘米。西边的北山羊身长8厘米,高6厘米。马下盘羊身长12厘米,高9厘米;马前的盘羊身长15厘米,高9厘米;中间的盘羊身长13厘米,高10厘米;再往下的盘羊身长12厘米,高7厘米(图三十一)。

这幅岩画反映的是:三人围猎,东西两面各有一徒步猎人堵截瞄射,一骑马猎人驱赶盘羊往一起靠拢,然后和东边的猎人夹攻围射四只盘羊;西边的猎人专门瞄设北山羊。盘羊体大肥壮,行动迟缓,奔逃速度慢,故猎人常常把它作为射猎的重点对象。北山羊虽然奔跑速度很快,但猎人一旦选择有利地形,同样会把其作为射猎对象。

 

四、呼图壁县康家石门子岩画“狩猎图”、“放牧图”

康家石门子岩画位于呼图壁县西南天山中,东经86 019ˊ20〞、北纬43 0 51ˊ。

狩猎图:康家石门子岩画以生殖崇拜为主题。在主题岩画以东六、七十米远一陡峭的岩体上,摩刻有一表现古代游牧民族狩猎的岩画。画面中一人向东引弓射箭,对面的两野只羊的角弯而长,正向东逃遁。在主题画以西,经“神泉”翻过一道低缓的山梁,再向西走三、四百米,在一突兀峭立的向阳岩体下,有连续三处表现动物、狩猎、放牧等内容的画面。其中一幅狩猎图引人注目:画面上的三只羊体肥而角大,且微微向后弯曲,一只羊向西行,另外两只正一前一后向东奔走而来,最前面的一只羊突然停立跳起,原来迎面突然出现了一个引弓射箭的猎人。这幅岩画形象生动,具有较强的动感,使人仿佛置身于古代先民生活的山野大荒之中(图三十二)。

放牧图:与生殖崇拜岩画同刻于一块岩石上,现在可以看清的大角羊有20只,鹿2只,人5个,马1匹。画面上实际存在的大角羊应比这数目多,因年代久远,风浸雨蚀,有的已漫漶不清。画面左下方一只大鹿身长32厘米,高36厘米。大角羊最大的身长、高都在30厘米以上,一般在2025厘米之间;最小的羊,身长和高只有810厘米。左上方有一人骑在马上,与羊、鹿群相向而行。画面右边一个人张开双臂,好像在吆喝羊群前进。从画面来看,这20只羊与2只鹿几乎都是昂首竖角、阔步向同一方向前进,只有两只小羊扭头回顾(图三十三)。

 

五、呼图壁县宽沟岩画“争夺草原战斗图”                                          

宽沟岩画位于呼图壁县康家石门子以东8公里的宽沟一座高1000多米的山岭上。

争夺草原战斗图:凿刻在一块长2米,宽1.85米的巨石上,该石原本更大,由于岩石断裂,现仅存画面左半部分,右半部分仅残存一个挽弓射箭人、拿鞭子打马人和一个持矛人。左半部分则有5个拿长矛骑在马上的战士,正持矛向敌人刺去。一个骑在马上战士高9厘米,矛长20厘米,他一手执矛,一手还牵着一头长16厘米,高14厘米的骆驼。骆驼上部的一个人正端弓射箭,高16厘米,宽(连弓箭)16厘米,其前面一持矛敌人正抓住他的弓与其撕打。在骆驼下方的靠右前一匹战马身长30厘米,高20厘米;马上的战士高12厘米,矛长30厘米,他正持矛向敌人刺去。其后面一匹战马身长23厘米,高17厘米;马上战士高15厘米,矛长25厘米,正举矛向前冲去。此马左边的战马身长30厘米,高22厘米;马上战士高18厘米,矛长25厘米,紧随着前面的战士,举矛冲刺。最下面一匹战马身长22厘米,高16厘米;马上持矛战士高13厘米,矛长23厘米,在前锋战士受挫情况下,他只好双手持矛,马上待敌。战马尾后有一个头足倒竖的战死者,可见战斗之激烈。冲在最前面的一匹战马,头往后缩,企图躲过皮鞭的抽打。右边的人挽弓搭箭。在骑兵队的左上方有两只惊呆了的大角羊,左上一只身长33厘米,高31厘米;另一只以线条凿刻,其身长30厘米,高38厘米,而在骑兵队下还刻有6只北山羊和一马一狗在惊逃中。可见这场战斗是在正放牧的草原上进行的。它表明这场战斗性质是争夺草原(图三十四)。

 

六、呼图壁县登格克霍拉沟北岩画“放牧图”

登格克霍拉沟北岩画位于呼图壁县雀尔沟镇南克孜勒塔斯村的登格克霍拉沟北,东经860 29ˊ04〞,北纬430 48ˊ34〞。海拔1520米处。

放牧图两幅:

1、与图三十四同凿于一块岩石上,此图凿刻北山羊8只,盘羊2只,马2匹,骆驼1峰,牧犬1条,骑马牧人一个。画面上描绘出羊、马、骆驼等在饱食之余都显得逍闲自在,大角山羊和弯角盘羊有两对前足对前足,头对头 ,嘴对嘴,十分亲热。有学者认为:这幅作品是匈奴统治时期留下的岩画(图三十五)。

2、在一块宽1.6米、高2米的岩石上,凿刻着一个人、三只鹿、三只羊。此人高21厘米、宽12厘米;正双手用力拉着一根系在一只大鹿脖子上的绳子,鹿头往后仰,不愿前进。此鹿身长23厘米、高40厘米。其右侧一只鹿正昂首前进,身长33厘米、高34厘米。走在大鹿后面的第三只鹿边走边回头观望。三只羊跟在其后,与鹿朝一个方向前进。很明显,用力牵鹿的人是一个放牧者,他是要把这群鹿羊带到牧场去吃草(图三十六)。

 

七、玛纳斯县苏鲁萨依沟岩画“狩猎图”

苏鲁萨依沟岩画位于玛纳斯县塔西河哈萨克民族乡南塔西河石门子东南约2公里苏鲁萨依沟(哈萨克语,意为“美丽的沟谷”)西南约1.5 公里,东经860 14ˊ13〞,  北纬430 51ˊ,海拔1400米处。

 狩猎图:凿刻于向阳峭壁岩石上,画面刻绘有北山羊6只(2只大羊,4只小羊)。戴尖顶帽持弓猎人一个。作品反映的内容是: 一猎人突然跃入野羊群,举弓瞄准走在前面的头羊。因猎人动作敏捷,头羊尚未发觉猎人,仍继续漫步向前(图三十七)。

 

八、      木垒县芦塘沟岩画“骑兽牧驼图”、“赶羊图”、“驼行图”、“狩猎图”、“放牧图”

芦塘沟岩画位于木垒县 白杨河乡芦塘沟村南约三公里处。地里座标:东经900 25ˊ55〞;北纬430 40ˊ10〞。海拔高度1900米。

骑兽牧驼图:凿于一块竖立的岩石上,面积不大。向南的岩面上可见有敲凿痕迹较浅的五只骆驼、一只北山羊和一个骑兽人,其它印迹模糊难辨。整幅画面中的动物都一字斜排,头均朝一个方向,似在缓缓向前移动。动物之中的骆驼分单峰和双峰,个个昂首;北山羊形象则突出其长长的弯角,而头部却完全被省略了。在北山羊与单峰驼之后有人骑于一似鹿非鹿、头角肿大直立的动物之上。这幅岩画调查者拟名“骑兽牧驼图” (图三十八)。

赶羊图:敲凿于一长方形岩石的阳面。画面中有两人一前一后,前面的人似在叉腰直立,头部圆圆的,似侧望对面的羊群,其旁立有一H形物体,不明其义。后面的人形较大而清晰,挺腹凹背、叉开双腿,左臂斜垂,似独臂、又似右臂高举抛物或举鞭在哄赶羊群。在这两人之间有三只大肥羊,两只的头部和犄角相同,均是宽长大头,角长而直立。另一只身体虽然也肥大,但头与角却不同于前两只,其头部和角都不很大,且双角向后弯曲。在此幅岩画的右上方还有一只形体较小的羊,其角也向后弯曲。位于两人之间的三只羊形态生动,最前面的已顿足停立、翘首张望;第二只也呈突然停止状;第三只则正在奔跑中(图三十九)

驼行图两幅:

1、画中刻绘骆驼三峰,羊一只,人物两个。一人大而步行,他双臂平伸,前短而后长,牵一双峰驼在阔步前行。另一人骑于一双峰驼上,小而模糊,其后跟着一只双峰驼。其下有一羊作奔跳状(图四十)。

2、在一块长2.2米、高1.4米的岩石上,凿刻着两个牵驼人、五峰骆驼、两匹马、五只北山羊。从画面上看,羊群与马随驼队东行,走在前面的牵驼人高14厘米、宽9厘米、绳长10厘米;双峰驼身长19厘米、高13厘米。第二个牵驼人高13厘米、宽9厘米、绳长7厘米;骆驼身长16厘米、高10厘米。走在最后的一双峰驼身长20厘米、高12厘米;走在最前面的一匹马背上还驮着东西。多数北山羊都跟随驼队不停地行进,有一只小北山羊边走边回头观看,只有一只小北山羊拐向南行(图四十一)。

这幅作品描绘的是生活在木垒草原上的游牧民携带全部家产进行迁徙的情景。

狩猎图三幅:

1、此图绘的是一骑兽射者和一奔跑的羊。骑射者的坐骑从岩画中看,似马非马,其身部、尾部象马,而头部则又非马。骑射者似催坐骑追赶到狂奔的野羊侧前方后,突然转身引弓而发,箭羽飞去又使狂奔的野羊猛然跃起。画面逼真,令人叹服(图四十二)。

2、在一块岩石上凿刻着一个挽弓搭箭的猎人正和两条猎犬一起围猎一匹大野马。画面左下还有一大一小两只北山羊。作品描绘的是猎人狩猎过程中的瞬间镜头。猎人的箭头已对准了野马的后腿,两条猎犬纵身跃起,奋力地朝野马的臀部扑去。两只北山羊似乎知道猎人攻击的目标不是自己,还站在那里一动不动地观看(图四十三)。

    3、在一块长2米、高1米的岩石上,凿刻着两个少年、两条猎狗、两只山羊。作品描绘的内容是:两个少年带着两条猎狗到附近山沟里去狩猎,好不容易发现了一大一小两只山羊,两少年就下令让两条猎狗去扑捉那只小山羊,他俩一个张开双臂从东北方向把大山羊往西撵,一个甩臂踢腿从西边往大山羊跟前靠近,从常理上分析,此处南北两面可能是陡壁悬崖。两少年对大山羊已形成东西夹击之势。两条猎狗迅速朝那只小山羊猛扑过去,小山羊放开四蹄拼命的逃奔。整个画面表现出一种紧张、生动的气氛(图四十四)。

    放牧图两幅:

    1、在一块岩石上凿刻着大小六只北山羊和一条牧犬。从画面布局来看,六只北山羊散开呈一圆面。中心偏左有一只北山羊在朝东北方向走,其后是这群羊的领头羊也准备跟它一起走,其它四只北山羊也都是各奔东西,牧犬正在领头羊的左侧狂吠,督促它把羊群往草好的地方带(图四十五)。

2、在一块岩石上凿刻着一牧童、三只鹿、四只山羊。牧童位于画面右边,正全身前倾、张开双臂,竭尽全力把鹿、羊往西撵。有一只鹿、两只羊不听指挥从西往东跑。这幅作品描绘的是牧童放牧过程中驱赶畜群转移草场的情景(图四十六)。

芦塘沟岩画的年代为战国至元。

                         

九、      木垒县平顶山旱沟岩画“骑射图”、“步射图”

平顶山旱沟岩画位于木垒县照璧乡学房村东北约700米处的平顶山旱沟。地理坐标:东经 900 16ˊ20〞,北纬43 042ˊ48〞。海拔高度1851米。

骑射图:图中坐骑似牛非牛、骑者坐而开弓,已将箭射出;画面右上角似一羊在行走,敲凿模糊;左上角为一物体,不辨何物(图四十七)。

步射图:射者正在对逼近的野牛开弓放箭,同时准备着躲避过野牛的利角;而对面野牛肥大而凶悍,只见它尾巴微微翘起,前腿弓而后腿蹬,昂首冲向步射者,其惊险生动跃然于岩面之上。岩画面宽70厘米,高60厘米(图四十八)。

 

    十、木垒县博斯坦牧场和卓木沟岩画“狩猎图”、“放牧图”、

     和卓木沟岩画位于木垒县博斯坦牧场以东的和卓木沟内。和卓木沟长15公里。

狩猎图十三幅:

1、在和卓木沟一块岩石上,凿刻有一个挽弓射箭的勃起生殖器的男子和一只大角山羊。裸体猎人高19厘米,宽(连男性生殖器)8.5厘米。他正举弓瞄准迎面走来的一只北山羊。这只羊被突如其来的情形惊呆了。欲进不能,欲退无路(图四十九)。

     2、在和卓木沟一块岩石上,凿刻着头戴尖顶帽、赤身裸体的、勃起生殖器的挽弓搭箭猎人,和一只大盘羊。猎人躯体高大魁伟,正举弓搭箭瞄准一只迎面走来的大盘羊(图五十)。 

画面描绘的情形是:当猎人突然出现在野羊的面前时,这只羊一下子惊吓的想倒立了起来。

     3、在和卓木沟一块岩石上,凿刻着一个挽弓拉箭的猎人,和三只北山羊及一只盘羊。画面描绘的情形是:当四只野羊正在草原上朝一个方向前进觅食的时候,一个头戴尖顶帽的猎人悄悄地从它们背后钻了出来,四只野羊尚未发觉,猎人已经举弓瞄准了一只北山羊(图五十一)。

     4、在和卓木沟一块宽1.3米,高1.7米的岩石上,凿刻着一个头戴尖顶帽的猎人,和两只北山羊、一只大盘羊。猎人高13厘米,宽(连弓箭在内)12厘米。猎人所瞄射的大盘羊身长18厘米,高13厘米。其大角形成半圆形的北山羊身长20.5厘米,高20厘米。颏下有胡须。据苏北海先生研究:这样的羊,一般是北山羊群中的哨兵,都是大角公羊。它体重身长,在它的身后洼地草原中常常有几十只或几百只北山羊在吃草,稍有动静,作为监视哨兵的大角公羊就会发出一种响鼻声报警。这时整个北山羊群就会逃之夭夭(图五十二)。

    5、在和卓木沟一块岩石上,凿刻着一个猎人和两位骑士及十三只羊。这幅作品描绘的是:一群野羊刚刚进入一块草地准备吃草,不料有两位骑士和一个猎人出现在它们的周围。两位骑士一个从北把它们往南赶,一个从西把他们往东赶。持弓猎人正好从东面冲了进来。慌乱中野羊不知道逃向何方,猎人已经挽弓拉箭瞄准了一只大北山羊(图五十三)。

6、在和卓木沟一块岩石上,凿刻着一个持弓猎人、三只盘羊、一只北山羊、两峰双峰驼和一个“十”字印记。这幅作品描绘的内容是:一群野羊、野驼进入了属于“十”字印记氏族的草原,正当它们朝着一个方向前进的时候,一个挽弓拉箭的猎人不知不觉地潜入到它们的左后侧,还未等野羊、野驼反应过来,猎人的弓箭已瞄准了一大盘羊的头部(图五十四)。

    7、在和卓木沟一块同样刻有“十”字印记的岩石上,凿刻着一个猎人、一只盘羊、九只大小不等的北山羊。这幅作品描绘的内容是:一个猎人提前埋伏在野羊经常出没的地方,

当这群野羊还在兴致勃勃地朝前行走时,一个猎人挽弓拉箭突然出现在它们的面前。一只大盘羊正好和猎人打了个照面,猎人的弓箭已对准了它的头部。看起来它是在劫难逃了。走在它前面的另一只北山羊,似乎发现了猎人,但它不是即刻向前逃奔,而是转身回头观察同伴的遭遇(图五十五)。

8、在和卓木沟一块岩石上,凿刻着两个猎人和七只北山羊。这幅作品描绘的是:一群北山羊正在草原上觅食、游荡。两个猎人从不同方向潜入到它们身边,尚未等它们发觉,两个猎人各自都瞄准了一只大角公羊。霎那间,北山羊惊呆了。只有靠左下方一只怀孕的北山羊距离稍远,见势不妙,拔腿就逃(图五十六)。

    9、在何卓木沟一块岩石上,凿刻着两个手持弓箭、头戴尖顶帽的猎人与四只北山羊。这幅作品描绘的内容是:两只大北山羊和一只半大北山羊、及一只小北山羊正在草原上吃草,它们之间拉开了距离,猛不提防,两个猎人挽弓拉箭,就出现在了两只大北山羊的背后。由于距离颇近,这两只大北山羊已逃脱无望。处在猎人右下方的半大北山羊及小北山羊,见此情形不是赶快逃命,而还站在那里发呆(图五十七)。

    10、在何卓木沟一块岩石上,凿刻着三个猎人、一个骑士、六只北山羊。其中三个猎人为徒步狩猎者,他们个个手持弓箭, 有一位还头戴尖顶帽。骑士手持长矛,骑一匹骏马。六只北山羊大小不等。画面描绘的内容是:三位猎人越界狩猎,一骑士为维护本氏族区域主权,出面予以制止。越界猎人不服,戴尖顶帽的猎人就和骑士战斗了起来。另外两个猎人乘机选准目标进行射杀。从画面看,左上猎人已挽弓拉箭正向一只北山羊瞄准,位于羊群中间的猎人已射中了一只北山羊的后腿(图五十八)。

11、在何卓木沟一块宽3.2米,高3米的巨石上,凿刻有大小北山羊二十八只、大小鹿六只、骑双峰驼者一人、持弓箭猎人两个。画面右边的猎人由于拉弓欲射、身体前倾,故身高仅4厘米,宽(连弓箭在内)10厘米。左边猎人高11厘米,宽(连弓箭在内)9厘米。双峰驼身长25厘米,人驼共高21厘米,驼上人高12厘米,宽17.5厘米。画面左边一只大鹿高25厘米,身长17.5厘米(图五十九)。

这幅作品描绘的是:一群野羊、野鹿正在辽阔的草原上逍遥自在地朝一个方向游荡,没想到从其左前方杀出两个猎人,走在前面的鹿、羊见势不妙,急忙掉头回跑。多数鹿、羊还没有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其右侧又冒出一个骑驼人,他双腿站立在驼背上,右手揪住骆驼的右耳,甩开左臂,高声吆喝、驱赶着准备想逃的野羊、野鹿。右边的猎人已把箭头对准了一只鹿的喉颈。左边猎人挽弓拉箭已瞄准了一只较大的北山羊。

12、在何卓木沟一块岩石上,凿刻有大小不等北山羊十四只、持弓猎人三个,其中一位明显是女性,因为她下身着裙,从画面上可以清楚看出裙摆。此岩画还有印记两个。这幅作品描绘的是:一群北山羊正在一块洼地吃草,两个男性猎人分别从东西两面对它们进行夹击,女猎人又从南面杀来,三面和围,使它们处于十分危险的境地。慌乱中,有六只大羊已逃出了包围圈,女猎人和从东面出击的男猎人,已各自举弓瞄准了涉猎目标。西面出击的猎人正准备射杀迎面而来的一只大公羊(图六十)。

这幅岩画的学术价值在于它证明了一个历史的基本事实:早在一两千年以前西域女性就参与狩猎活动。

     13、在何卓木沟一块高4米,长30米的岩画长廊上,凿刻着一幅气势恢宏的围猎图。由于年代久远,有些地方已漫漶不清,但尚存有大小二十三只北山羊、两条恶狼、四个挽弓拉箭的猎人和一个骑马少年。这幅作品描绘的是:在辽阔的草原上,步猎者在追射逃奔中的北山羊,凶猛的恶狼也在追捕北山羊。一骑马少年为了帮助猎人射杀北山羊,策马来回在羊群中穿行、吆喝。猎人们都在选择最佳角度、掌握最佳时机射杀猎物(图六十一)。

     放牧图四幅:

     1、在何卓木沟一块岩石上,仅刻凿了一只大盘羊和一条犬。这条犬显然是牧犬。因为它是代替主人看守牧场吃草羊群的。虽然只刻了一条牧犬、一只羊,但这只是个缩影(图六十二)。

     2、在何卓木沟一块岩石上凿刻着一个牧人、两个牧童和两只北山羊。画面描绘的是:一个牧人刚刚买回两只大公羊,就近在自家牧场试放。因为是生羊,摸不着脾气。所以就带了两个牧童来协助。到了牧场以后,发现这两只大公羊还挺听话,牧人就和两个牧童在一边萧洒起来了。画面上方的牧人双腿叉开、两臂平伸,在做伸展运动。中间的牧童和下面的牧童看见大人伸胳膊展腿,也就照着大人的样子学起来。两只大公羊本来在静静地吃草,牧人和牧童的举动,使它们不由得停下来也观看主人的表演(图六十三)。

     3、在何卓木沟一块岩石上,凿刻着两个骑马牧人和十四只山羊。画面反映的内容是:清晨,一个牧人骑着马在前面领路,一群山羊紧随其后,另一个牧人也骑着马在羊群后面驱赶吆喝,催促羊群快快赶路。画面上所有的羊都朝一个方向前进,个别羊想中途返回,也被其它羊挡住了去路。整个画面显得十分生动(图六十四)。

4、在何卓木沟一块岩石上,凿刻着一个牧人和五只大小不等的山羊。这群羊显然是一群家山羊。画面上牧人在自由自在地跳,自由自在蹦。羊群该吃草地吃草,该游荡地游荡。牧场上一派祥和景象(图六十五)。

 

     十一、木垒县博斯坦牧场哈沙霍勒沟岩画“放牧图”、“争夺草场战斗图”

     哈沙霍勒沟岩画位于木垒县博斯坦牧场东面的哈沙霍勒沟,此沟长约40公里。

     放牧图三幅:

     1、在哈沙霍勒沟一块岩石上,凿刻着一个牧人骑着一只双峰驼,赶着两只北山羊去放牧。牧人头戴尖顶帽,左手牵着骆驼的缰绳,挥动着右臂吆赶羊群前进。画面虽然只刻绘了两只领头羊,但表明这是一群羊(图六十六)。

2、在哈沙霍勒沟一块高1米,宽82厘米的岩石上,凿刻着一个戴尖顶帽的牧人,和两只鹿、一只山羊、两条牧犬。牧人高16厘米,宽11.5厘米。鹿,大的身长29厘米,高51厘米;小的身长18厘米,高20厘米。山羊身长、高均为12厘米。画面左上牧犬身长10.5厘米,高14厘米。牧人面前的牧犬身长12厘米,高6厘米。这幅作品反映了在远古时代牧犬在放牧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图六十七)。

     3、在哈沙霍勒沟一块岩石上,凿刻有两个骑马牧人和一个徒步牧人,及两只山羊、两只盘羊、一头双峰驼。这幅作品描绘的是:一戴尖顶帽的牧人和一个骑马牧童正在放牧畜群,另一戴尖顶帽的骑马放牧人来到了牧场,徒步牧人急忙上前表示欢迎。虽然画面上只刻绘了四只羊、一头骆驼,但它表明三位牧人放牧的畜群数量远不止此(图六十八)。

争夺草场战斗图:在哈沙霍勒沟一块宽、高均40厘米的岩石上,凿刻着一幅争夺草场战斗图。画面上有三个人,一骑士头戴尖顶帽、手持长矛正准备刺向一个挽弓拉箭的人,一赤手空拳的人也向持弓箭者冲去,看来骑士与此人是一方。他们的争斗是为争夺草场而进行的(图六十九)。

 

十二、米泉县柏杨河乡独子山岩画 “步猎图”、“骑射图”、“放牧图”

独子山岩画位于米泉县东南约40公里柏杨河乡独子山的峭壁断石之上。山下有一村子名“独子山村”。系天山北麓前山地带,海拔1500米。

 步猎图两幅:

1、一块高50厘米,宽40厘米的岩石上,凿刻着这样一幅画面:上下两个猎人用弓箭射中了两只北山羊,中间有一个人高兴地跳起舞来了。右面是一只正在奔逃的马,下面是一只正在逃奔的北山羊。上面的猎人高11厘米,宽3厘米,弓高9厘米;被其射中的一只北山羊身长10厘米,高10.5厘米;下面的猎人高10厘米,宽3厘米,弓高10厘米,箭长4.5厘米;被其射中的北山羊身长16厘米,高11.7厘米;在逃的北山羊身长11厘米,高7厘米;中间跳舞的人高9厘米,宽7厘米;马身长18厘米,高8厘米(图七十)。

此画采用以虚代实的描绘手法,猎人的弓都未刻出弓弦,只见弓背。弓背的高度几乎与人相等,箭秆直插羊的后臀。

 2、在另一块宽2米,高1.5 米的岩石上,凿刻着一个猎人,10只北山羊和1匹大马。猎人双腿叉开,左手挽弓,右手拉箭,正瞄准正前方飞奔的一只北山羊射去。整个画面是一派群羊奔腾,马蹄飞扬的景象。羊群迎面跑过来一只小羊还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图七十一)。

骑射图:在一块长1.5米,高90厘米的岩石上,凿刻着一骑马猎人,两只北山羊和一匹马。画面上的羊、马都是惊恐万状,四蹄腾空,拼命奔跑。尤其是马跑得最快。猎人骑在一匹十分雄壮的大马上,张弓搭箭,准备射猎。从画面上看当时尚未用鞍(图七十二)。

 

放牧图三幅:

1、在一块高1.15米,宽1.6米的岩石上,凿刻着两个人,八只羊,一条犬,两条河,一片草原。画面上层的两只羊,左边的一只身长15厘米,高12厘米;右边的一只身长18厘米,高15厘米,在河流右边的一只羊身长19厘米,高15厘米;左边上面一只羊身长15厘米,高13厘米;下边一只身长15厘米,高15厘米;画面下层左边一人高18厘米,宽7厘米;其身后一只大羊身长20厘米,高8厘米;犬身长13厘米,高5厘米。其面前一只羊身长18厘米,高10厘米;另一只羊身长9厘米,高10厘米。右边一人高10厘米,宽10厘米(图七十三)。

画面反映的内容是:在一片水草茂盛而又宁静的草原上,一个牧人和牧童及一条牧犬正在吆喝着羊群去草原放牧、饮水,一条牧犬也尾随主人一起前往,每只羊都显得悠然自乐。

2、在一块高1.4米,宽1.8米的岩石上,凿刻着两个牧童,一匹马,一只鹿,两峰骆驼,九只羊。画面上部的山羊身长13厘米,高10厘米;左上角骑马牧童高7里米,宽5厘米;牧童骑的马身长11厘米,高5里米;马下面的骆驼身长22厘米 ,高16厘米;画面偏下另一牧童骑在骆驼背上,骆驼身长20厘米,高15厘米;一只鹿身长14厘米,高14厘米;右下一只山羊身长18厘米,高18厘米。其余山羊身长在1218厘米之间,身高在813厘米之间(图七十四)。

通过画面可以看出:这里水草丰美,人们安居乐业,畜牧业较为发达。山羊是牧民的主要牧养对象,儿童参与放牧已是常事。

3、在一块高1.1米,宽2米的岩石上,凿刻着一个执鞭放牧的人,十只山羊,一只鹿,

一条犬。画面上的人高6厘米,宽10厘米(包括鞭子在内);犬身长13厘米,高9厘米。画面自上而下,第一只山羊身长17厘米,高13厘米;第二只身长10厘米,高11厘米;第三只身长12厘米,高11厘米;第四只身长9厘米,高7厘米。牧羊人右下方一小山羊身长9厘米,高8厘米;第六只大羊身长19厘米,高17厘米;第七只羊身长17厘米,高11厘米;第八只羊身长13厘米,高9厘米;画面右边一只鹿身高15厘米,长10厘米;一只大山羊身长11厘米,高11厘米;一只小羊身长8厘米,高6厘米(图七十五)。

画面反映的内容是:在一片水美草绿的草原上,牧人挥鞭驱赶着羊群,犬也在积极协助主人。一只大羊在行进中还不时回过头来看看后面。鹿与羊为伍,说明鹿也是草原人民放牧的对象。

章:天

一、           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小夹山柳树泉岩画“狩猎图”、“放牧图”

小夹山柳树泉岩画位于巴里坤盆地西北部的巴里坤湖西北小夹山柳树泉地点。

狩猎图:在小夹山柳树泉海拔1650米处,一块高90厘米,宽1米的岩石上,凿刻着4只北山羊,一个猎人。画面右下方猎人高16厘米,宽8厘米,弓高18厘米。他正在瞄射一只高28厘米,长23厘米的北山羊,北山羊正朝他走来,他的突然出现,使北山羊欲退不得、欲进不能,只好硬着头皮,竖起大角,翘起尾巴,蹬起四脚,和猎人对峙起来。猎人已举起右手,准备拉射箭杆。位于此羊后面的三只北山羊见此情景,也都被惊呆了,全部驻足,处于进退两难的地步(图七十六)。

放牧图:在小夹山柳树泉一块岩石上,凿刻着带尾饰的一个牧人和三只北山羊。画面反映的是:牧人在放牧之余正叉开双腿,伸直两臂在锻炼身体,而三只山羊却很亲热地在其身边戏耍,表明牧人和羊群之间依依难离的情结(图七十七)。

 

二、           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莫钦乌拉山岩画“狩猎图”、“群狼围羊图”

莫钦乌拉山岩画位于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中部的东天山支脉莫钦乌拉山山区。

狩猎图两幅:

1、在莫钦乌拉山东部小柳沟一块长81厘米,高53厘米的岩石上,凿刻着一个头戴尖顶帽的猎人,和五只北山羊。猎人位于画面左边,身高8厘米,包括弓箭在内宽9厘米。中箭的北山羊身长14.5 厘米,高14厘米。画面正中一只最大的北山羊身长24.5 厘米,高21厘米(图七十八)。

画面反映的内容是:猎人悄然从背后先射中了一只北山羊,走在前面的北山羊还未发觉,仍继续朝前行进。但迎面过来两只北山羊见状不妙,突然停止了脚步。右上角一只小羊企图掉头逃逸。整个画面就在猎人出现的一霎那间,草原上的北山羊群,各种神态跃然岩面。

2、在莫钦乌拉山南面海拔2000米的库克托贝(意为蓝色山坡),一块宽1米,高50厘米的黑色沙岩上镌刻着一幅场面蔚为壮观的围猎岩画。画面上凿刻着11名手持长矛或弓箭的骑士和两名手持弓箭的步猎者,他们从不同方向出击,对10多只鹿群形成合围。岩画中部分徒步猎手和骑士及马是用小型金属工具镌刻出来的;还有一部分骑士和马则是用金属细锥刻出轮廓线条。图中最大比例不超过8×1cm,最小比例只有2×0.6cm(图七十九)。

画面内容十分生动:中上方一飞驰而来的骑士挥舞着手中的长矛将群鹿赶进了已布好的口袋阵,预先埋伏在四周的骑士,手持长矛、弓箭呼啸而出,迅速杀向惊恐逃奔的鹿群。两个徒步猎人也手持弓箭先后冲进鹿群,配合骑手进行捕杀。有三只鹿背部中箭,想冲出去,却遭到射手的堵截。画面生动地再现了巴里坤草原当年游牧民族狩猎的宏伟场面。

群狼围羊图:在莫钦乌拉山北部八墙子乡海拔2700米处的洞塔斯地点,有一块长2.6,1.4米巨石上,凿刻大小狼6只,鹿1只,北山羊27只,印记两个。这是一幅群狼围羊图。画面左下北山羊身长22厘米,高28厘米;中间勃起阳器的大羊身长27厘米,高14厘米;左下角探舌张口的大狼身长13厘米,高10厘米;左面的小狼身长4.5厘米,高2.5厘米。画面上部的大狼身长30厘米,高15厘米;右上部的狼身长15厘米,高5厘米(图八十)。

画面反映的内容是:6只凶猛的狼正从不同角度,分四个方向对北山羊群和鹿形成合围。羊群当然没有狼跑的快,将被狼噙的羊吓得昂头、竖角,四蹄乱蹦。有的羊吓得呆若木鸡。小羊则跟着大羊乱窜。离狼稍远的羊也举足不定,究竟逃向何方尚在犹豫之中。整个画面把捕食中的狼和受惊吓状态下的羊群和鹿,描绘的惟妙惟肖,是一幅极富艺术魅力、又有较高学术价值的作品。

 

三、           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大夹山库特尔库拉岩画“放牧图”

库特尔库拉岩画位于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巴里坤湖西北的大夹山库特尔库拉地点。

放牧图三幅:

1、 在大夹山库特尔库拉一块长1.45米,高75厘米的岩石上,凿刻着一个骑马牧羊

人,和四只山羊。骑马牧人位于画面右下方,马身长32厘米,高13厘米,牧人正张开双臂驱赶羊群,虽然画面上只刻绘了四只山羊,但创作者运用的手法是一种缩写。我们通常说,三个一群,两个一伙,那么四个即是象征着很多,即一大群羊。不然的话,没有必要骑着马去驱赶这四只羊(图八十一)。

画面上反映的内容是:羊群在牧人的吆喝下正兴致勃勃地往前行进,走在最前面的第一只羊,不知道遇到了什么情况,突然掉头往回拐。

   2、在大夹山库特尔库拉一块长1.8 米,高1.1 米的岩石上,凿刻着一个骑马放牧的人,及一条牧犬、和一只鹿、四只山羊。鹿位于画面左上,鹿身长、高均为24厘米。 走在右前方的马高16.5 厘米,身长22厘米,马上牧人身高、宽均为6厘米。画面反映出:牧人骑着马,一边吆喝着,一边带领着山羊群和鹿朝牧场走,牧犬在畜群后面来回跑动,防止中途羊群走失(图八十二)。

   3、在大夹山库特尔库拉一块高1.3 米,宽1.5米的岩石上,凿刻着一只鹿,一头牛,八只山羊,和三个骑马放牧的人。画面左边的马身长27厘米,高12厘米; 马上牧人高5.5厘米,宽6厘米。右边的马身长23厘米,高12厘米; 马上牧人高、宽均为5厘米。画面上部的马身长20厘米,高11.5厘米;马上牧人高5厘米,宽4厘米。中部鹿身高25厘米,长15厘米。一只大山羊双角高耸,颚须较长。一头大牛十分健壮。右上部有三只大山羊朝一个方向觅食寻草,下部有四只小山羊在漫不经心地游荡,两只向东,两只向西。三个骑马牧人正策马穿行于畜群之中(图八十三)。

 

四、           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兰州湾子岩画“放牧图”、“车辆图”

兰州湾子岩画位于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城西南约6公里的兰州湾子地点。           

放牧图:刻绘在一块长3米,高1.4米的岩石上。画面上凿刻有十五名骑士,两条犬和两条象征着河流的线条及一个印记(图八十四)。

画面反映的内容是:一群年轻的牧人在标有自己部落记号的牧场上,利用放牧暇余骑着骏马在牧场上高兴地扬鞭策马、任意驰骋。有的站立在马背上,手舞足蹈;有的倒骑马背,双臂伸开,还有的在马背上高举双手,放声大唱。羊群和鹿在吃饱之后也都自寻其乐。草原上一派畜牧兴旺、歌舞升平的景象。

车辆图两幅:

1、在一块长50厘米,高33厘米的岩石上,凿刻着一个五辐车轮和一条牛,虽无车辕、车轴、车舆,但象征着此牛正在拉车前进,这是一幅写意岩画(图八十五)。

2、在一块长31厘米,高23厘米的岩石上,凿刻着一辆比较完整的车,此车有轮、舆、轴、辕。车轮刻出3个轮子,有轴无辐条,应为木质实轮。车身为木板做的长方形舆,辕杆是一根可以上下活动的木杠,辕杆头为牵引方便,安一圆圈,其中间有孔(图八十六)。

 

五、           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李家湾岩画“牛车图”                   

李家湾岩画位于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县城东南约30公里的石人子乡李家湾。

牛车图:凿刻于一块岩石上,画面显示出一辆四根辐条的双轮牛车。车轮直径9.5厘米,两轮间隔12.4 厘米。车舆圆形,车辕独杆,辕杆前面有一根横木,此车的牵引方法与我国汉代犁耕“二牛抬杠”的牵引方法相同。画面上驾在右辕的牛已经刻绘出来(图八十七)。

有学者认为:从牛拉车的情况看,此幅岩画年代较早。因为马被豢养后,车辆及改为马拉(见苏北海:《新疆岩画》187页)。

 

六、           伊吾县科托果勒沟岩画“行猎图”、“放牧图”

科托果勒岩画位于伊吾县吐葫芦乡科托果勒沟。东经940 32ˊ27〞,北纬430 11ˊ30〞。

行猎图两幅:

    1、在科托果勒沟北口流水的西侧一块大岩石上,凿刻着这样一幅画:一行猎者挽弓搭箭指向正在奔跑中的两只羊,猎犬也在积极追捕。两只羊一大一小,相向而奔,似为雌羊携子欲逃离险境。此幅岩画的年代调查者认为属青铜器时代(缺图)。

2、在科托果勒沟海拔2160米处,一块高90厘米,宽85厘米的岩石上,凿刻着一个持弓猎人和一只北山羊。画面上的猎人高19厘米,宽7厘米;弓高15厘米,宽7厘米;箭长13厘米。北山羊身长25厘米,高21厘米(图八十八)。

画面描绘的是:一只打前哨的北山羊正登上一块高地向前方瞭望,不料一猎人早已埋伏在它身后的地方。还没有等它觉察出来,猎人已挽弓拉箭向它瞄准。说明猎人已掌握北山羊在这一带的活动规律。

    放牧图两幅:

    1、在科托果勒沟海拔2160米处,有一块长90厘米,高75厘米的岩石上,凿刻着一个牧童和一只北山羊。牧童身高17厘米,宽6厘米;北山羊身长25厘米,高15厘米。画面描绘的是:一牧童兴高采烈地引着一只北山羊去放牧,他一边走,一边唱,一边跳,一边舞。北山羊竖着大角,翘着短尾,昂着头,边走、边看、边吃草。牧童与羊都显得自寻其乐, 整个画面洋溢出恬静、祥和的气氛(图八十九)。

2 科托果勒沟海拔2160米处,一块宽70厘米,高86厘米岩石上,凿刻着两个牧羊人和一只绵羊、两只山羊。两牧羊人位于画面左上部,一人高16厘米,宽10厘米(连手);另一人高12.5 厘米,宽9厘米(连手)。绵羊身长27厘米,高19.5厘米;画面右下一山羊身长18厘米,高13厘米。两牧羊人离羊群较远,好像在锻炼身体,一人两臂平伸,双手上举,两腿叉开而立。另一人似作马步冲拳姿势,左手中好像执有盾牌。在一边吃草的羊群看见主人高兴的样子,也情不自禁地跳起来(图九十)。

 

七、           伊吾县白杨沟岩画“狩猎图”、“放牧图”

    白杨沟岩画位于伊吾县吐葫芦乡白杨沟,海拔高度一般在16001850米之间。

    狩猎图六幅:

    1、在白杨沟海拔1820米处,有一块高1米、宽95厘米的岩石上,凿刻着一个猎人和一个骑马者及一只北山羊。骑马者的马身长16厘米,高8厘米;马上人高7.5厘米,宽5厘米;猎人高10厘米,宽5厘米;弓高8厘米 (图九十一)。

画面描绘的是:一只仓惶逃奔的北山羊,在猎人的追击下正不知所措,突然又被一骑马者拦住了去路,它惊呆了。猎人正好举弓射击。

    2、在白杨沟海拔1820米处,一块长1.4米,高50厘米的岩石上,凿刻着一个持弓猎人和两只北山羊。画面上猎人高15厘米,宽8厘米;弓高11厘米,宽5厘米,箭长10厘米;尾饰长2厘米。两只北山羊位于猎人右前方。左边的一只身长13厘米,高12厘米;右边的一只身长19厘米,高18厘米(图九十二)。

画面描绘的内容是:当两只正在觅食的北山羊忽然发现身后有猎人时,就撒腿而逃。但猎人毫不放过射猎机会,只见他双腿分开,站稳脚跟,立即举弓瞄准。顿时整个画面气氛紧张起来。

   3、在白杨沟海拔1630米处,一块高1.2米, 90厘米的岩石上,凿刻着一个单手持弓猎人和一只鹿、两只北山羊。猎人位于画面上方,身高18厘米,宽7厘米;弓高13厘米,宽7厘米,箭长8厘米。猎人瞄准中间的北山羊身长13厘米,高12厘米;左边的北山羊身长18厘米,高14厘米;右边的鹿身长16厘米,高13厘米(图九十三)。

画面描绘的内容是:当两只北山羊正昂首、竖角、翘尾、漫步在草原上,一只鹿扛着大角也友好地朝它们走来时,突然,一猎人出现在它们身边,就在这一瞬间,羊、鹿都惊呆了。但逃跑似乎已来不及,猎人迅速举弓搭箭向中间的北山羊瞄射。整个画面显得紧张、宁静。

   4、在白杨沟海拔1820米处,一块高1.2米,宽90厘米的岩石上,猎人一个,大小北山羊八只。猎人身高18厘米,宽6厘米;弓高12.5厘米 ,宽7厘米,箭长11厘米(图九十四)。

画面上描绘的情景是:三只北山羊正毫无戒备地在草原上行进,埋伏在半道上的猎人突然从它们背后窜出来,它们还未发现猎人,猎人虽然已举起了弓箭,但还未选好射击地点和对象。

   5、在白杨沟海拔1820米处,一块长1.5米,高1.1米的岩石上,凿刻着一个猎人,和一匹马、六只北山羊。猎人位于画面左下方,身高18厘米,宽9厘米;弓高7厘米,宽4厘米,箭长8厘米 。猎人右前方北山羊身长21厘米,高12厘米;左前方马身长20厘米,高11厘米。画面中间偏右上一只最大的北山羊,身长29厘米,高14厘米(图九十五)。

画面描绘出:当一群北山羊和一匹野马正在草原上游荡觅食时,一位猎人的突然出现,打破了草原上的宁静。野羊、野马顿时警觉起来,不约而同地朝一个方向逃奔。猎人来不及双手射箭,激动地两腿叉开,一只右手将弓箭托起来,直指右前方一只北山羊,左臂平伸,似乎想截住野羊、野马的退路。

6、在白杨沟海拔1820米处,一块长1.5, 1米的岩石上,凿刻着一个持弓猎人和七只北山羊。猎人身高17厘米,宽11厘米;弓高16厘米,箭长12厘米。七只北山羊大小不等(图九十六)。

画面上描绘的情景是:一群北山羊正在草原上自寻其乐,有的在吃草,有的在漫步行走,有的在观赏草原风光,有两只小羊正头对头地在嬉戏玩耍,猎人突然从草丛中跃出,举弓便瞄准了一只迎面而来的北山羊。这只羊进退无路,只好呆立待射。

    放牧图两幅:

    1、在白杨沟海拔1630米处,一块80厘米见方的岩石面上,凿刻着一个牧人和一只山羊。画面牧人身高12厘米,宽10厘米;尾饰长3厘米。山羊身长15厘米,高14厘米。

画面描绘的内容是:一只山羊在主人的监护下放心地在草原上吃草、游荡。主人轻闲地在一旁消遣:他两臂稍抬,两肘下垂,两腿屈膝下蹲,显得自由自在(图九十七)

2、在白杨沟海拔1820米处,有一块长1.6 米,高1米的岩石上,凿刻着一个骑马牧羊人,和一条牧犬、五只羊。牧羊人的马身长35厘米,高20厘米;马上人高8厘米,宽5厘米;牧犬身长15厘米,高9厘米;牧犬前面的羊身长15厘米,高13厘米;马下的羊身长23厘米, 15厘米;中间的羊身长25厘米,高22厘米;跑在最前面的那只羊身长23厘米,高17厘米(图九十八)。

画面描绘的是:一骑马牧人在牧犬的协助下,正张开双臂,在马背上高声吆喝着羊群,跑步行进。无论是奔跑中的羊群,还是奔跑中的骏马和牧犬,姿势都非常优美。

此外,在这幅岩画上面还有一块宽32厘米,高16厘米的岩面上,也凿刻着一个牧人、一匹马、一条牧犬、一只绵羊、四只山羊。牧人高10厘米,宽8厘米;牧犬身长9厘米,高6厘米;马身长13厘米,高7.5厘米;左下绵羊身长11厘米,高7.5厘米;右上山羊身长9厘米,高7.5厘米。

 画面描绘的是:在辽阔美丽的大草原上,牧人骑着马、在牧犬的协助下正张开双臂,吆赶着羊、马群在向草原深处进发。

    八、伊吾县骆驼石岩画“狩猎图”、“放牧图”

骆驼石岩画位于伊吾县吐葫芦乡骆驼石地点。海拔高度在1560米处。

狩猎图两幅:

    1、在骆驼石海拔1560米处,有一块长1.7米,高1.4米的岩石上,凿刻着一个持弓猎人,三只北山羊、三只雪豹。猎人高25厘米,宽5厘米;弓高17厘米,宽8厘米,箭长14厘米。被猎人瞄射的北山羊身长16厘米,高20厘米。画面左下大山羊身长16厘米,高18厘米。画面右上第一只雪豹身长、高均为15厘米。 中间一只雪豹身长18厘米,高12厘米。右下一只大雪豹身长29厘米,高15厘米(图九十九)。

这幅作品描绘的情形是:三只雪豹已经把三只北山羊作为捕食对象,正当它们准备出击的时候,猎人的突然出现,使它们不得不弃羊而逃。由于雪豹跑的速度比较快,猎人只好将北山羊作为涉猎目标。

    2、在骆驼石海拔1560米处,一块长1.7 米,高90厘米的岩石上,凿刻着一个骑马猎人和一个徒步有尾饰者及一匹马、一只盘羊、一只雪豹、五峰骆驼。其中骑马猎人的马身长36厘米,高17厘米;马上猎人高25厘米,宽18厘米 ;弓高24厘米,箭长8厘米。 徒步有尾饰者身高19厘米,宽15厘米,尾饰长3厘米。 画面左上骆驼身长24厘米,高13厘米。右下骆驼身长25厘米,高12厘米。中间的大骆驼身长40厘米,高12厘米。右上雪豹身长30厘米,高20厘米。上面飞奔的野马身长24厘米,高12厘米。猎人瞄射的盘羊身长20厘米,高13厘米(图一百)。

这幅作品描绘的情景是:野马、盘羊、野骆驼正在草原上觅食、游荡,一只雪豹开始在它们中间选择捕食对象。当雪豹还没有来得及攻击目标时,骑马猎人和装有尾饰者突然从不同方向出现了,雪豹只好自己先逃,顿时整个兽群奔腾起来。唯只有盘羊被惊呆了。骑马猎人已把它锁定为射杀目标。野马、野驼也乘机逃逸了。

   放牧图:在骆驼石海拔1560 米处,一块长2米,高1.5米的岩石上,凿刻着两个牧羊人和两只山羊。画面左边的牧人高17厘米,宽6厘米。右边的牧人高14厘米,宽5厘米。左边的山羊身长15厘米,高12厘米。右边的山羊身长16厘米,高13厘米(图一百零一)。

这幅作品描绘是:两个牧羊人在放牧途中,相互配合,一个在前面引路,一个在后面吆赶羊群的情景。

 

九、伊吾县卡塔布齐岩画“行猎图”、“放牧图”

    卡塔布齐岩画位于伊吾县盐池乡卡塔布齐地点。海拔高度一般在1870米左右。

行猎图:在卡塔布齐海拔1870米处,一块高50厘米,宽47厘米的岩石上,凿刻着一个手持弓箭的猎人和一只北山羊。猎人高19厘米,宽8厘米;弓高10厘米,宽6厘米,箭长12厘米(图一百零二)。

画面描绘的内容是:一只北山羊正伫立在草原上观察动静时,不料,一位猎人悄然出现在它的背后,还未等它察觉,猎人已叉开双脚,挽弓拉箭,箭头已对准它的臀部,看起来,这只羊是逃生无望了。

放牧图:在卡塔布齐海拔1870米处,有一块长2.5米,高1米的岩石上,凿刻着一个骑犬牧童和七只山羊。骑犬牧童位于画面左方,犬身长16厘米,高9.5厘米;牧童身高11.5厘米, 宽(连手)12厘米。紧靠牧童面前的羊身长23厘米,高19厘米;中间的大羊身长30厘米,高33厘米;左上部大羊身长22厘米,高18厘米;右边羊身长20厘米,高14厘米(图一百零三)。

画面描绘的情景是:一群山羊在草原上吃饱了草之后,有些在休息,有些在游荡,牧童骑在牧犬背上也在嬉戏玩耍。

 

十、伊吾县乌勒盖岩画“狩猎图”、“放牧图”、“牵驼图”

    乌勒盖岩画位于伊吾县前山乡乌勒盖地点。海拔高度一般在20302250米之间。

    狩猎图九幅:

    1、在乌勒盖海拔2035米处,一块长1.3 米,高90厘米的岩石上,凿刻有一个持弓猎人和大小两只北山羊。画面上大羊在前面走,小羊在后面跟。小羊身长23厘米,高20厘米;大羊身长32厘米,高36厘米。猎人从其左侧跃出,身高12厘米,宽5厘米;弓高12厘米,宽5厘米,箭长24厘米。还没有等走在前面的大羊明白是怎么回事,猎人的箭已射中了它的背部(图一百零四)。

    2、在乌勒盖海拔2035米处,一块宽90厘米,高1.3米的岩石上,凿刻有一个猎人和两只北山羊。猎人位于画面右边,身高10厘米,宽3厘米;弓高7厘米,宽4厘米,箭长10厘米。画面左上北山羊身长12厘米,高10厘米。左下北山羊身长10厘米,高15厘米(图一百零五)。

这幅作品描绘的是:两只北山羊正在草原上觅食,一只往东,一只往西。尚未擦肩而过,不料,一持弓猎人冲了出来,钉子步一扎,瞄准往西的一只举弓就射。往东的一只见状一下子惊呆了。

    3、在乌勒盖海拔2035米处,一块长2米,高1米的岩石上,凿刻着一个手持弓箭的猎人、一只鹿、一只北山羊。猎人高12厘米,宽4厘米;弓高10厘米,宽3厘米,箭长9厘米。鹿身长24厘米,高20厘米。北山羊身长、高均为10厘米(图一百零六)。

画面反映的内容是:一只鹿和一只北山羊正在草原上左右分离,相向而行。没想到一猎人从北山羊背后冒了出来,此时,鹿也未发觉。猎人在射杀了北山羊之后,正右手从背后取箭再搭射右前方的大鹿。

4、在乌勒盖海拔2035米处,一块宽1.1米,高80厘米的岩石上,凿刻有一骑马猎人、两只北山羊、三只鹿。猎人位于画面的正上方,所骑的马身长20厘米,高10厘米;马上人高7厘米,宽5厘米;弓高5厘米,宽4厘米。画面左边的鹿身长18厘米,高15厘米;中间的一只鹿身长13厘米,高12厘米;右边的鹿身长13厘米。左下小羊身长12厘米,高14厘米(图一百零七)。

画面显示的内容是:一猎人策马飞奔,冲进了正在草原上觅食的野鹿、野羊群。一小鹿措不及防,惊吓的两条前腿腾空而起,整个身体后仰。只见猎人双腿直立,左手持弓,右手拉箭,小鹿眼看就要被猎人射杀掉。其它鹿、羊见状赶快撒腿就逃。画面动感很强,显示出远古艺术家杰出的才华。

5、在乌勒盖海拔2035米处,一块宽1.8米,高1.6米的岩石上,凿刻着三个持弓猎人和一只盘羊。位于画面左下的猎人高12厘米,宽5厘米;弓高10厘米,宽4厘米,箭长8厘米。左上猎人高12厘米,宽7厘米;弓高12厘米,宽5厘米,箭长11厘米。右下猎人高17厘米,宽10厘米,尾饰长3厘米;弓高15厘米,宽7厘米,箭长14厘米。盘羊身长28厘米,高30厘米。从画面上看,这既是一幅狩猎图,又是一幅战斗图(图一百零八)。

画面揭示的内容是:两个持弓猎人在自己部落狩猎区边界追射一只盘羊,不料盘羊刚刚跑过边界,眼看到手的猎物怎么能忍心放弃呢。它们要坚持射杀,但相邻部落一位猎人不答应。于是,双方就发生了弓箭手对峙的局面。由于对方是一个人,越界方另一猎人乘机瞄准盘羊的臀部就射。画面颇为生动,盘羊在惊逃中还回首探视猎人对它的追射。

6、在乌勒盖海拔2040米处,一块长4米,宽1.5米的岩石上,凿刻着两个持弓猎人和七只北山羊。位于画面左边的猎人高15厘米,宽3厘米;弓长10厘米,宽3厘米,箭长6厘米。中间下边的猎人高22厘米,宽8厘米;弓高20厘米,宽6厘米,箭长15厘米。左边的北山羊身长40厘米,高47厘米。中间一只大北山羊身长、高均为18厘米。右边大北山羊身长30厘米,高15厘米(图一百零九)。

这幅作品反映的内容是:一群北山羊正在草原上行进,两猎人悄悄地从不同方向潜入到北山羊群背后及右侧,突然对它们进行射杀。从画面上看,潜入羊群背后的猎人已经射中了一只北山羊的后腿。出现在羊群右侧的猎人也列开架式,举起了弓箭,只是急忙中把弓箭拿反了。北山羊乘机朝前奔逃。

7、在乌勒盖海拔2040米处,一块长2.5米,宽1.5米的岩石上,凿刻着五个猎人,和一只鹿、一只盘羊、三只北山羊。由于岩石断裂,位于画面左边的一只大北山羊身首已残,鹿的尾部也残缺。中间的大盘羊身长45厘米,高40厘米。中间左边的猎人高13厘米 ,宽3厘米;弓高9厘米,宽4厘米,箭长10厘米 ;右边的猎人高12厘米,宽3厘米;弓高7厘米,宽3.5厘米,箭长9厘米。画面右上部猎人高25厘米,宽6厘米;弓高17厘米,宽9厘米,箭长15厘米。右上部第二个猎人头稍残,高23厘米,宽6厘米;弓高16厘米,宽6厘米,箭长15厘米。右下部猎人高13厘米,宽3厘米;弓高15厘米,宽6厘米,箭长10厘米(图一百一十)。

这幅作品描绘的情景是:五位猎人埋伏在野鹿、野羊经常出没的地方,待它们进入伏击地点时,猎人们从不同地方冒了出来。伏击地点中间的两位猎人背靠背,一个跨前半步,挽弓拉箭,正把箭头指向迎面而来的一只鹿,另一个人双脚分开,上身前倾,已箭在弦上,箭头直指面前大盘羊的后腿。离大盘羊稍远位于其左侧的两个猎人,前面的一个已将箭头瞄准了大盘羊的头部。紧随其后的另一位猎人也在举弓瞄准大盘羊,看起来这只大盘羊是在劫难逃了。大盘羊左前方一位猎人正在挽弓拉箭射向一只奔逃的北山羊。

8、在乌勒盖海拔2040米处,一块长4米,宽2米的岩石上,凿刻着四个手持弓箭的猎人、一位骑士、一位徒手人、三只大鹿、十二只北山羊。位于画面左上的猎人高12厘米,宽3厘米;弓高5厘米,宽3厘米,箭长9厘米。中上鹿身背后的猎人高15厘米,宽3厘米;弓高8厘米,宽3厘米,箭长8厘米。中间与鹿斜对面猎人高9厘米,宽4厘米;弓高10厘米,宽6厘米,箭长10厘米。画面右下方的猎人高10厘米,宽2厘米;弓高8厘米,宽3厘米,箭长5厘米。画面左中骑士的坐骑身长13厘米,高5厘米;骑士高6厘米,宽2厘米。中间徒手人高11厘米,宽10厘米(图一百一十一)。

画面描绘的内容是:一群北山羊和野鹿正在草原上行进,突然中了狩猎者的埋伏。骑士和徒手人将北山羊、野鹿群拦腰切成三段。左上猎人已射中一只长16厘米,高6厘米的北山羊。中上猎人已挽弓拉箭瞄准一只身长16厘米,高23厘米大鹿的臀部。中间猎人已射中一只身长20厘米,高25厘米大鹿的喉颈。右下方猎人挽弓拉箭也已瞄准一只长、高均为10厘米的北山羊的颈部。此幅作品展现的是一幅宏大、生动、紧张而激烈的围猎场面。

9、在乌勒盖海拔2250米处,一块长2.5,1.2米的巨石上,凿刻着三个持弓猎人和九只鹿。此幅岩画是一幅“围猎野鹿图”。画面左上鹿身长21厘米,高14厘米;左下鹿身长18厘米,高19厘米。中上一大鹿身长25厘米,高23厘米。右上方大鹿身长28厘米,高24厘米。画面第二排鹿中间的一只身长23厘米,高19厘米。右面中间大鹿身长29厘米,高26厘米。画面下部右鹿稍残,左鹿较小,中间一只身长18厘米,高20厘米。三个猎人均位于画面右侧:右上猎人高9厘米,宽2厘米;弓高4厘米,宽2厘米,箭长6厘米。右中猎人高10厘米,宽3厘米;弓高8厘米,宽4.5厘米,箭长5厘米。右下猎人高10厘米,宽2厘米;弓高7厘米,宽5厘米,箭长7厘米(图一百一十二)。

画面描绘的内容是:一群野鹿正兴致勃勃地在草原上行进,突然,三个猎人从半道上杀了出来。走在前面的三只鹿见势不妙,转身回跑。走在后面的鹿还未来得及掉头,但已停止了前进的脚步。此时,三个猎人已挽弓拉箭,各自瞄准了射猎目标。

    放牧图四幅:

    1、在乌勒盖海拔2030米处,一块长2米,高1米的岩石上,凿刻着一个骑马牧羊人,和五只山羊、一条狼。牧羊人的马身长20厘米,高10厘米;马上人高4厘米,宽2厘米。画面右上潜伏的卧狼身长10厘米,高8厘米。左上第二只大山羊身长13厘米,高12厘米;左下大山羊身长15厘米,高19厘米(图一百一十三)。

这幅作品描绘的情景是:一位牧羊人骑着马正高兴地吆赶着羊群去草原放牧,一只大灰狼藏卧在它们途经的草丛中,伺机偷袭羊群。

    2、在乌勒盖海拔2040米处,一块长1.2米,高1米的岩石上,凿刻着一个骑马牧人和一个骑马牧童及八只山羊。骑马牧人位于画面右上方,马身长20厘米,高13厘米;马上人高5厘米,宽2厘米。其右侧牧童骑的马身长13厘米,高6厘米;马上牧童高3厘米,宽1.2厘米。画面左下大山羊身长、高均为33厘米;左上山羊身长、高均为15厘米;左中山羊身长25厘米,高20厘米;右边中间大山羊身长27厘米,高22厘米;右下方大山羊身长30厘米,高17厘米(图一百一十四)。

画面反映的内容是:一群山羊在骑马牧人和牧童的驱赶下,正放开四蹄朝草原飞奔,其奔跑姿态十分生动。

    3、在乌勒盖海拔2050米处,一块长4米,高1.5米的巨石上,凿刻着一个牧童和一匹马、三只鹿、二十四只羊。牧童位于画面中上方,身高9厘米,宽6厘米。左上方马身长15厘米,高8厘米。画面左边第一只鹿身长17厘米,高16厘米;第二只鹿身长17厘米,高25厘米;第三只鹿身长17厘米,高27厘米。画面右上第三只山羊最大,其身长54厘米,高50厘米。右上第二只山羊身长、高均为20厘米(图一百一十五)。

这幅岩画反映的内容是:在水肥草美的辽阔草原上,牧人很早就将羊群和少数鹿马赶到了牧场。由于这里没有狼虫虎豹,比较安全,所以,只留下牧童看护畜群。画面上吃饱了的羊、鹿在各自行走,四处瞭望。小羊们在嬉戏玩耍。马儿尚在低头吃草。草原上到处是一派祥和的景象。

4、在乌勒盖海拔2040米处,有一块高90厘米,长1.1米的岩石上,凿刻着一个骑羊牧童,和两只鹿、五只羊。牧童骑的是一只镂空凿刻的大山羊,其身长28厘米,高18厘米;羊上牧童高7厘米,宽2.5厘米(图一百一十六)。

画面描绘的是:在风光无限美丽的大草原上,一位牧童骑着一只膘肥体壮的大山羊,一边在草原上转悠,一边在巡视着自己的鹿羊。鹿、羊在草原上吃饱喝足之后,各自都去寻找快乐去了。有两只羊正竖起角、头对头、嘴对嘴、亲热地交流情感。

牵驼图:在乌勒盖海拔2050米处,一块长1.3米,高80厘米的岩石上,凿刻着一个人用力牵拉着两只大骆驼向前行进。身后右侧还跟着一只小骆驼,左侧还有一只羊跟随。显然是主人牵着骆驼带着羊往其它地方迁徙(图一百一十七)。

 

十一、沁城白山岩画“牧民居住图”、“狩猎图”、“车辆图”、“人羊共舞图”                                                                                                                          

    白山岩画位于哈密市沁城区政府东北约5公里的一个白色小山包上。东经94036ˊ44〞,

北纬42046ˊ26〞。海拔高度1680米。

    牧民居住图:线条勾勒。此图凿刻在峭壁的凹进出。画面向东。高104厘米,宽75厘米。上部凿刻一“   ”形,中部刻有“   ”形,左下角有一没封口的方圈,内有一大角羊,这显然是一羊圈。另有刻线贯穿整个画面(图一百一十八)。

    狩猎图三幅:

1、这幅岩画刻绘有一个持弓猎人和九只动物。一群形态生动的马、羊、牛、驴拥挤在不大的画面里。猎人高21厘米,宽(连弓箭)14厘米;挽弓拉箭,正对准一只身高22厘米、长25厘米的大角羊瞄射。此羊似乎还没有明白过来是怎么回事,还傻愣愣的站在猎人的对面 。小羊在惊慌中逃跑了。一头身长28厘米,高22厘米的野牛好像有所觉察,昂首向前跑去。右下角一匹身长28厘米,高24厘米的备有马鞍的马好象知道这一切,只是静静地伫立在一旁,等候主人狩猎的归来(图一百一十九)。

    2、这幅岩画凿刻出一个猎人和三只北山羊。猎人身后大概还跟有一犬,凿刻的不全,无后身。这幅作品描绘的是:三只北山羊正前进在觅食的路上,不留神从它们背后冒出了猎人。还未等它们察觉,一只北山羊头部已经中箭。前面最大的一只北山羊仍继续走自己的路。靠左边的一只北山羊见此情形吓得前仰后翻(图一百二十)。

    3、这幅岩画是一幅双人狩猎图:画面有两个猎人和六只动物组成。两个猎人位于画面中部,均手持弓箭,反向而立。各自瞄准射猎目标。左边的猎人头上好像戴着帽子或缠着什么东西,身高30厘米,宽(连弓箭)26厘米。所瞄射的羊较小,身长9厘米, 7厘米。右边的猎人与左边的猎人动作相同,他头戴尖顶帽,身高34厘米,宽(连弓箭)33厘米。所瞄射的羊较大,身长30厘米,高29厘米。画面左边的大角羊身长、高均为22厘米;它大角弯曲、双目平视、小尾下垂、作伫立状(见《新疆文物》1987122页、缺图)。

    车辆图两幅:

    1、此幅岩画凿刻在白山山顶斜坡上。车辆图用敲凿法凿成。车身长90厘米,宽72厘米。车的结构:由轮、轴、辕三部分组成。左轮辐条8根,右轮辐条10根,以轴连接。从车型看,无舆。只是由辕贯穿其中,辕长且宽,并伸出车后,两侧各有一马(图一百二十一)。

    

 2、此幅岩画上凿刻着一辆车和三只岩羊。车辆刻于画面左边,车身长25厘米,高10厘米。车轮椭圆形。 两轮均为四根辐条。结构简单,无舆、无辕。两轮间以轴相连(图一百二十二)。

     人羊共舞图两幅:

     1、这幅作品敲凿了两个人和一只大角羊。大角羊位于画面左边,身长17厘米,高16厘米。右边两人,靠左的人高20厘米,他两臂平伸,踮左脚,抬右脚。摇头扭腰,眼睛还不断地瞟视右方一人。靠右的人高18厘米,他双臂摆动,双手稍垂,左脚往里踢,右腿往外拐,上身后仰、舞姿优美。大角羊低头转身细看主人的动作。不由得自己也跟着跳了起来。好一幅人羊共舞图(图一百二十三)。

      2、这幅作品敲凿了三个人和一只大角羊。画面左上人高18厘米;左下人高21.5厘米;右上人高19厘米。大角羊位于画面右下方,身长22厘米,高18厘米;它大角前弯,尾巴上翘,扭着屁股,正跟着三个牧人学跳舞。从画面上看,左上一人双手平举,两腿分开,两脚交叉前进;左下一人则两手下垂,两脚分开;右上一人正双手上举,上身前倾,左脚前迈,右腿后蹬。整个画面是一幅人羊旋圈共舞图(图一百二十四)。

沁城白山岩画的年代,调查者认为是公元前八世纪前后活动在天山南北的突厥民族的作品。也有人认为可追溯到汉代以前或铜石并用时代。

 

   十二、沁城折腰沟岩画“争夺草场激战图”“狩猎图”、“放牧图”、“畜圈图”

   折腰沟岩画位于沁城区东南约7.5公里处,它南起庙儿沟、北至小堡,长约50公里。在折腰沟右岸是高约200米左右的石山,岩画就凿刻在从山上滚落下来的黑石上。

争夺草场激战图:在一块长1.4米、宽1.1米、高1米的岩石上,凿刻有十二个武装骑士和一峰骆驼。这是一幅描绘两个游牧部落武装争夺草场的激烈战斗图。双方各绘出有六位骑士,他们各个个手持长矛。 为了表明是争夺草场,画面上还特意刻绘出一峰正在牧场吃草、由于双方交战而受到惊吓的骆驼。画面中间最大的一匹马身长27厘米,高(连人)17厘米,一般马匹身长在1525厘米之间;矛长1325厘米;骆驼身长24厘米,高15厘米。双方交战十分激烈,只见一匹匹骏马或昂首、或甩尾、或俯冲、或嘶鸣,骑在马上左边的骑士,挥动着手中的长矛或直刺、或上刺、或左刺、或右刺。 右边的骑士或收矛后退、或丢矛想逃、或掉转马头、或正在逃奔。画面上左边的六个骑士人高马大,英勇善战。只见其六匹马四踢腾空向前猛追,六骑士挥矛挑敌,势不可挡。右边的六位骑士相比之下,人小马廋,刚一交战,就觉得不是对手,右下方有一人已勒马而逃。另四人也在收矛欲退。靠近骆驼的一位骑士还想做最后挣扎,但见大势已去,马步迈蹄,举矛无力(图一百二十五)。

这幅岩画把胜利者与战败者的战斗姿态和精神面貌刻画得惟妙惟肖,是一幅艺术价值和学术价值极高的古代作品。

     狩猎图:在折腰沟河床东岸一呈甲鱼背形的岩石上(该石长140厘米,高65厘米),完整地敲凿着一只正在行进的野骆驼。此驼身长33 厘米,高29厘米。未经它发觉,一猎人挽弓拉箭已出现在它的背后,箭头已瞄准了它的臀部。看起来它是在劫难逃了(图一百二十六)。

放牧图:在折腰沟河东岸一呈骆驼形的黑铁石块上(该石底长97厘米,高70厘米),敲凿着一幅完整的放牧图。此图刻绘有三男一女和十二只山羊及两只绵羊。同时,还刻绘出河流与牧草丰茂的草场(图一百二十七)。

这幅作品反映的情形是:一大群羊在四个牧民的吆赶下,从一个草场正向另一个草场转移。在此之前,这群羊已经吃饱了草,饮过了水。

畜圈图:在一块岩石上,以线条凿刻着一座长47厘米,宽28厘米的房屋、房屋下面为一畜圈。一大角羊正进入畜圈,圈外还刻有一只单峰驼,驼身长23厘米,高16厘米。房屋似乎是木头结构,屋上层有两个人在谈话(图一百二十八)。

 

     十三、哈密市巴哈乌斯台岩画“骑羊图”、“狩猎图”

     巴哈乌斯台岩画位于哈密市黄田农场八大石村北200米,地理坐标:东经9406ˊ22〞,

北纬42057ˊ4748〞。海拔高度1750米。

骑羊图、狩猎图同在八大石村北路西一块长200厘米,高120130厘米,宽50130厘米的花岗岩上。A.其东面刻有五个个体,其中包括三只羊、两个人骑羊图案。(斯按:王一龙先生在《哈密天山以南岩刻画初探》一文中,认为巴哈乌斯台岩画中的“骑羊图”应为“骑马图”)B.其西面画面范围较大,能辨识者有十二只羊、一挽弓持箭猎人。图案大小一般长16厘米,高18厘米(见《新疆文物》1991449页、1992253页,原资料缺图)。巴哈乌斯台岩画的年代为战国至汉代。

 

章:伊

一、        尼勒克县却米克拜岩画“狩猎图”、“居室图”、“车辆图”、“生殖崇拜图”

却米克拜岩画位于尼勒克县阿吾拉勒山南麓的却米克拜沟谷西侧的高岗上。地理坐标:

东经83001ˊ10,北纬43036ˊ;海拔高度1240米。

狩猎图:敲凿在高岗之上石质坚硬而又平整的岩石面上。这幅作品描绘了一位步猎者、手持弓箭步猎群兽的精彩场面。岩面上凿刻着一个猎人、一只大鹿、三只北山羊。猎人位于画面左边,正挽弓拉箭瞄准前方一群动物中的一只大鹿;两只北山羊见状,准备从猎人面前冲过去。右下方的一只北山羊似乎尚未发现险情,仍无动于衷的在缓步移动着(图一百二十九)。

居室图:在却米克拜沟西侧高岗上一块岩石上,凿刻着一幅居室图。此图画面朝南,右下方是一圆顶蒙古包,顶部烟筒浓烟外冒形如花朵,蒙古包内的各种装饰图案布满正面。蒙古包近旁及北侧有大小四只山羊在嬉戏玩耍,不远处有一条狗竖起双耳警惕地守护着。整个画面充满了浓郁的草原游牧生活气息( 图一百三十)。

车辆图:在却米克拜沟西侧海拔1240米处,凿刻着不见车轴、而有四根辐条的两个车轮。左轮旁站有一只山羊,右轮旁站有一峰双峰驼。从车辆的表现形式看,这是一幅早期车辆岩画。作品反映的情形是:生活在这片草原的牧民不仅豢养着山羊、骆驼,而且把车辆作为运输工具(图一百三十一)。

生殖崇拜图:在却米克拜沟谷西侧高岗1240米处,一块岩面上凿刻着一头戴尖顶帽、赤身裸体、阳具勃起的男性牧羊人,他迈开脚步,高举双手,正吆赶着九只山羊前往草原放牧。一条牧犬紧随羊群前进。走在前面的头羊双角高竖,体态肥壮。头羊后面尾随着八只山羊,其中有两只小羊,和三只勃起阳具的大羊。整个羊群在牧羊人的驱赶下不停地前进。这幅作品表现的是:春夏之交,草原上绿草茵茵,正是羊群繁殖的季节,牧羊人全身裸露、生殖器勃起,和数只山羊阳具勃起,正表现了牧羊人渴望羊群繁殖的欲望(图一百三十二)。

有学者认为:这种裸体的勃起阳具的岩画是父系氏族社会的产物,因为母系氏族社会主要是突出女性生殖器的,只有到了父系氏族社会才会有普遍的男性生殖崇拜。其年代至少是公元前五至三世纪(苏北海:《新疆岩画》314页)。

却米克拜岩画的年代延续的时间较长,调查者将其拟定为战国至元代。

 

二、        新源县克孜勒塔斯沟岩画“放牧图”、“狩猎图”

克孜勒塔斯沟岩画位于新源县则克台镇北约4.5公里的阿吾拉勒山克孜勒塔斯沟中。地理坐标:东经83018ˊ18〞,北纬43034ˊ,海拔高度1200米(斯按:苏北海在《新疆岩画》中将此地点记为则克台镇沙儿沟,海拔1250米处)。

     放牧图两幅:

     1、在克孜勒塔斯沟一块高2米,宽3.6米的岩石上,凿刻着一只大鹿、两个骑马牧人、一位徒步牧童、一匹马、四只大角山羊。大鹿身长75厘米,高80厘米;刻在大鹿腹部的小羊身长14厘米,高2厘米;画面左偏下骑马牧人的马身长12厘米,高13厘米;马上人高13厘米,宽3厘米;画面下部骑马牧人的马身长26厘米,高11.5厘米;马上人戴尖顶帽,高12厘米,宽10厘米(图一百三十三)。

这是一幅放牧图。此作品描绘的内容是:两个牧人和一个牧童都骑着马,一起赶吆着大鹿和羊群到草原上去放牧,半道上,走在前面的牧童从突然马背上摔了下来,此时牧童赶快跑到马前面挡住自己的马想再骑上,两个骑马牧人见此情形,立即勒马叫停。所以画面上的大鹿作后退状,其面前的一只山羊作想停不停的样子。紧随大鹿身后的两只山羊又折了回来。画面下部的牧人已经勒马而立,左偏下的牧人可能与畜群拉的距离较远,见前面畜群突然不走了,立即策马追了上来,所以他的马作欲立未稳之状。整幅作品透析出草原牧民浓厚的生活气息。

     2、在克孜勒塔斯沟一块岩石上,凿刻着三个骑马牧人、三只大角山羊和一只狼。位于画面右边最大的山羊身长38厘米,高42厘米;左边的骑马牧人马身长18厘米,高11厘米;马上人高5.5厘米,宽1厘米;紧随其后的骑马牧人的马身长18厘米,高9厘米;马上人高4.5厘米,宽1.5厘米;画面下边的骑马牧人的马身长26厘米,高16厘米;站在马背上的人高12厘米,宽2.5厘米(图一百三十四)。

这是一幅放牧图。它揭示的内容是:在狼群时常出没的草原上,三个牧人骑着马护送羊群去放牧,正在急速行进中,不知道什么时候一只大尾狼跟了上来。牧人怕掉队的小羊叫狼吃掉,发现后,一牧人立即勒马掉头去护撵那只小羊。狼仍然随着羊群和牧人的马匹追跑,寻找机会扑食羊只。整个画面把行进中的羊群、护送羊群的骑马牧人、以及半道上窜出来的狼描绘得惟妙惟肖。

狩猎图两幅:

1、在克孜勒塔斯沟一块高96厘米,宽1.5厘米的岩石上凿刻着一个猎人和一大一小两只北山羊。画面左边大北山羊身长、高均为19厘米;其旁跟随一只小山羊。画面右边猎人高11厘米,宽3厘米;弓高9厘米(图一百三十五)。

这幅作品描绘的是:一只大北山羊带着一只小羊正在一块僻静的草地上吃草,一潜伏在草丛中的猎人突然从草丛中飞身而出,只见他全身前倾,双手举弓,挽弓瞄准了前面的大羊。大羊见状吓得不知所措,小羊也惊呆了。

     2、在克孜勒塔斯沟高约26米,宽约10余米的岩壁下,有一幅高约2.5米,东西长约10米的巨幅岩画。这是一幅场面十分壮观的围猎图。此图分四组,每组都以围猎一只最大的牛或鹿为中心进行。画面上共刻绘弓箭手14人,其中骑猎者2人,步猎者12人;赤手空拳驱赶野兽的还有4人,其中2人骑马、2人步行;猎犬2条。所列对象牛、鹿、羊共29只(图一百三十六)。

下面对四组围猎场面依次介绍。

    第一组画面:在画面的左下角有一骑马猎人正挽弓瞄射一只大鹿。大鹿位于群兽中间,大鹿身长42厘米,高28厘米。瞄射大鹿猎人的马身长19厘米,高8.5厘米;马上人高8厘米,宽(连弓箭)11厘米。在此猎人上面的骑猎者,马身长21厘米,高9厘米;马上人高6.5厘米,宽(连弓箭)10厘米。此骑猎者正在马上挽弓拉箭瞄射一条小牛。小牛惊吓的将头往回直缩,但逃跑已来不及了。周围的野鹿、野羊见此情景也都伫立不动,一个个呆若木鸡。

    第二组画面:位于画面的左中部,此图描绘的是:三位步猎者和一个骑猎者及一个儿童重点在围猎一只大鹿。此鹿身长43厘米,高40厘米,生殖器长4.5厘米。大鹿面前有两个脖起生殖器的步猎者,靠下的一位高15.5厘米,宽2厘米,生殖器长1.5厘米;弓高5厘米,箭长10米。正瞄准大鹿的喉咙。上面的一位高14厘米,宽2厘米,生殖器长1厘米;弓高4厘米,箭长8.5厘米。正弯弓搭箭瞄准大鹿的头部。大鹿左后侧骑猎者的马身长25厘米,高12厘米;马上人高11厘米,宽2厘米。骑猎者在马上狂呼大叫,正把大鹿驱赶进猎人的射击圈内。在两个步猎者身后与右上方还有一位手持弓箭的步猎者和一个张开双臂也在帮助驱赶兽群的儿童。在儿童的右侧有一位手持木棍的步猎者,正摔臂击向一只小鹿。手持弓箭的猎人高16厘米,宽2.5厘米;儿童高8厘米,宽2厘米;持木棍者高15厘米,宽3厘米。此种围猎场面,使身临其境的大小三只山羊,惊恐万状,慌乱之下不知逃向何方。

    第三组画面:位于画面中间,以三个步猎者围射一头大牛为中心而展开。大牛身长38厘米,高31厘米。两角较短、尾巴较长。体态肥大,十分健壮。其右侧不远处有一只半大不小的鹿,鹿身长14厘米,高26厘米。大牛面前有两个弯弓搭箭的步猎者,一个正瞄准它的颈部,一个正瞄准它的胸部。瞄它胸部的男猎人脖起的生殖器十分明显,身高16厘米,宽2.5厘米,生殖器长2厘米;弓高7.5厘米,箭长8厘米。位于瞄射大牛颈部的猎人之上的猎人是一位女性,头戴尖顶帽、乳房高突,身高13厘米,宽2厘米;弓高和箭长均为8厘米。此时,她正挽弓拉箭瞄准面前一只北山羊,这只羊身长10厘米,高15厘米。大牛左边还有一骑马人在驱赶大牛。此人所骑马身长18厘米,高9厘米;马上人高9厘米 ,宽2厘米。看来这条大牛是在劫难逃了。在大牛的外围,此组画面的左下角有一条猎犬正往前赶。

    第四组画面:在画面最上部凿刻着六个挽弓拉箭的步猎者。这组画面的左边一个步猎者挽弓拉箭,正瞄准前面一只奔跑的北山羊。此猎人高13厘米,宽(连弓箭)10厘米;弓高10厘米。在奔跑着的北山羊前面,又有两个步猎者正在瞄准迎面奔驰而来的一只北山羊。此羊身高、长均为14厘米。位于上面的猎人高25.5厘米,宽3.5厘米;弓高8厘米。其左侧的挽弓猎人高15厘米,弓高8厘米。与两位猎人打照面的北山羊,见势不妙,立刻缩头准备后逃;可是在它的后面已有另一位步猎者赶了上来,箭头已瞄准了它的臀部。它的左侧还有一步猎者高15厘米,宽2.5厘米;弓高4厘米,箭长8厘米。他身后右下的两只小羊被迎面扑来的一条猎犬吓得缩成一团、动弹不得。最右边还有一个步猎者,也在挽弓拉箭瞄准一头逃奔中的小牛。

在这幅气势恢宏的围猎图中,只有画面下部及右下角少数野羊未被围住。故一只特大北山羊(身长43厘米、高40厘米、生殖器长4.5厘米)看见其它伙伴遭受围歼,庆幸中弹起四蹄赶快逃窜。右下角一只双角大羊(身长50厘米、高48厘米),见此情形,也转身而逃。关于这幅岩画的年代,有学者认为距今已有3000年的历史。也有人认为只能早到战国西汉时期。作者可能为塞种、或乌孙人。

    三、新源县则克台镇铁木尔勒克村岩画“狩猎图”

狩猎图:在铁木尔勒克村洞买勒有一块高1米,宽1.5米的岩石上,凿刻着三个人和五只北山羊。画面右上刻绘着一个手持木棍的大人和一个儿童正在围攻一只北山羊。另一猎人正在挽弓拉箭瞄准左上的北山羊,其它北山羊在落魄而逃中(图一百三十七)。

 

 四、新源县则克台镇喇叭村杜斯别尔沟岩画“狩猎图”

狩猎图:在喇叭村杜斯别尔沟海拔1040米处,有一块高2.2米,宽1.72米的岩石上凿刻着两个步猎者和同骑在一匹马背上的两个儿童、及两只大鹿、两匹马、一条犬、。步猎者位于画面右边,右中持弓拉箭人高17厘米,宽3.5厘米;弓高11厘米、箭长11厘米。右下正瞄射大鹿臀部的猎人高21厘米,宽3厘米;弓高11厘米,箭长14厘米。骑有两个儿童的马身长22厘米,高14厘米,马上大儿童高9厘米。画面左边的大鹿身长、高均为22厘米;右下猎人面前的大鹿身高27厘米,长24厘米,生殖器长2厘米(图一百三十八)。

这幅作品描绘的内容是:两个猎人骑着马各自带着自己的儿子和一条猎犬去狩猎。到了狩猎场之后,由于两个儿童害怕,猎人又担心孩子的安全,就让两个孩子同骑在一匹马上策马助威,他们下马进行射猎。时间可能是鹿群交配的季节,一只大公鹿正在和一只母鹿交配,不料被他们包围了起来,母鹿有幸跑得快,冲出了包围圈。大公鹿性欲正烈,行动迟缓。一下子被两个猎人和一条猎犬从三面包抄过来。猎犬在前面堵住了大公鹿的去路,一猎人挽弓拉箭正瞄射它的臀部。另一猎人手持弓箭也从右上方追赶过来。猎人所骑的另一匹马在不远处等候,马背上的马鞍显得十分突出(斯按:苏北海先生将披鞍的马误认成了骆驼)。这是一幅反映古代游牧民族早期生活的艺术品。

 

    五、特克斯县乔拉克铁热克乡阔克苏村岩画“牧马图”

牧马图:在阔克苏村海拔1370米的密脱盖尔冬牧场有一块高2.5米、宽3.5米的岩石上,凿刻着一个骑马牧人、两条狼、一头牛、和十五匹骏马。牧人位于画面中间偏左,所骑大马身长22厘米,高16厘米;马上牧人高9厘米,宽8厘米。这幅作品描绘的是:牧人骑着马正赶着马群在草原上行进,有两条狼尾追了上来。其中有一条大狼在牧人的身后已截住一匹掉队了的马,另一条狼也钻进了马群。慌乱中牧人在马上挥臂吆喝着马群,有一部分马已折头回返。走在最前面的一匹小马什么也不知道,还昂头、撅尾继续朝前走。位于画面右下、跟随马群一起出行的一头大牛也不知所措地往回返,岂不知钻进马群的另一条狼就走在它的面前。此外,这幅岩画上还凿刻有三个印记: 。表明这块草地为三个氏族所有(图一百三十九)。

第五章:别

一、           温泉县别珍套山乌苏鲁别真岩画“狩猎图”、“放牧图”、“驯羊图”

乌苏鲁别真岩画位于温泉县城西约50公里的别珍套山北侧一座相对独立的赭色小山上,小山相对高度约40米。地理坐标:东经80001ˊ,北纬44055ˊ50〞;海拔高度约2500米。

狩猎图九幅:

1、一块长、高不等的岩石上,凿刻着一个持弓猎人和一只大鹿、一只北山羊。猎人高21厘米,两手连箭长22厘米。鹿身长17厘米,高25.5厘米。这幅作品描绘的是:一只大鹿和一只北山羊正消闲自得地在草原上行走,提前埋伏在草丛中的猎人突然跃出,拦住了它们的去路。猎人右手持弓搭箭,直指鹿的腹部;左臂伸张,意欲擒住北山羊。看来大鹿已是无路可逃,而那只北山羊则向另外一个方向逃去(图一百四十)。

   2、在一块岩石上凿刻着一个猎人、一头野牛、一条猎狗。这幅作品描绘的是:一猎人手持弓箭,已射中了一头野牛的背部。负伤野牛带箭狂奔。猎狗从一侧想截住野牛的逃路。画面简洁生动(图一百四十一)。

    3、在一块岩石上凿刻着一个猎人、一只鹿、一条狼、三只羊。猎人位于画面下方,高21厘米,两手连箭长22厘米;大鹿身长17厘米,高25.5厘米。猎人弓腰叉腿,左手持弓箭,右臂直伸,鹿的左前蹄已经中箭,作就擒状。一条大尾狼本来准备袭击左上方的三只野羊,计划却被突如其来的猎人打乱了,没办法,只好依依不舍地离开此地。三只野羊暗暗庆幸它们躲过了一难(图一百四十二)。

    4、在一块岩石上,凿刻着三个人、三只羊。画面上三个人呈三角形分布,虽然他们赤手空拳,但各自都列开架势,正在围猎一只最大的大角羊。位于大角羊左后侧和右侧的两个人,都是双腿叉开、双臂伸直、步步向大角羊紧逼。横拦在大角羊左前方的人,双腿近乎马步,他右臂直伸、左臂微曲、做拦截状。大角羊子之厄运降临,低头颤立。一只小羊逃出了现场。另一只山羊见同伴有难,欲逃又于心不忍,所以又停住了脚步(图一百四十三)。

    5、在一块岩石上凿刻着两个人、六只羊、一条狼。这幅作品描绘的是:一群野山羊正在草原上行进,一条大灰狼不只什么时候尾追了上来,还没有等大灰狼下手,突然两个猎人从草丛中冒了出来,将羊群截成两段,大灰狼见势不妙,掉头就跑。走在羊群后面的两只小羊被冲散了,一只朝后跑、一只朝左跑。两个猎人,一个挽弓拉箭、一个甩臂抛石,各自都对准面前的山羊,尤其是手持石块的猎人,瞄准的那只最大(图一百四十四)。

    6、在一块岩石上凿刻着两个人、两条犬、两峰骆驼、两只羊。这幅做作品刻绘的内容是:两个猎人骑着骆驼、带着两条猎犬正在草原上行进,突然发现不远处有一对大角羊母子失了群。随即下来一人护驼、一人带犬进行捕猎。从画面上看,一条犬从大角羊母子左前方进行拦截;另一条犬断其右,而人则尾追其后。牧羊用整个身躯护住幼子,危急中母子俩只好相依为命。整个画面气氛显得十分紧张、生动(图一百四十五)。

   7、此幅岩画刻绘了两个赤手空拳的猎人和十只野羊。作品反映的内容是:一群野羊正在草原上一块水草茂盛的草地吃草,两个赤手空拳的猎人,已悄悄地从不同方向潜入到了羊群的左右两侧。还没有等羊群反应过来,两个人已张开双臂、选准目标、冲向羊群中个体最大的两只羊。但一只最大的大角羊已冲出羊群,站在一旁观望。进入羊群左侧的猎人赶快朝它面前冲去,企图捉住它。右侧的猎人已挡住了一只最大的大角羊的去路,其余野羊见状都争相逃命、各奔东西。整幅作品构思巧妙、布局合理(图一百四十六)。

   8、在一块上、下断裂的岩石上,上半块岩石凿刻着两只大角羊;下半块凿刻着一头被猎人射中嘴部的野牛,正负箭忍痛狂奔。画面上虽然没有凿刻出猎人,但弓箭穿挂在野牛的嘴部是十分明显的(图一百四十七)。

   9、在一块岩石上凿刻着一个猎人、一只豹子、十一只大角羊。这幅作品描绘的是:一只豹子已追上了一群在草原上奔跑的大角羊,正准备选择捕食目标,半道上杀出了一位猎人,他手持弓箭、冲进羊群,拔箭就射,一下子搅了豹子的好事。这群大角羊乘机四散逃离。猎人的箭已经瞄准了最大最肥的一大角羊。豹子处于无赖、显得想走不想走的样子,不时还回过头来看一眼身后的情景。整个画面是动中有静(图一百四十八)。

    放牧图两幅:

    1、此幅岩画刻有牧人两个,一人骑马、一人步行。牧犬一条、大角羊二十一只 (部分羊只已模糊不清)。画面反映的内容是:清晨,一个牧人和一个牧童骑着马、带着一条牧犬去放羊,到了牧场之后,牧人和牧犬都散到羊群的外围,防止有些羊乱跑。此时有一只大角羊离主羊群较远,牧童站在马背上歪着身、高举双手、大声吆喝,牧人也张开双臂作吆赶状。牧犬正迂回到那只羊的背后,驱赶那只羊。其它羊只听到牧人和牧童的吆喝声仍继续吃草、或继续前行;有的则掉头朝相反方向跑,整个画面出现了波动(图一百四十九)。

    2、此幅岩画画面较小,而且构图简单,仅刻一只大角羊和一个骑马牧人。同时,骑马牧人与大角羊相比,个体比例明显大不协调。骑马牧人两臂微曲,个体较小,尾随于一个体很大的大角羊。这恐怕是创作这幅作品的主人寄希望于羊比马大的缘故(图一百五十)。

    驯羊图:此幅岩画刻绘了一只大羊和一只小羊,两只羊角都被一根绳子拴绑起来,绳子的另一头拴在一个环形器物上。其中一只大羊脖子强直下弯,绳索紧绷,意欲挣脱,作不驯服状(此图调查者命名为:驯养图)。显然这是一幅驯羊图(图一百五十一)。

乌苏鲁别真岩画的年代为春秋战国时期。

 

二、           温泉县阿东确鲁岩画“狩猎图”

阿东确鲁岩画位于温泉县西北约47公里处。与苏鲁别真岩画南北隔河(博尔塔拉河)相望。基本上处于同一经度,南北相距不足10公里。地理坐标:东经80004ˊ10〞,北纬44059ˊ10〞,海拔高度约2030米。  

     狩猎图三幅:

     1、这幅岩画上刻绘了十只大角羊、两条猎犬和一个手持弓箭的猎人。画面上部猎人挽弓拉箭、右腿前弓、左腿后蹬、上身前倾,正瞄准一只大角羊。画面下部两条猎犬正各追一只大角羊。其中一条猎犬纵身欲跃,尾巴上甩,将捕获面前一只四蹄狂奔的大角羊。画面上部刻有六只羊,除猎人瞄准的一只外,其余五只有两只交配后尚性欲未尽,还尾队尾地在一块调情,猎人的出现,似乎并没有使它俩感到害怕。其余三只羊有两只已经吓跑,猎人身后一只最大的大角羊还望着猎人发愣。画面下部另一只猎犬在追捕一只母羊,小羊不知道害怕,还跟在猎犬后面跑(图一百五十二)。

     2、这幅岩画描绘的是:两只野羊正在草原上抵角斗架,猛不防一个猎人突然从旁边冒了出来,还没有等它们反应过来,猎人已经弯弓搭箭瞄准了一只野羊。整个画面显得很紧凑(图一百五十三)。

 

     3、这幅岩画上刻绘了一个猎人、一条猎犬、四只野羊。画面上反映的内容是:四只野羊正在草原上朝一个方向行进,不料半道上从草丛中窜出一位手持短刀的猎人和一条猎犬,一下子把他们从中间分开。猎人选择了羊群中最大的一只盘羊为捕猎目标。猎人从后面追杀,猎犬从前面堵截,相互配合十分密切(图一百五十四)。

阿冬确鲁岩画的年代为汉代。

          

  章:阿

    一、温泉县多浪特岩画“狩猎图”、“牧群转场图”

    多浪特岩画位于温泉县东北约20公里处,地处阿拉套山南麓,地理坐标:东经8103ˊ,

北纬4502ˊ,海拔高度约1700米。

    狩猎图:此幅岩画刻绘了一个人手持树杈性工具,两腿作马步,有尾饰。正对一个个体不大的大角羊进行捕猎(图一百五十五)。

牧群转场图:此图刻绘于一块巨大的岩石上,有十四只山羊、两条牧犬、一只飞鹰。画面虽不见牧人,但羊群却一个个扛着大角、昂着头、不停地朝着一个方向前进。羊群两旁各有一条凶猛的牧犬随行监护。有一只山羊掉了队,羊群右边的牧犬就拐回来督促它赶上队伍。天空中一只飞鹰见羊群没有人护送,还想乘机袭击羊群(图一百五十六)。

 

    二、温泉县巴斯堪达坂岩画“狩猎图”

    巴斯堪达坂岩画位于温泉县西北约47公里处的阿拉套山巴斯堪达坂东侧,海拔1820米处的山前坡地上。

狩猎图:凿刻在一块长1.2米,高80厘米的岩石上。此图刻绘有两只盘羊和一个持弓猎人。猎人位于画面下中部,高17厘米,弓高15.5 厘米;左盘羊身长22厘米,高19厘米;右盘羊身长21厘米,高20厘米。猎人头戴尖顶帽、脚扎丁字步、正持弓搭箭,瞄准右前方的一只大盘羊。这只盘羊显然也发现了猎人,慌忙放开四蹄、拼命奔跑。左边的盘羊见势不妙,也准备逃跑。画面布局简单,留有较大空间(图一百五十七)。

 

    三、博乐市阔依塔什岩画“狩猎图”、“放牧图”

    阔依塔什岩画分布于阿拉套山南部山间道路两侧,地理坐标:东经82016ˊ20〞,北纬

45010ˊ55〞,海拔高度1170米。

    狩猎图两幅:

    1、在阔依塔什东侧有一块1.5 米见方的岩石,上面凿刻着一个人、两条犬、一只盘羊。人和犬均刻画的小于羊,羊身长23厘米,高26厘米。画面表现为一人两臂高扬、双腿曲屈,腰部微猫,在盘羊面前做拦截状。两只猎犬拉开一定距离位于盘羊之后,堵住了盘羊的后逃之路。盘羊低头颤立、作无可奈何就擒状。这是一幅徒手猎人与猎犬相互配合的狩猎图(图一百五十八)。

    2、在阔依塔什一个洞口朝北的一座天然洞中,其东壁凿刻着两人、一犬、一鹿、一只北山羊、一个圆圈。其中位于画面左上的圆圈直径19厘米。北山羊身长20厘米,高8厘米。位于中间扛五股叉的人高8厘米,宽(连叉在内)21.5厘米。其左侧的犬身长17厘米,高14厘米。画面右边的有尾饰的人高25厘米,宽23厘米。画面下方的鹿身长25厘米,高40厘米(图一百五十九)。

这幅作品反映的是:在一块以太阳为崇拜的氏族草原上,有两个猎人,一个扛着五股叉、一个带着一条猎犬去捕猎。一到草原上,就碰到了一只大角鹿和一只大角羊。当然,他们首选大角鹿为捕猎目标。故就出现了画面上右边有尾饰的人张开双臂、叉开双腿正面挡住大鹿去路;扛五股叉的猎人正从鹿的左侧迂回、猎犬也张开大嘴在鹿的左侧狂吠的局面。

                      

 第七章:岗

     一、博乐市岗吉格山岩画“放牧图”

     岗吉格山岩画位于博乐市南的岗吉格山,岗吉格是蒙语,指此地形像马鞍上两头的皮带又细有长。岗吉格山西起温泉县别珍套山,沿赛里木湖北侧延伸至博乐五台公路的博肯采柯尔附近消失。山体西高东低,最高处海拔4189米,最低海拔534米。岩画分布在海拔11601170米处。

     放牧图三幅:

     1、在一块高1.5米、宽80厘米的岩石上,凿刻着一个人、一匹马、一只北山羊和一个印记。印记刻于画面上方,是一个圆圈下面有两横。印记高13.5厘米,宽13厘米,圆圈直径7.5 厘米。人和马位于画面下方,此人头圆形,高15厘米,宽8厘米;马身长28厘米,高18厘米;生殖器勃起。北山羊身长、高均为21厘米(图一百六十)。

这幅作品描绘的内容是:一个牧人赶着一匹马和一只羊到自己氏族的牧地去放牧,由于草长得非常茂盛,不一会,羊和马就吃饱了。此时离牧归的时间还早,马儿站在一旁休息,北山羊却放开四蹄在草原上奔跑,牧人乐滋滋地双手插腰站在那里观看。

2、在一块长1.8米、高1.5米的岩石上,凿刻着一个人、一条犬、一只虎、三只北山羊。画面上牧人位于右上方,高21厘米,宽15厘米,尾饰5厘米。中间牧犬身长19厘米,高15厘米。牧犬下面的羊身长、高均为20厘米。左上那只角特长的北山羊身长18厘米,高27厘米;有颚须。被这只羊大角圈在圈内还有一只羊。画面左边的大虎身长63.5厘米,高13厘米(图一百六十一)。

这是一幅放牧遇险图,这幅作品描绘的内容是:一个牧人带着牧犬吆赶着羊群正在草原上行进,不料,从其后方窜出来一只猛虎,猛虎直接朝一只北山羊扑去。情急之下,牧人和牧犬只好赶快保护羊群,牧人在一边叉开双腿、张开双臂高声吆喝,牧犬也是积极配合,从一侧拦截跑散的羊群。

    3、在一块宽1.8米、高2.4米的岩石上,凿刻着一骑马牧人、一峰骆驼、一条狼、一只鹿、一只盘羊、十只北山羊。其中位于画面左上角的狼身长12厘米,高6厘米。鹿身长23厘米, 20厘米。骑马牧人位于画面右中偏下,马身长18厘米,高15厘米;马上人高5里米。骆驼身长14厘米,高12厘米。画面右下方第二只大羊身长30厘米,高47厘米;有颚须(图一百六十二)。

这幅作品描绘的情景是:一个牧人骑着马、牵着骆驼、吆喝着羊群正朝一个方向前进,一条小狼悄悄地尾随了上来,企图袭击掉队的小羊、或老弱病残的羊。此时,牧人并没有发现这条狼,仍还在吆喝、引导、羊群赶路。中间有一只小羊羔跑着、跑着,大概把母羊跑丢了。所以又返回头来找自己的母亲。弄不好就会成了狼的囊中之物。

               

  章: 西

   一、裕民县巴尔达库尔山岩画“骑牛牧羊图”和“牵驼图”、“放牧图”、“狩猎图”

   巴尔达库尔山岩画位于巴尔鲁克山北部裕民县境内哈拉布拉镇西25公里处,属新地乡。地理坐标:东经82052ˊ10〞,北纬460    8ˊ5〞;海拔高度816米。

骑牛牧羊图和牵驼图:均发现于巴尔达库尔山第一地点,两图凿刻与同一岩面。骑牛牧羊图位于岩画左上角,一个牧民骑在一头大公牛背上,一手握缰、一手鞭牛、牛脖子上还挂着两只铃铛。在牛的前方有一只山羊,从比例看可以认定是一只家山羊。在骑牛牧人的右后侧,还有一儿童骑着一匹马,骑牛的人和骑马的儿童好像是父子关系。牵驼图表现为一个人在牵引一峰双峰驼,他的一只手似乎正在用力拉、而骆驼却不愿走,于是骆驼的脖子被拉得很长。在牵驼人的下方还有一儿童骑在牛背上,牵驼人和骑牛的儿童也好像父子关系(图一百六十三)。

这是一幅草原生活气息很浓的作品。作品揭示的内容是:在辽阔的大草原上,牧人们不仅放牧着自己的羊群、牛群、马群、而且尽情享受着天伦之乐。

放牧图十七幅:

1、在一块岩石上,凿刻着一个牧人和一只大山羊。牧人位于画面左边,双腿叉开,两手平举,作吆喝状。大山羊站在牧人的斜对面,头上两角特别粗壮,像两把利剑伸向尾部,看起来角比身长,它颈短、体肥,四肢雄健有力,可能是一只头羊(图一百六十四)。

画面反映的情景是:一只领头羊不听话,在放牧的路上把羊群往其它地方带,牧人发现不对,赶快跑到它头前去拦截,故出现了画面上的情景。

    2、在一块岩石上凿刻着一个牧人、一个牧童、一只大鹿、一只大山羊。牧人右臂前举、左臂后甩,抬右腿、蹬左腿,腰往右扭、头往左摆,列出一副追赶、吆喝大鹿与大山羊的架子。牧童也是左臂抬起、右臂下垂;左腿外撇、单腿直立;身体前倾,似在帮助牧人吆赶鹿羊。大鹿放开四蹄往前跑,大山羊扭头往回拐。这幅作品构图紧凑,刻画准确(图一百六十五)。

    3、在一块岩石上凿刻着一对夫妇牧羊图。图上除了刻有一怀孕妇女和一个生殖器勃起的男子外,还刻有大小山羊十一只。整幅作品为带形,孕妇挺着大肚子居其中,生殖器勃起的男子位于画面的右上方。羊群三五成群地摆开阵势,有的在吃草、有的在游荡、还有的在抵角斗架(图一百六十六)。

这是一幅名副其实的夫妇共同牧羊图。作品真实地再现了古代牧民夫妇共同放牧的情景。同时也反映出牧人寄希望于赶快生子、后继有人的愿望。

4、在一块较大岩石上,凿刻着一个牧人和八只山羊(图一百六十七)。

这幅作品刻绘的内容是:春夏之交,草原上水草肥美、牛羊成群。自然界各种动物都在寻找自己的情侣,都在为繁衍后代而忙碌、而快乐,羊群也不例外。画面左边有两只羊正准备交配,前面的母羊已经站稳,做好了交配前的准备工作。那只大公羊已举起前蹄,后身下蹲,阳具欲出,正和面前的母羊作交合状。这位牧人看到眼前这些情景,也燃起了性欲之火。无奈之下,也拨弄起自己的生殖器,牧人背后一只小公山羊,看见牧人有如此举动,也伸出阳具,直立起来。其余羊只都在相互追逐之中。

5、在一块宽1.8米、高1米的岩石上,凿刻着九个人、十一只大山羊、一条牛(图一百六十八)。

这是一幅不同寻常的放牧图。图的右下角有两个裸体男性在斗架。下层中间有一勃起性器的男子双手正抓住一条大牛的尾巴。此男子高10厘米,宽6厘米;牛身长18厘米,高10厘米。大牛竖起双角,极力想挣脱人手向前蹦。大牛左前方,一人双臂交叉,腰微弯、侧身而立,似乎想挡住大牛的去路。中间一人扭着腰、挥动着双手,好像在吆喝乱跑的羊群。右上角两个羊之间,有一人双脚叉开,两臂平伸,上身后仰,也在赶羊。画面左下一有尾饰的人,双脚叉开,身微斜、高举双手,似也在吆喝羊群。左上有一挺着大肚子的孕妇和一两腿分开、前仰欲倒,两臂抬起的儿童。画面上的牛、羊都在动。这是一幅写实作品,它反映出巴尔鲁克山父系氏族社会时期草原牧民人丁兴旺、畜牧发达的景象。

6、在一块岩石上凿刻着两个裸体男性、一个孕妇、一个儿童、三匹马、八只羊。这是一幅羊、马混合放牧图(图一百六十九)。

作品描绘的情景是:盛夏季节,一个裸体牧人带着妻子和孩子去草原放牧自家的羊群,期间遇到了另一个头戴角饰的裸体牧人也赶着羊、马来到同一块草地,他们一家对这位牧人的到来表示欢迎。画面上这一家三口:男主人生殖器勃起,侧身而立,面朝来者,举起双手作合掌状;孕妇也是侧身而立,她敞开双臂,扭头作招呼对方状。小孩则双臂挥动作正面相迎来者姿势。头戴角饰的裸体牧人则甩开双臂、挺着勃起的生殖器吆赶着自己的羊群和马匹。整个画面洋溢着一派祥和、友好的气氛。

7、在一块岩石上凿刻着两个牧人、一只鹿、两峰骆驼、三只羊和一个水泉(图一百七十)。

这幅作品描绘的是:一个牧人带着他年少的儿子、赶吆着自家的骆驼、羊、鹿去放牧。他们找到了一块很好的牧场,这里不仅草长得好,而且旁边还有泉水。所以他们在畜群吃饱之后,就赶着畜群去饮水。一只鹿先跑到水泉边,正低头作饮水状。三只羊大概是不渴,到了水泉边不忙于饮水,而是相互嬉戏玩耍起来。小骆驼可能是渴了,正迈步朝水泉边走去。一只大公骆驼勃起生殖器站在牧人父子的背后,不想走动,大概是吃的太饱了。想歇一歇再喝水。这一对牧人父子遇到如此优良的牧场,高兴的欢呼起来。画面上父子俩都是高举双手作跳跃状。

    8、在一块岩石上凿刻着两个人、两匹大马、两只羊。画面刻绘的内容是:一个牧人赶着两只羊和另一个牧人赶着两匹马一起到草原上去放牧,到了牧场之后,两只俏皮的羊不好好吃草,还没有吃一会就乱跑起来,引诱的两匹马也不想吃草,其中一匹马跟着羊乱跑,另一匹不跑也不好好吃草。弄的牧马人没办法,索性从地上拔起一把草,拿在手中喂马吃。牧羊人在一边吆赶起自己的两只羊来。此时可能是牲畜发情交配的季节,画面上牧人面前的马生殖器勃起的老长、和表现出急躁不安的情绪正说明了这一点(图一百七十一)。

    9、在一块岩石上凿刻着一个裸体男性赶着一只双角大羊和一只大鹿。此男性是一位牧人,他双臂张开,右腿外撇,左腿单立,上身后仰,生殖器勃起,正在吆赶着头角长着像很多树枝一样的一只大鹿和一只大山羊去吃草(图一百七十二)

    10、在一块岩石上凿刻着两个牧人和两匹马。牧人位于画面下方,其中一人有尾饰。这幅作品描绘的情景是:两个牧人赶着两匹马到山坡上去吃草,山坡比较高,马儿越走越快,两个牧人拉了下来,走在后面有尾饰的牧人爬不动了,就双手插腰,站在那里歇了起来。走在前面的牧人也感到气喘力乏,边走边向马儿叫停(图一百七十三)。

    11、在一块岩石上凿刻着四匹马、一条牧犬。其中有两匹是公马,两匹是母马。这显然是一幅牧犬看护畜群的放牧图(图一百七十四)。

    12、在一块岩石上凿刻有两个人、两条牛、一匹马、一只羊。其中一个戴尖顶帽的人倒骑在马背上,面朝后方。一条大牛在马的左后侧行走。一只山羊夹在牛马中间却与大部队逆向而行。走在最后面的一条牛停住了脚步,站在那里不动。一男子两臂微举、两手下垂,勃起的生殖器正伸向牛的臀部,此牛可能是一条小母牛,这反映出在原始社会末期尚未开化的游牧民族中仍然存在着愚昧的、低级趣味的人畜交媾行为(图一百七十五)。

    13、在一块长1.1米、高65厘米的褐色岩石上,凿刻着一个牧人、三匹骏马。三匹马从右往左一字形朝着一方向站立着。个个昂首、竖耳、膘肥体壮。右边的马身长24厘米,高8厘米;中间的马最大,身长28厘米,高11厘米;左边的马较小,身长20厘米,高8厘米。右边一牧人正双手抚摸着右边那匹马的前腿。这幅作品反映的是:在水草茂盛的草原上,牛羊肥、马儿壮,牧民们抚摸着自家的马匹就像抚摸着自家的宝贝一样心爱、高兴。同时,也反映出人与马之间朝夕相处所产生的感情(图一百七十六)。

    14、在一块岩石上凿刻着一个牧童、一匹大马、一只大山羊和一只小山羊。画面上的马匹很大,一小山羊刻在马腹之下,大山羊位于画面左下角,作正在吃草状。牧童位于画面右下方,双腿并立,两臂平伸,作吆喝牲畜状。是一幅羊、马混合放牧图。这幅作品揭示出牧场上羊、马混放是不会相互伤害的(图一百七十七)。

    15、在一块岩石上凿刻着一个牧童、一条大牛、两匹马。牧童刻于画面左下方,左脚前、右脚后;左臂微抬后甩、右臂前举打着手势;像一个成熟老练的牧人一样,吆喝、引导着三头大牲畜朝同一方向前进(图一百七十八)。

16、在一块高1.15米、宽1.2米的岩石上,凿刻着两个牧人、一条犬、一只鹿和五匹马。画面左上、头上有5只角状饰物的牧人高24厘米,宽15厘米;他全身前倾、两臂张开,正驱赶着左前方和右侧的两匹马前进。他面前有一条犬,身长16厘米,高10厘米;左前方的马身长15厘米,高7厘米;右侧的马身长15厘米,高10厘米。画面中鹿最大,身长32厘米,高26厘米。大鹿的身后、画面的左中部刻绘着一高22厘米,宽10厘米的裸体男子。他生殖器勃起、双手前举、面朝马尾,双脚直立于一匹身长20厘米,高12厘米的马颈之上。在这匹马的右侧还有两匹马,一匹身长16厘米,高8厘米;另一匹身长13厘米,高8厘米。它们都朝着一个方向前进(图一百七十九)。

这幅作品描绘的情景是:在辽阔的草原上,两个互不相干的牧人可以同时吆赶着自己的畜群齐头并进,这种放牧方式叫作“一条鞭”。

    17、在巴尔达库尔西北约七八公里的乌什德特沟一块残高2.6米,宽3.2米的岩石上,凿刻着一幅气势恢宏的放牧图。画面共凿刻十五个人、十八匹马、十一只羊、一个印记。整幅作品除了最上面的男女二人、右下角的男女二人明显为生殖崇拜外,其余的人都正在放牧。

最左边的一人正骑在马上;左上一人牵着马;中间二人牵着三匹马的缰绳;中间还有一男子抱着一个小孩;画面最下边一人拉着一匹拱着背不走的马;右中有一裸体男子正左手插腰、右臂平举,作吆喝羊群状。此人身边有一只山羊在望着他勃起的生殖器发愣。画面上部有三个人都在或张开双臂、或挥动双臂吆赶羊群。整幅作品反映了巴尔鲁克山地区草原茂盛、人畜两旺的景象(图一百八十)。

    狩猎图四幅:

    1、在一块宽26厘米,高22厘米的石块上凿刻有一个身高16.5厘米、宽7.5厘米;生殖器勃起的猎人。正挽弓拉箭射向一条身长11厘米,高7.5厘米的野牛的臀部,野牛已经中箭。猎人的弓高8厘米,宽5厘米;这是一幅单人狩猎图(图一百八十一)。

    2、在一块岩石上凿刻有两个猎人、两只北山羊、一头大公牛、一匹雄性大马。北山羊一大一小位于画面上方,皆作扭头探视状。大公牛和一个挽弓拉箭的猎人对峙于画面左下角,大公牛两角前挺、双眼仇视、伫立不动;猎人双腿微曲、拉弓搭箭、正瞄准大公牛的喉颈。叉开双腿、蹲坐于右边雄性大马颈下的、头戴尖顶帽的猎人,正箭在弦上、瞄准前方奔跑的动物,蓄势待发。可惜年长日久,风侵雨蚀、烈日暴晒,岩面已经风化,猎人所瞄射的前面的动物已漫漶不清。这是一幅双人狩猎图(图一百八十二)。

    3、在一块岩石上凿刻着一幅双人狩猎图。图上刻有两个猎人、五条野牛、五只北山羊。

这幅作品描绘的是:一群野牛和野羊正在一块水草肥美的草地上吃草,有两个猎人带着弓箭悄悄地潜入到它们的身边。还未等野牛、野羊发现,一个高个子猎人和低个子猎人手持弓箭,就突然出现在它们的面前。高个子猎人挽弓拉箭,已瞄准了一条离自己较近的、又肥又壮的野牛。野牛似乎已发现猎人,赶快抬蹄就跑,但为时已晚。低个子猎人选准一只体态肥大的北山羊瞄射,两只离他较近的大北山羊,见势不妙,拔腿就跑。低个子猎人说是迟、那是快,举弓搭箭,瞄准一只,手起箭发。夹在两个猎人中间的一只小羊羔被眼前的情形惊呆了,前蹄刚迈,后蹄未动。慌乱中野牛、野羊有的向东逃、有的向西跑。整个画面气氛紧张而活跃。是一幅艺术价值、学术价值较高的作品(图一百八十三)。

4、在一块残断后高为90厘米、宽75厘米、厚1.1米的岩石上,保留着半幅、但场面十分壮观的大型围猎图。此图现存左半面,尚有五个挽弓拉箭的猎人,形成少半个包围圈,箭头正对准包围圈内的三条牛、四匹马和一只羊。从上往下数第四个和第五个弓箭手之间,有一人未持弓箭,但正张开双臂驱赶兽群。猎人一般高79厘米,宽(连弓箭)58厘米。画面上有三条牛、一匹马最大;另外三匹马和一只羊较小。这幅作品反映的是:一次大规模、有组织的集体围猎行动。可惜画面右半部分已不存在,但仍不失是一幅学术价值、艺术价值较高的作品(图一百八十四)。

 

    二、裕民县巴尔鲁克山冬牧场哈因沟岩画“放牧图”

    哈因沟岩画位于玛依勒山北面的巴尔鲁克山南麓冬牧场,隶属裕民县管辖。          放牧图四幅:

    1、在一块岩石上凿刻着一个小孩牵着一条勃起生殖器的雄性大牛。牛两角前竖,小孩则一手拉着穿在牛鼻中的绳子,一手往前伸,叉开双脚,身体前倾,用力拉牛。另外在牛前有两只羊、牛下有两只羊、牛上有一只羊。小孩很吃力的招呼着五只羊和一条大牛。这幅作品揭示的情形是:处在奴隶制时代的游牧民族,穷苦牧民家的孩子,很小就要独立承担起外出放牧的任务。这是一幅记实作品,具有重要的史学价值(图一百八十五)。

    2、在一块高80厘米、宽43厘米的岩石上,凿刻着一个有尾饰的牧人和两只羊。此人高19厘米、宽10厘米;所放的羊一大一小,大羊位于画面左边,身长22厘米、高24厘米;右边的小羊身长10厘米、高13厘米。这幅作品反映的情景是:一个牧人轻松地赶着两只羊去放牧,到了草原之后,羊各自去吃草、或寻找快乐。牧人没事干,就在一旁锻炼起身体来了。他两脚叉开、双手下垂,运用的完全是一套自创动作(图一百八十六)。

    3、在一块宽48厘米、高53厘米的岩石上,凿刻着一个骑马牧人、一条牧犬、五只山羊。骑马牧人高(连马)8厘米、马身长10厘米;牧犬身长10厘米、高5厘米。骑马牧人和牧犬位于羊群后面,走在羊群前面最大的一只山羊身长15厘米、高19厘米。羊群都朝着一个方向前进,其行走姿势各不相同。这幅作品描绘的是牧人在放牧途中的情景。作品构图严谨、布局合理(图一百八十七)。

    4、在一块高90厘米、宽35厘米的岩石上,凿刻着一个牧人、一条身长、高均为70厘米的大牛、和两只山羊。牧人位于画面左边,圆头、身高20厘米,宽15厘米;牧人面前的第一只羊身长22厘米,高16厘米;第二只羊、即右边的那只羊身长18厘米,高15厘米。牧人叉开双腿、左臂平伸、右臂高抬,正吆赶着羊牛前进。在这幅作品上,作者大胆地采用了艺术夸张的手法,把牛角刻绘的比牛身还要长(图一百八十八)。

哈因沟岩画的年代比较早,距今大约在三千年以上。

 

    三、裕民县红石头泉岩画“放牧图”

裕民县红石头泉岩画原资料不详,故具体地理位置从略。

放牧图:刻于一块长2.2米、宽90厘米的岩石上,画面表现为一个栅栏(帐篷)的周围有一群牛羊,一个牧人在附近挥动双手驱赶,另一个人似在骑马追赶离群的牛羊。这幅作品描绘的内容是:两个牧人,用马驮着帐篷,驱赶着牛羊,选择了一块很好的草地刚刚扎营下来,就去放牧。一些牛羊不听吆喝,到处乱跑。所以就出现了画面上的情景(图一百八十九)。

 

    四、托里县玛依勒山喀拉曲克牧场司马衣勒冬牧场岩画“狩猎图”、“放牧图”

    司马衣勒冬牧场岩画地理坐标:东经83031ˊ10〞,北纬45024ˊ40〞,海拔高度1600米。

    狩猎图三幅:

1、在一块高2.1米、宽1.85米的岩面上,凿刻着大小北山羊三十六只、狼三条、狩猎者两人。画面上三十六只北山羊神情、姿态各异。由于羊群中闯进了两个猎人,同时又窜进了两条狼,整个北山羊群都察觉到了面临十分危险的境地,因而都惊慌失措地向各个方向奔跑。只有一只身长1.05米、高1.32米的特大北山羊,可称北山羊王中之王,却高竖两角、昂首挺胸、巍然不动。表现出对猎人和恶狼的蔑视。画面中上部三条恶狼正在围扑一只身长23厘米、高20厘米的大北山羊。右边猎人高15厘米、宽10厘米;正挽弓拉箭朝羊群瞄射。中间的猎人两脚飞起、左臂高抬、右手举着耙形武器,正向一只北山羊的头部打去(图一百九十)。

整个画面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场面广阔、气势恢宏。作品充分显示出原始艺术家的巧妙构想和创造才能。

    2、在一块长2米、高1.9米的岩石上,凿刻着一个猎人和一只鹿。猎人高14厘米、宽6厘米;圆头、有尾饰;两腿叉开,扎稳脚跟;正全神贯注地挽弓拉箭、瞄射面前一只身长16厘米、高18厘米的鹿的臀部。这只鹿已发现了猎人,想拔腿逃跑,但此时已来不及。从猎人使用的弓箭笨拙情形来看,此作品的年代比较久远,当在原始社会末期(图一百九十一)。

    3、在一块岩石上凿刻着一个圆头形的人和一条猎犬。此人张开双臂、正快步前进,后面有一猎犬紧紧跟随。此人虽然未带弓箭,但也可知是去出猎。因为只要有凶猛的猎犬,就可以协助主人捉到所需的动物(图一百九十二)。

    放牧图四幅:

    1、在司马衣勒冬牧场一块岩石上,凿刻着一个牧童正赶着一只北山羊和一条双角牛前进。那牧童头圆形、两脚叉开,双臂伸张,正吆喝一牛一羊再往前走。从画面上看,牧童离羊和牛的距离较远,说明牛羊已经进入了牧场,只是它俩选择的草场并不好,所以牧童在一边又要吆喝起来,让它们往前走(图一百九十三)。

    2、在司马衣勒冬牧场一块岩石上,凿刻着一个牧人和一个牧童,还有一匹大马和一大一小两只北山羊。牧人、牧童头皆圆形。画面描绘的内容是:一个牧人带着他年幼的儿子一起赶着一匹马和羊群去放牧,半道上,俏皮的马总是不好好走路,每走几步就要停下来,东张长、西望望。牧人已经摸着了这匹马的毛病,就特地准备了一根大头棒,只要这匹马捣蛋,他就让儿子用这根大头棒去打马的屁股。马受惊后,四蹄腾空,向前奔驰。所以就出现了画面上的情景(图一百九十四)。

    3、在司马衣勒冬牧场一块高1.65米、宽1.2米的岩石上,凿刻着一个女人模样的人,和一匹马、一条狼、七只羊。狼身长12厘米、宽7厘米。由于这幅作品尚未全部完成,人形只能看出大样。,画面描绘的情景是:一个女人正在草原上看护一群羊和一匹马吃草,不料一条狼窜进了羊群,它选择了一只大山羊,上去就咬住羊的嘴唇不放,那女人见状,双手高举,拼命高喊,想把狼吓跑。但狼就是咬住羊不放,而其它羊只和马见势不妙,拔腿皆逃。有两只大羊离的较远,似乎感觉不到什么危险,还站在那里不动。但有一只小羊虽然也离的较远,却吓得蹦起来。通过这幅作品可以看出,在原始社会末期人和禽兽在食物的争夺上,斗争是激烈的。虽说是白天放羊,狼毫不怕人,敢在人的看护下去抢夺人的食物。看起来在恶狼出没的草原深处,女人放牧、或儿童放牧是相当危险的。此幅作品从布局上讲,是有主有次、重心明显、疏密相间(图一百九十五)。

4、在司马衣勒冬牧场一块高60厘米、宽43厘米的岩石上,凿刻着一个牧人、一条牧犬、两头牛、一匹马、还有一个水坑。牧人高22厘米、宽11厘米;头圆形;正左手插腰,右臂高举,示意牧犬过来帮他驱赶牛马。牧犬身长16厘米、高4厘米。两头牛位于画面左下,一公一母十分明显。公牛生殖器勃起;母牛肚大有孕;公牛身长28厘米、高14厘米;母牛身长24厘米、高14厘米。两头牛双角斜插朝前,齐头并进。一匹小马昂首阔步走在前面。画面右下角有一水坑(图一百九十六)。

这幅作品表明:牧人选择了一块水美草肥的牧场去放牧,待牲畜吃饱以后,他又将牲畜赶到附近的水泉边去饮水。画面上描绘的就是牧人即将把牲畜赶到水泉边的情景。

司马衣勒冬牧场岩画的年代距今在三千年以上。

 

    五、托里县玛依勒山喀拉曲克牧场奴尔斯拉冬牧场岩画“放牧图”

放牧图:在努尔斯拉冬牧场一块岩石上,凿刻着一个圆头牧人、十只北山羊。这幅作品描绘的内容是:一个牧人赶着羊群去放牧,一路上羊群都一个劲地往前跑,跑着跑着,羊群前后分成了两节,跑在前面的有六只羊,第五只羊发现后面的羊掉了队,大概是跑累了,就拐回来等后面的伙伴。拉在后面的四只羊在牧人的催促下正追赶前面的五只羊。牧人右手插腰、左臂挥动,正吆喝羊群快速前进(图一百九十七)。

 

    六、托里县玛依勒山唐巴勒霍拉岩画“狩猎图”、“放牧图”

    唐巴勒霍拉岩画位于托里县库甫乡玛依勒山南麓东部的唐巴勒霍拉。哈萨克语“唐巴勒”,即为有印记、岩画的地方,足见那里岩画之多。地理坐标:东经45027ˊ50〞,北纬83039ˊ30〞;海拔高度16501700米。

狩猎图分上、下两幅,同刻于一块高2.5米、宽1.5米的巨石上。上幅刻有一持弓猎人和四只北山羊。猎人高18厘米、宽9厘米;弓高9厘米,箭长5厘米。正挽弓拉箭对准一只最大的北山羊,此羊身长12厘米、高15厘米。猎人的突然出现,把它一下子惊呆了。还未等它反应过来,猎人的箭头已对准了它的额头,想逃已来不及了。其余三只稍小的北山羊则抛蹄、撂蹶,乘机逃跑了。下幅刻有一个挽弓拉箭的猎人和大小四只北山羊。猎人位于画面右侧中间,高9厘米、宽8厘米;弓高6厘米、宽2厘米、箭长5厘米。上面的大羊身长62厘米、高50厘米。中间的大羊身长33厘米、高35厘米(图一百九十八)。

这幅作品描绘的是:两只大北山羊带着两只小北山羊正在草原上行进,突然从迎面草丛中跳出一个猎人,四只野羊顿时惊呆了,前进不得、也后退不得。猎人边冲,边搭弓拉箭。说是迟、那是快,猎人即刻就瞄准了一只最大北山羊。看起来它是在劫难逃了。尤其是走在这只羊后面的一只小北山羊,见势不妙,企图从这只羊的侧背后逃走。此时,小羊已作出侧身动作 。画面形象生动,富有一定的艺术感染力。

放牧图三幅:

1、在一块高70厘米、宽50厘米岩石上,凿刻着一个骑驼人、一个骑羊人、一只大角山羊。骑驼人位于画面右上方,骆驼身长15厘米、高13厘米;驼上人高5厘米。骑羊人偏左下,羊身长18厘米、高21厘米;羊背上人高6厘米。在骑羊人右侧稍前、正在奔跑的大山羊,身长19厘米、高17厘米(图一百九十九)。

从构图的比例来看,骑驼人和骑羊人应该是两位少年。作品描绘的是:这家牧主有不仅有大量的羊群,而且有很多的骆驼。这家少年喜欢玩耍,牧主就让他们骑上骆驼和大山羊去放牧。这可能是两少年第一次正式得到批准这样做,看把他俩乐得、神奇的样子。骑驼少年在驼背上抱着驼的前峰一走一摇;骑羊少年在羊背上两臂前伸吆赶着羊群,所以他右侧稍前的大山羊昂首、竖颈、摆尾、抛蹄、飞奔起来。

2、在一块长1.2米、高90厘米的岩石上,凿刻有骑马牧人一个、骑驼牧人一个、山羊六只。骑马牧人的马身长23厘米、高20厘米,马上人高8厘米。从画面上看,马似立于高坡之上;牧人居高临下、仍昂首、挺胸、两臂张开、在马背上大声吆喝羊群前进;马颈下有一只小羊想直立起来和马亲吻,马的右前方一只大山羊也停住了脚步。骑驼人骑的是一峰双峰驼,驼身长18厘米、高14厘米,驼上人高9厘米。此驼正昂首、引颈、迈开四蹄、阔步朝前。驼背上的牧人正侧扭着身体、高举双手,朝身后的四只小山羊吆喝。这幅作品构图紧凑,描绘的是牧人放牧过程中的瞬间情景(图二百)。

    3、在一块宽60厘米、高80厘米的岩石上,凿刻着一个骑驼牧人和大小四只山羊。骑驼牧人位于画面上方,驼身长18厘米、高14厘米;驼上人高5厘米。左上方山羊身长15厘米、高14厘米;中间大山羊身长20厘米、高16厘米;右下盘角大山羊身长19厘米、高20厘米。这幅作品描绘的是牧人骑着骆驼、赶着羊群去放牧的情景。所以,画面上大小四只山羊个个都是昂首、竖角、朝着一个方向奔跑(图二百零一)。

 

    七、托里县庙尔沟吐别克斯套岩画b组“车辆图”

    吐别克斯套岩画b组,位于托里县庙尔沟镇公路83公里路碑处。地理坐标:东经830

57ˊ40〞,北纬45031ˊ20〞;海拔高度1445米。

车辆图:在一块岩石上凿刻着一个骑马人,马后有一辆双轮车,车上站立着一个人正扬鞭催马。画面长50厘米、高25厘米(缺图见《新疆文物》199431819页)。吐别克斯套岩画b组的年代,调查者认为属战国至元代。

 

    八、托里县喀拉托别牧场努思拉克斯套岩画“牧犬驱狼图”、“牧羊遇险图”

    努思拉克斯套岩画位于托里县喀拉托别牧场范围一条很深的山谷中。地理坐标:东经83033ˊ25〞,北纬45027ˊ50〞;海拔高度1700米。

牧犬驱狼图:凿刻岩画的岩面垂直向南,宽50厘米、高1.6米;距地表1米。画面上方有一个牧人站立着,他左手叉腰、右腿前迈、昂首挺胸、右手指向对面一只大山羊。下方是五条牧犬正在驱赶两条狼,作者采用夸张的手法,描绘出两条身躯巨大的狼。其中身躯最大的表现出雄性,这条彪悍凶猛的大公狼生殖器外露十分明显,跑在前面。母狼紧随其后。在两条狼的身后有五条身躯短小、卷尾竖耳、勇气十足的牧犬在追赶。在狼与牧犬之间有两只北山羊朝东欲跑(图二百零二)。

调查者指出:狼与犬之间的两只羊凿刻时间应晚于牧犬驱狼图,因为羊的岩晒程度要比狼和犬浅的多。直观上看,狼和犬的岩晒程度是一样的(见李 肖:《塔城地区岩画》《新疆文物》19964133页)。

牧羊遇险图:岩面垂直朝南,画面宽60厘米、高84厘米;距地表10厘米。画面中央凿刻着一匹向东奔跑的雄性大马,由于奔跑速度快、马鬃都飘了起来。马背上的牧人右手朝后护住随身携带的物品,左手前伸指向远方。马身长75厘米,牧人身后有一只北山羊面朝东站立着,羊头前有一符号(斯按:可能是一个牧童未凿刻完成)。在马的前蹄右侧有一只雌性北山羊,身长51厘米,面向西。羊的对面有一只跳起朝它扑来的雄性棕熊,熊高37厘米(图二百零三)。

这是一幅骑马牧羊遇险图,此幅作品描绘的是:一个牧人骑着马赶着羊群朝西边牧场去放牧,一路上正当顺利之时,突然从路边草丛中窜出一只雄性大棕熊,截住了一只北山羊的去路。正当北山羊左躲右闪,想极力摆脱棕熊的纠缠时,牧人掉转马头、迅速赶了过来。由于马跑的速度相当快,至羊遇险现场,还刹不住步。所以牧人原指向棕熊喝令其停止伤害北山羊的左手,由于马的超前偏离了方向。牧人身后那只年幼的北山羊(及牧童)是赶过来看热闹的。所以才出现了如上场面。

 

    九、托里县喀拉托别牧场克孜勒阔腊岩画“马车图”

    克孜勒阔腊岩画位于托里县喀拉托别牧场指挥部东两公里处的一条山谷中。谷深且窄,谷地有一条小溪。岩画刻于半山腰的青灰色石灰岩上。地理坐标:东经83000ˊ32〞,北纬45027ˊ35〞;海拔高度1720米。

    马车图:凿刻于宽1.15米、高80厘米;距地表60厘米的岩面上,岩面朝南。画面最东端为一只奔跑的雌性北山羊,它腹部镂空,其右后侧站立着一条大公狼。在这只羊和这条大公狼的身后为一辆有两匹马拉着的马车,车为双轮单辕,长20厘米。其时代应在汉代之前。

马车上方有两只向南作奔跪状的北山羊,在这两只羊的背后是一只头向右偏、身体成椭圆状的、怀孕的母盘羊;其后是两只头朝右偏的北山羊。北山羊的下面是一公一母两匹野马(图二百零四)。

这幅作品揭示的情景是:在原始社会末期,车辆虽然已经出现,但牵引车辆的动力工具、马匹,尚在驯养过程中。所以画面上就出现了两匹马拉的车,一匹马已套到了辕里,另一马则还站在一旁,而且是套进了辕里的马并不听话,还未等另一匹马套进来,它就偏向一方用力猛拉、企图脱套。整幅作品是把马车的出现置于原始社会末期游牧民族所处的历史大环境下来表现的。

 

    十、额敏县伊米里河卡拉伊米里岩画“乘车追鹿图”

    伊米里河卡拉伊米里岩画位于额敏县伊米里河卡拉伊米里支渠旁的山坡上。

乘车追鹿图:刻在一块乌黑发亮的岩石上,画面上有一只鹿、两个与车轴相连的轮子;一个人伸开双臂奔跑。象征着猎人乘车追鹿(图二百零五)。

伊米里河卡拉伊米里岩画的年代不晚于公元八世纪。作者可能是在突厥人之前、活动在这一区域的其他古代游牧民族。

 

    十一、额敏县喀拉也木勒岩画“牧羊图”

    喀拉也木勒岩画位于额敏县城东北方向、直线距离65公里处的喀拉也木勒河北岸的吾尔喀夏尔山和海航山交界处的山坡上。地理坐标:东经84015ˊ30〞,北纬46046ˊ30〞;海拔高度1360米。

    牧羊图:表现为一个形似骑马的人干着一群羊,跑在前面的是一条狗。这幅画面把骑马奔驰的牧羊人、奔跑着的羊群和狗有机的构成了一幅形象逼真的牧羊图(缺图、见《新疆文物》19923103页)。喀拉也木勒岩画的年代待考。

                     

 

  章:北

   一、奇台县北塔山阿艾提沟岩画“套马图”

   北塔山位于阿尔泰山与天山之间,自古以来就是外蒙古草原自杭爱山通向准噶尔盆地的必经通道。同时也是从阿尔泰山南下天山往北奇台绿洲及巴里坤盆地的通道。北塔山是译名,在汉文史藉中曾被译为拜塔克山、拜山、巴他克山等名。北塔山地理位置在:东经9106ˊ,北纬45018〞;海拔高度12003287.2米。

    套马图:在奇台县北塔山牧场以东8公里处的阿艾提沟。该沟大致东西走向,由沟口至沟内约一公里多路,即可见沟右侧一褐红色峭壁,其岩壁高约5米、宽2.6米,。凿刻着一幅巨幅岩画。近前一看,满壁皆是野马,情态各异。画面上密集地刻绘了大小十五匹马、三只大角羊、一峰骆驼、一条犬、一座冬屋。其中最大的一匹马身长90厘米、高44厘米;可以看见很短的鬃毛。大马位于画面右边,大马之上的小马身长11厘米、高7厘米。右边最上的一匹马身长16厘米、高14厘米。中间一行马群有六匹,马群最上面是一条犬,其身长15厘米、高8厘米。马群中间从上往下数第四匹马与第五匹马之间有一只大角羊,其身长12厘米、高8厘米。此行马群的尺寸自上而下依次为:第一匹马身长16厘米、高14厘米。第二匹马身长23厘米、高16厘米。第三匹马身长12厘米、高16厘米。第四匹马身长16厘米、高10厘米。第五匹马身长10厘米、高6厘米。第六匹马身长11厘米、高6厘米。紧挨此行马群的左边自上而下有四匹马,它们的尺寸依次为:第一匹马身长17厘米、高11厘米。第二匹马身长18厘米、高14厘米。第三匹马身长16厘米、高17厘米。站人的马身长20厘米、高17厘米;马上人高12厘米、宽15厘米。画面左边还有两匹马,其靠上的一匹身长17厘米、高15厘米。靠下的一匹身长15厘米、高19厘米。一峰骆驼:身长16厘米、高10厘米。最左边的一只大角羊身长16厘米、高15厘米。左下偏右的大角羊身长17厘米、高12厘米。画面上有十二匹马,头皆朝西,有一人立于马背之上,此马头朝东,马无鞍;此人两臂屈伸、双腿叉开、上身前倾、状若套马;形象生动之极(图二百零六)。

这幅作品的发现,其重要价值在于:证明在古代我国天山、阿尔泰山之间的准噶尔盆地东部的卡拉麦里山、北塔山一带就是野马栖息、生存、繁衍之地。苏北海先生在研究这幅作品时指出:“1876年沙俄军官普尔热瓦尔斯基潜入我国准噶尔盆地东部捕捉野马,自我标榜为世界上第一个发现野马的人。1890年德国拥有庞大动物园和马戏团的哈根贝克吉贝德福大公雇用格里格尔等偷越我国国境,在从科布多到卡拉麦里山一带戈壁丘陵间,捕捉野马驹52匹。然后将野马驹用绳子连接起来,经过11个月的长途跋涉回到汉堡,除沿途死亡者外,幸存下来的只有28匹。被带到欧洲各地巡回展览,从此震动了世界各国,野马被各国珍视为动物界的‘明星’。自此各国人员纷纷偷越我国国境,潜入卡拉麦里山一带猎捕野马,以至于到20世纪中叶以后,我国西北地区野马以被捕杀殆尽。而阿艾提沟巨幅野马岩画的发现,足可证明在天山、阿尔泰山之间准噶尔盆地东部是古代野马极为繁盛的地区”( 见苏北海:《新疆岩画》238)

 

二、奇台县北塔山牧场库甫沟岩画“追驼图”、“鹿羊对峙图”、“放牧图”

    库甫沟岩画位于北塔山牧场北约五公里的库甫沟内,沟内有一条山溪,岩画分布在沟西两公里长的岩壁上。

追驼图:在北塔山牧场以北五公里多的库甫沟一块岩石上,凿刻着两个人、两峰骆驼、一只大角羊。大角羊位于画面右边,身长32厘米、高40厘米;人,圆头、印欧人种,与骆驼都刻于画面左边,其中一个子较高的人身高17厘米、宽10厘米 ;较低的人身高13厘米、宽8厘米。上面的一只骆驼身长20厘米、高15厘米;下面一只骆驼身长23厘米、高15厘米(图二百零七)。

画面描绘的内容是:有两只野骆驼和一只大角羊正在山坳里吃草,两个赤手空拳的人路经此地,便异想天开地追捕起了骆驼,尽管两人一左一右奋力追捕,骆驼还是不顾一切的朝前奔跑。大角羊乘机朝另一方向逃去。

鹿羊对峙图:在北塔山牧场东北约5公里处的库甫沟一块岩石上,凿刻着一只大鹿和四只大角羊。其中大鹿身长40厘米、高17厘米;和鹿对峙的大角羊身长30厘米、高30厘米;靠近鹿首、画面中间的一只大角羊身长16厘米、高11厘米;左上角的大角羊身长17厘米、高13厘米;右上的小大角羊身长14厘米、高8厘米(图二百零八)。

这幅作品描绘的是:羊鹿混放过程中,羊和鹿为争食牧草,所发生的抵角斗架现象。不过,鹿和大角羊都是善良、温顺的动物。在一块吃草、玩耍、甚至斗架并不会发生什么危险。这幅作品的创作,是古代艺术家深入体验生活的结果。

放牧图:在库甫沟一块高2.2米、宽4.6米的褐色砂岩上,凿刻着十五只大角羊、两只鹿、一个牧人、一条牧犬、三个印记。牧人位于画面左侧偏下,牧犬在画面中底部偏右。现将画面自右而左分成三组:右面一组为四只羊,其尺寸依次为:1、身长30厘米、高26厘米;2、身长25厘米、高23厘米;3、身长37厘米、高25厘米;4、最上面的一只羊身长25厘米、高26厘米。中间一组包括七只羊、一只鹿、一条犬、一个印记。自右而左大角羊尺寸依次为:5、身长20厘米、高19厘米;6、身长28厘米、高20厘米;7、身长16厘米、高15厘米;8、身长19厘米、高16厘米;9、身长20厘米、高11厘米;10、身长11厘米、高8厘米;11、身长15厘米、高7厘米;12、大鹿身长25厘米、高32厘米;13、牧犬身长20厘米、高14厘米;14、印记宽12厘米、高24厘米。左面一组包括四只大角羊、一只小鹿、一个牧人、两个印记。仍自右而左,大角羊尺寸依次为:15、身长26厘米、高32厘米;16、身长13厘米、高13厘米;17、身长19厘米、高20厘米;18、身长23厘米、高20厘米;19、小鹿身长18厘米、高15厘米;20、牧人高16厘米、宽18厘米;21、大印记长27厘米、高35厘米;22、小印记长12厘米、高12厘米(图二百零九)。

有学者指出:右面一组四只羊是后刻的(见迟文杰:《昌吉州岩画的初步考察与研究》《新疆文物》19973期)。苏北海先生认为这是一幅狩猎图。他把画面上人手中拿的东西看作是武器,把牧犬看作是猎犬。斯认为这是一幅放牧图。其理由有三:〈1〉、从画面上看,无论是大角羊还是鹿与犬,皆头向一致朝前奔,犬对羊或鹿无攻击迹象,可以说是随群而行、起保护作用,此犬像是牧犬。〈2〉、假如画面左侧偏下刻绘的是一个猎人,也不管他手中拿的是什么武器,既然是狩猎,他的助手猎犬、就应该和他相互配合,而不是离他很远,去单独捕猎。画面上犬在畜群的右侧稍前,人却在畜群的最后边,二者相距甚远。不符合常规下猎犬在捕猎时与人相互配合的特点。〈3〉、就画面上人的姿态和手中所拿的东西来看,首先肯定他手中拿的不是弓箭,也不是什么武器。此人双脚叉开,右臂伸展,左手似执一条软鞭甩后折回形成了一个圈。从他面朝最后一只羊所作的姿态来看,倒像是吆喝驱赶这只羊快走。所以,斯认为这是一幅放牧图。

关于北塔山岩画的作者,调查者认为:阿艾提沟“套马图”与古羌人有关;库甫沟“追驼图”、“鹿羊对峙图”、“放牧图”与铁勒、突厥人有关。

 

    三、奇台县北塔山牧场叶尔哈巴克岩画“狩猎图”、“放牧图”

    叶尔哈巴克岩画位于北塔山牧场西北方向十多公里的叶尔哈巴克,原系铁力根、克兰拜等的冬牧场。在冬牧场中间有一道山梁矗立着一垛长墙似的嶙峋岩石,岩画就凿刻在这些岩石上。

狩猎图:在一块高1.53米、宽60厘米的岩石上,凿刻着一个猎人、一峰骆驼、六只大角羊。猎人双手各握一把短刀(或是一把短剑),身高15厘米、宽16厘米;骆驼身长17厘米、高10厘米;六只大角羊尺寸分别为:猎人背后的大角羊身长15厘米、高13厘米;画面左边上面一只身长13厘米、高12厘米;第二只身长12厘米、高10厘米;左下一只身长12厘米、高10厘米。右下两只大角羊,上面的一只身长14厘米、高10厘米;下面的一只身长13厘米、高12厘米(图二百一十)。

这幅作品描绘的情景是:一群北山羊和一只野骆驼正在山坡上吃草,从草丛中突然跃出一位双手各持一把短刀(或短剑)的猎人,直接冲向行动迟缓的野骆驼,大角羊见状皆四散逃离,猎人拦住了野骆驼的去路,用短刀准备朝野骆驼刺去,野骆驼为了躲避猎人短刀的刺杀,歪着脖子把头仰的老高。画面显得真实生动。

放牧图:在一块高1.35米、宽1.1米的岩石上 ,凿刻着一个牧人、一只狐狸、四只大角羊。牧人高13厘米、宽12厘米;牧人脸面前的大角羊身长12厘米、高10厘米;中间的那只大角羊身长13厘米、高9厘米;右下角大角羊身长9厘米、高9厘米;左下角大角羊身长13厘米、高10厘米;牧人身后、其右侧的一只狐狸身长13厘米、高6厘米(图二百一十一)。

这幅作品苏北海先生认为是一幅狩猎图,他把画面人物手中拿的圈状形物体当作武器,指出:“画面上猎人拿着武器追击大角羊和狐狸,使得整个画面都在动,大角羊和狐狸都在向各方逃奔”(见苏北海:《新疆岩画》240页)。斯认为这是一幅放牧图,画面人物手中所拿圈形之物乃软鞭折回形成之物状,与库甫沟放牧图牧人手中的鞭子一样,只是库甫沟放牧图牧人手中的鞭子甩开后折回所形成的圈子比较大,而叶尔哈巴克这幅放牧图牧人手中的鞭子是折叠握在手中的。所以形成的圈状比较小。这幅作品描绘的情形应该是:一个牧人正在看护一群大角山羊吃草 ,突然发现一只狐狸钻进了羊群,使整个羊群骚动起来。牧人赶紧驱赶狐狸、保护羊群。画面上牧人所列的姿势:全身右斜、左腿单脚立地、右腿外撇高抬、双臂张开、正是前护羊群、后挡狐狸。

                   

章:阿

    一、富蕴县唐巴拉塔斯洞窟彩绘岩画“祭祀狩猎图”

祭祀狩猎图:位于阿尔泰山东段南麓、富蕴县喀拉布勒根乡唐巴拉塔斯(也人称其为:唐巴勒塔斯)村。海拔1000米的半山腰山岩上一岩洞内,洞窟宽4.9米、高3.2米、深4米。洞壁上赭绘了一幅祭祀狩猎图。此图赭绘猎人两个、野骆驼一只、野马一匹、男女舞蹈者三十人、脚印一个、印记一个(图二百一十二)。

两个猎人一个赭绘于洞前右壁拐弯处,一个赭绘于洞的右壁稍前处。右壁稍前处的猎人为一女性,她有三根角饰,手持弓箭,身躯呈三角形,两脚叉开,高10厘米、宽(连弓箭在内)16.5厘米。洞前右壁拐弯处的猎人为男性,他头戴尖顶帽,手持弓箭,两脚叉开,正挽弓搭箭瞄准前方。此人有尾饰,身躯直桶形,高17厘米、宽(连弓箭在内)18厘米;弓高13.5厘米、箭长7厘米。女猎人左面的野骆驼身长16厘米、高8厘米;野马身长18.5厘米、高6厘米。

男女舞蹈者主要分成四组,洞窟正壁有两组:

第一组位于洞窟正壁左面,五人形成环形。个个都有尾饰,两手均左右向下斜伸,双脚叉开。左边人高32厘米、宽13厘米 ;左上人高22.5厘米、宽11厘米;右上一人高27厘米、宽9厘米;下排中间一人高28厘米、宽12厘米;右下方饰两个角的人高25厘米、宽13厘米 。这五个人步调一致,动作整齐划一。

第二组位于洞窟正壁中间,四人一组,分上、下两排,其舞蹈动作和第一组基本相同。只是这四人均无尾饰。上排一人,高26厘米、宽12厘米;此人右面有一个印记,高20厘米、宽12厘米。下排三人,左面一人高24厘米、宽10.5厘米;中间一人高19厘米、宽16厘米;右面一人高26厘米、宽12厘米。这三个人手拉着手,斜着身体在跳。除第一组右下方一人外,两组舞蹈者似乎都戴有尖顶帽,都在严肃认真地跳。有学者认为:这是信封萨满教的原始民族在狩猎出发前举行的巫术祈祷仪式(苏北海:《新疆岩画》26页)。在第二组下排舞蹈者的左面还有一个脚印,高12厘米、宽7.5厘米。这种脚印在原始社会是常见之物,与神话传说履足迹而孕有染,其内涵表现出生殖崇拜。在洞窟正壁的右面,有一个饰双角的舞蹈者,他高18厘米、宽12厘米。两腿叉开,左臂下斜,右臂平伸,臂上直立三根棒状物,中间一根高11厘米;两边各高9厘米。这个装饰特别的人正是主持狩猎前后进行宗教仪式的巫师。

第三组舞蹈者位于洞窟右壁,分上、中、下三排,共十四人。上排六人、中排三人、下排五人。上排和下排共十一人头上都有三根角饰。女人下身好像穿有裙子,身躯赭绘成正三角形;男人身躯是上下一桶。由此可知,上排左面第一个是女人,第二个是男人,依此循序为一男一女相间排列,然后男女都两臂舒展,以手相连,叉开两脚,踮步同行,舞姿何等优美。上排跳舞者从左往右,尺寸依次是:1、女性:高10厘米、宽12.5厘米;2、男性:高19.5厘米、宽11厘米;3、女性:高10.5厘米、宽10厘米;4、男性:高13厘米、宽11厘米;5、女性:高13厘米、宽10厘米;6、男性:高13厘米、宽9厘米;下排跳舞者从左往右,尺寸依次是:1、男性:高12.5厘米、宽9厘米;2、女性:高14厘米、宽12.5厘米;3、男性:高10厘米、宽10厘米;4、女性:高15厘米、宽11厘米;5、男性:高13厘米、宽10厘米。中间一排跳舞者共三人。左面一人高10.5厘米、宽9厘米;中间一人高10厘米、宽6厘米;右面一人高9厘米、宽8厘米。其中左面两人的舞蹈动作均作两臂平伸、双脚叉开状。右面一人则是两脚叉开、双手斜向上举,与上、下两排舞蹈者手拉着手连在一起跳舞不同,而是各自放开手脚尽情欢跳。

第四组舞蹈者位于洞窟入口拐弯及右壁前部,共五人。在洞窟入口靠右拐弯处赭绘有三人、靠里面的两个人头饰双角,两脚叉开,双手向上斜举,欢呼雀跃。靠里第一人、即野马后面的人高19厘米、宽6厘米;第二个人高18厘米、宽5.5厘米 。洞窟入口靠右第一人头饰四角有尾饰,此人高19厘米、宽10厘米;双臂朝下微敞,两腿叉开,也在跳舞。洞窟右壁前部、即手持弓箭男猎人的左面有两个人也在翩翩起舞。其靠里面的一个人双手斜向上举,两脚叉开;此人与男猎人之间那个有尾饰的人,也是一手向下、一手稍举,舞步轻轻、动作优美。第四组舞蹈者与两个男女猎人和一峰野骆驼、一匹野马所形成的画面,反映的是围猎者归来收获甚富,围绕着猎获物跳啊、唱啊、的喜庆场面。

这幅描绘祭祀狩猎前后场面的巨幅作品,真实地再现了信奉萨满教的原始民族在集体狩猎出行前和狩猎载物归来后所举行的宗教仪式。正如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指出的那样:在原始社会“各部落都有自己部落规定的节日和一定的祭拜形式,即舞蹈和竞技。舞蹈尤其是一切宗教祭典的主要组成部分”。

                    

二、富蕴县喀拉布勒根乡唐巴勒塔斯(唐巴拉塔斯)岩画“牧归图”

    唐巴拉塔斯、或唐巴勒塔斯,哈萨克语意为石头章子,或有文字的石头。

放牧图:在喀拉布勒根乡唐巴勒塔斯一块岩石上,凿刻着一幅情深意切的牧归图。画面左方是一个头戴尖顶帽的骑马人,有一条小狗迎着他跑过来;小狗上方有一只飞禽,飞禽左方绘有两个“   ”符号;小狗的右方是一个戴尖顶帽、穿长袍、着长筒靴的人;此人的上方也有一只飞鸟(图二百一十三)。

这幅作品描绘的是家人迎接放牧者归来的情景。画面布局合理,构思巧妙。充分表达了草原牧民殷切盼望亲人早日放牧归来、全家团聚的心情。

 

    三、富蕴县杜热乡徐云恰耳岩画“狩猎图”、“放牧图”

狩猎图:在杜热乡徐云恰耳海拔890米处,有一块高1米、宽50厘米的岩石上,凿刻着一个猎人和两只大角羊。猎人位于画面右方,高14厘米、宽7厘米;弓高6厘米、箭长3厘米。他头戴尖顶帽,有尾饰;右腿前弓、左腿后蹬、挽弓搭箭,正瞄准前面领头的一只大角羊。此羊身长9厘米、高12厘米;猎人跟前的一只大角羊身长、高均为7厘米(图二百一十四)。

这幅作品反映的情况是:即便是古代狩猎,猎人也是选择肥大的野兽为目标。作品构图简单,却主题明确。

    放牧图两幅:

    1、在杜热乡徐云恰耳一块高1米、宽60厘米的岩石上,凿刻着一个骑马牧人和五只北山羊。骑马牧人位于画面右下方,马身长12厘米、高6厘米;马上人高5厘米。画面上虽然只刻绘了五只羊,但代表的是一大群羊。俗话说:三五成群,三只羊可以代表一群羊,那么五只羊自然可以代表一大群羊了(图二百一十五)。

这幅作品描绘的情景是:一个牧人骑着马赶着羊群到牧场去放牧,半道上羊群分了家,一伙羊跟着领头羊继续走,少数羊跟着另一只大角羊往另一个方向跑。牧人发现情况不对,立即策马迂回到羊群的后面进行吆赶,此时一只跟错了队伍的大角羊,听到牧人的吆喝声,似乎迷失了方向,掉头就往相反的方向走,岂不知还是不对。牧人张开双臂,上下挥动,让它拐回。此情此景,形像十分生动。

    2、在杜热乡徐云恰耳一块长1米、高80厘米的岩石上,凿刻着三个骑马牧人、一条牛、两只鹿、四匹马、八只北山羊、一条犬及男女生殖器各一个。三个骑马牧人骑了两匹马,其中有一匹马是骑了两人。一匹马骑一大一小两个人,这在草原上是常见现象。骑一个牧人的那匹马身长12厘米、高7厘米;马上人高4厘米。位于画面右方、中间偏上。骑两个牧人的马位于画面右边,身长12厘米、高8厘米。画面中间的大鹿身长13厘米、高10厘米;上面那条牛身长14厘米、高7厘米;牛斜对面那条犬身长8厘米、高4厘米。牛尾后的女性生殖器长9.5厘米、高7厘米;男性生殖器刻于画面左上方,高18厘米;代表睾丸的一横线长10厘米;代表龟头部分圆顶高6厘米(图二百一十六)。

这是一幅牛、马、羊、鹿混合放牧图。画面上牛、马、羊、鹿各具神态,有低头吃草的、有抬头远眺的;有往西行的、有往东走的;形象的表现出草原上水草肥美、牲畜兴旺、牧民安居乐业、一派祥和的景象。男女生殖器在岩画中的出现,说明这幅岩画大约创作于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的过渡时期,年代当在3500年以上。其历史价值、艺术价值都是不言而喻的。

 

    四、富蕴县杜热乡迦肯村岩画“牧犬看羊图”

牧犬看羊图:在杜热乡迦肯村一块长1.15米、高80厘米的岩石上,凿刻着一条牧犬和两只北山羊。牧犬位于画面中间,身长、高均为10厘米;两只北山羊左右各一只。左面的北山羊身长11厘米、高12厘米;右面的北山羊身长11厘米、高10厘米(图二百一十七)。

这幅作品反映的情况是:在牧区,通常情况下如果羊群不大,牧犬就可以代替牧人看护羊群。即使有狼骚扰,凶猛的犬也能对付得了。这幅“牧犬看羊图”刻绘的形象非常逼真,牧犬翘着尾巴、舒展着四条腿,爬卧在地上看护着,两只北山羊亲热地一前一后站在牧犬的身旁,它们彼此用目光交流着感情。画面虽然动物不多、但显得十分干静洗练。

 

    五、富蕴县喀拉通克乡博塔毛音岩画“围猎图”、“放牧图”

围猎图:在喀拉通克乡博塔毛音(骆驼脖子的意思)海拔1210米处,一块长4米、高1.7米的岩石上,凿刻着一幅蔚为壮观的围猎图。图上共凿刻九个骑马人、一个徒步猎人、一个有尾饰的裸体男子、一条猎犬、两只鹿、一匹马、一只大骆驼、三十七只大角羊、一条狼。还有三个“十”字印记和一个“  ”印记。画面中间有一只形象突出的大骆驼,身长32厘米、高14厘米(图二百一十八)。

画面可以分为左右两部分:画面左下是一条大灰狼,身长14厘米、高4厘米;大灰狼身后的两只大角羊,身长均为15厘米、高均为6.5厘米;挑着弓箭的徒步猎人高9厘米、宽4厘米;弓箭宽7厘米、弓高3厘米。猎人是挑着弓箭从西往东跑,在猎人的南侧有只大角羊身长15厘米、高8厘米。画面左上骑马人马身长15厘米、高4.5厘米;马上人高2厘米。骑马人右前方的大角羊身长12厘米、高10厘米;此羊面前的鹿身长19厘米、高15厘米;靠近骆驼头部的骑马人的马身长16厘米、高8.5厘米;马上人高3厘米。骆驼左上的骑马人的马身长12厘米、高5厘米;马上人高2.5厘米。

    画面的右面刻绘着六个骑马围猎者、一位徒步裸体男子、一只鹿和二十余只大角羊。其中骆驼右上方的骑马人的马身长23厘米、高9厘米。骆驼右面的鹿身长13厘米、高16厘米。裸体男子左面的骑马人的马身长12厘米、高5厘米;马上人高4厘米。其下还有两个骑马人,靠右的骑马人的马身长17厘米、高5厘米;马上人高5厘米。那位裸体男子高11厘米,宽7.5厘米;尾饰4厘米,生殖器长2.5厘米。另外还刻有三个“十”字印记和一个“  ”印记。

从若大的围猎场面来看,这是一次有计划、有组织的集体围猎行动。行动前首先选择好围猎地点,确定好围猎时间。围猎开始后,临场有指挥,每个狩猎者既有具体分工,又要相互合作。当一群野羊和几只野鹿、野骆驼等野兽聚集在一起吃草、歇息、共享大自然所赐跟它们的幸福时,一伙围猎者突然出现、并且迅速从四面八方围拢过来,一下子打破了草原上以往的平静。野兽群顿时大乱,东南西北,到处乱窜。徒步进入兽群携带弓箭的猎人则显得不慌不忙,用箭杆挑着弓放在肩头上,小跑的样子往东赶。骑马的猎人则从不同方向把野兽往一起撵,包围圈越来越小。一条大灰狼不知什么时候钻进了野羊群,还未来得及下手,就被呼啸而至的骑马猎人吓跑了。有六位骑马猎人将一只大骆驼围在中间,其中被裹进来的羊、鹿也吓得不知所措。在兽群的西面,不仅有骑马猎人、还有一条猎犬把企图逃跑的羊、鹿仍然往包围圈里赶。东面远处一骑马猎人正弯腰曲背、张开双臂、竭尽全力把逃散了的羊、马往包围圈里撵。那位后有尾饰、挺着生殖器的裸体男子也是挥动着双臂把野山羊往包围圈里赶。整个画面是一幅人与兽、生与死的大搏斗场面。图上凿刻的三个“十”字印记与一个“  ”印记,说明在远古时代这里曾经是这两个印记氏族的牧地。“十”字的反复再现,表明“十”字印记氏族占领这块牧地的时间比较长。男性生殖崇拜的出现,可以断定其创作年代在父系氏族社会时代,距今至少在3000年以上。

放牧图:在喀拉通克乡博塔毛音海拔1210米处,一块长1.5米、高1米的岩石上,凿刻着一个骑马牧人后跟一条牧犬,驱赶着一只大鹿。大鹿单角、上分四叉;身长42厘米、高34厘米;骑马牧人的马身长13厘米、高10厘米,马上人高4厘米;牧犬身长11.5厘米、高6.5厘米(图二百一十九)。

虽然画面上只刻绘了一只鹿,但作品表明的是牧人与牧犬驱赶的是一群鹿,故画面上的鹿凿刻的特别大,与牧人骑的马和所带的牧犬形成巨大的反差。从绘画艺术的角度讲,这是一幅看似纪实、实为写意的作品。同时,这幅作品还揭示出:在很早以前,或者说在原始社会时期人们就把野鹿驯化成了家鹿。

 

    六、阿勒泰市汉达尕特乡多阿特沟岩画“放牧图”、“牧场争斗图”

放牧图两幅:

1、在多阿特沟一座山崖顶上,东向。画面宽3.4米、高2.5米。全图共有骑牛牧童一个、鹿两只、牛两条(一条仅存后半身)、马三匹(一匹仅存后半身)、十七只北山羊。画面左侧刻有一只远离畜群、头部朝下的鹿,表示此鹿可能已经死亡。画面右下角刻有一只小羊正拱在母羊肚下吃奶。由于岩石破碎,小羊羔仅存上半身。骑牛牧童位于画面右边第一排羊群中间(图二百二十)。

此幅作品描绘的是畜群在草原上吃饱以后,集体休息的场面。,故虽然是小马跟着大马、小羊随着大羊、公牛伴着母牛,但整个畜群还是排列成行挤在一起的。画面左边中间就有一匹小马静卧在一匹大公马的身边。此幅岩画系敲打加磨制而成,部分画面已被很厚的黄色石苔覆盖,其创作年代比较久远。

    2、在多阿特沟一块宽60厘米、高80厘米的岩石上,凿刻着牛、羊、狗、驴、象等动物。它们或伫立不动、或迈着稳健的步伐朝前行走。画面右下方刻绘一人,正双腿叉开、 两臂平伸作吆喝畜群状。最堪惊奇的是一头小象,其卷扬着长鼻、摇晃着肥硕的身躯、迈着蹒跚的步伐,形象十分逼真(图二百二十一)。

这是在阿尔泰山系、以至全新疆地区都属于首次发现的大象岩画。它的发现这对研究远古时期的阿勒泰地区的地貌特征、气候条件、生态环境、动物群构成抑或历史某一时期的文化面貌及社会生活都有重大价值。

牧场争斗图:在多阿特沟有一幅宽3米、高4米的岩画。画面上凿刻了一个骑驼牧人、一个骑马牧人、两位斗士、十一只北山羊。两位斗士刻于画面上方,左面斗士右手插腰,左手抓住对方右肩,两脚前后叉开,侧身而立;臀部后横悬一根棒状物。右面的斗士左脚在前、右脚稍后、右手抓住藏在身后的棒柄,左手握住棒的中间,也是侧身而立,与对方毫不示弱。斗士双方都列出一幅一决高下的架势(图二百二十二)。

很明显,两斗士一个代表骑驼牧人一方,一个代表骑马牧人一方。他们是为争夺牧场而决斗。画面为敲打磨制而成,其年代甚为古老。作品反映了阿尔泰草原当时兴旺发达的畜牧业景象。

 

    七、阿勒泰市康布铁堡乡杜拉特沟岩画“狩猎图”、“放牧图”

    狩猎图:在康布铁堡乡杜拉特沟一块宽40厘米、高36厘米的岩石上,凿刻着一个步猎者及大小三只北山羊。步猎者位于画面左下方,身高10厘米、弓宽5厘米、箭长7厘米;猎人正瞄射的前面的一只北山羊身长10厘米、高13厘米。位于猎人右上方的一大一小两只北山羊,见状后吓得不知所措,只好原地不动呆立着(图二百二十三)。

    放牧图三幅:

    1、在康布铁堡乡杜拉特沟一块宽40厘米、高70厘米的岩石上,凿刻着一个牧人、一条牛、三只北山羊。牧人位于画面下方,身高19厘米、宽11厘米;牛羊位于牧人上方,画面最上方的一条大牛身长26厘米、高15厘米(图二百二十四)。

这幅作品描绘的是:一个牧人赶着牛羊去放牧,牛走的比较快,一只小羊羔大概是走不动了,就一屁股蹲在地上不走了。另一只小北山羊也站在那里观望,牧人伸开左臂,举起右手吆喝它们快走。画面把人的动作和小羊羔的姿态刻画得惟妙惟肖。

    2、在康布铁堡乡杜拉特沟海拔820米处一块宽80厘米、高1.5米的岩石上,凿刻着一个牧童、八只山羊、两条恶狼。牧童位于画面左中偏下,高14厘米、宽5厘米;右上一条狼身长13厘米、高7厘米;左面一条狼身长12厘米、高6.5厘米。八只山羊大小不等(图二百二十五)。

这幅作品描绘的情景是:一个牧童正赶着一群山羊去放牧,半道上两条大狼窜进了羊群,羊群顿时大乱起来。多数羊一个劲的往前奔。跑在前面的一条狼已经咬住了一只小山羊的尾部,另一条尾随在羊群后面的狼也准备选择一只大山羊为捕食对象。牧童见此情景被吓呆了,只好两脚平站,双臂斜垂,无可奈何地站在那里观望。一只大山羊躲在牧童的身后朝尾随羊群的那条狼观望。这幅作品揭示的情况是,在狼群危害严重的草原上,由儿童放牧是十分危险的,遇此情况牧童是没有办法的。

    3、在康布铁堡乡杜拉特沟海拔820米处有一块宽2米、高1.85米的巨石上面,凿刻着六个牧人、五十多只山羊、七只鹿、牧犬一条。画面上有两只大公山羊,最大的一只身长32厘米、高24厘米;生殖器长5厘米。另一只身长27厘米、高30厘米;生殖器长6厘米。画面右下一只大山羊身长12厘米、高13厘米。小山羊身长、高一般在56厘米之间。右上角有尾饰的人高12厘米、宽4.5厘米。左面一人高14厘米、宽5.5厘米(图二百二十六)。

这是一幅场面宏大的羊、鹿混合放牧图,牧群以羊为主,鹿随其中。五十多只山羊和七只鹿身躯、姿态各不相同。多数向东走、少数向西行;有的在吃草、有的在观望;有的嘴对嘴、有的尾对尾;有的小羊爬到大羊背上,有的羊正向鹿挑逗。六个牧人右面一人和上面一人,正张开双臂、叉开两腿吆喝羊群和鹿群,阻止羊、鹿跑到牧圈以外。右上角有尾饰的人也正在吆赶跑出牧圈的羊只。牧群中位于上面的一人则双手插腰、迈出右脚和一只山羊逗趣。其下一人则双手斜垂、两脚站立,吆喝羊群边走边吃。左面一人则右手抓住羊角,双膝跪在羊背上取乐。整个画面洋溢着草原上特有的动物与动物、牧民与牧民、牧民与牧群之间的友好、协和、欢乐的气氛,也反映出这里原始畜牧业是何等的兴旺与发达。

 

八、阿勒泰市克木齐乡科曲塔斯岩画“牧猎图”

在克木齐乡科曲塔斯一块高2.2米、宽1.1米的岩石上,凿刻着一个持弓猎人、三只野鹿、三只北山羊、一只狐狸;一个骑马牧童、一条牧犬、十一只大角羊。猎人高22厘米、宽(连弓箭)17厘米;猎人右前方野鹿身长34厘米、高36厘米;左面野鹿身长33厘米、高30厘米;画面最上一只野鹿身长24厘米、高30厘米;猎人上面的北山羊身长15厘米、高21厘米;左面野鹿下狐狸身长13厘米、高10厘米。骑马牧童和牧犬及十一只大角羊位于画面下半部(图二百二十七)。

从此幅作品的整个构图来看,它描绘的是一个成年牧人身带弓箭和自己的儿子共骑一匹马、并由一条牧犬协助、赶着羊群去放牧。到了牧场之后,他发现不远处有野鹿和野羊,就把看护羊群的任务交给了牧童和牧犬,自己徒步进行狩猎。在古代猎人与牧人同行,或者牧人放牧捎带狩猎是常有的事。

 

九、阿勒泰市克木齐乡玉衣塔斯岩画“放牧图”

放牧图: 在克木齐乡玉衣塔斯一块宽90厘米、高80厘米的岩石上,凿刻着一个骑马牧人及鹿、羊各一只、野猪一条。骑马牧人位于画面右上方,所骑之马身长22厘米、高14厘米;马上人高5厘米。左面鹿身长13厘米、高16厘米;鹿对面的山羊身长、高均为17厘米;右下野猪身长17厘米、高10厘米(图二百二十八)。

这幅作品描绘的情景是:一个牧人骑着马正兴冲冲地赶着羊鹿去放牧,半道上突然从草丛中窜出一条野猪来,顿时羊、鹿受到了惊吓,山羊立刻掉头回返,鹿也停住了脚步。牧人见状,立即策马冲向前方,一边张开双臂驱赶野猪,一边吆喝跑散的羊、鹿。画面上野猪齿牙咧嘴、弓腰蹬腿,一幅十分凶猛的样子,气氛显得有些紧张。

 

十、阿勒泰市旁将军山岩画“单人狩猎图”

单人狩猎图:在阿勒泰市旁将军山一块岩石上,凿刻着一幅单人狩猎图。画面上描绘的内容是:一只健壮的大鹿竖起长角正在草原是漫步,不知道什么时候一个手持弓箭的猎人悄悄地出现在了它的背后。感觉不对,它放开四蹄往前狂奔,但此时为时已晚。猎人跨前一步,左手持弓、右手拉箭,说时迟、那是快,箭头已瞄准了鹿的头部。看起来这只鹿是在劫难逃了(图二百二十九)。

          

 

 

章:

    一、吉木乃县沙吾尔山卡尔麦斯干岩画“车辆图”、‘“狩猎图”、“放牧图”

    卡尔麦斯干岩画位于吉木乃县恰什海乡沙吾尔山北麓的卡尔麦斯干唐巴勒冬牧场。在木斯岛山冰峰之下,海拔2200米,离中哈边境线不远。

    车辆图两幅:

    1、在一块长2米、高1.5米的岩石上,凿刻着一匹马拉着有轴的两个车轮。马身长16厘米;车轮直径8厘米,车轴长24厘米。这幅作品虽然构图简单,但画面上那匹用力拉车的马却刻绘的形象十分生动,马竖起双耳,正四蹄蹬地、弓着腰、张着嘴、喘着气朝前拉车(图二百三十)。

    2、在一块长、高均为1.5米的岩石上,凿刻有两辆大车、八只山羊、一只盘羊。两辆车的轮子每个都是八根辐条,上面的车两轮之间有车舆,无辕;车舆一头宽、一头窄;宽头11厘米、窄头8厘米。下面的一辆车两轮连辕长27厘米,车轮直径9厘米,车轴长19厘米。一只盘羊正四蹄踩在车辕头前的牵引杆上玩。有三只山羊围在旁边观看,其它五只山羊朝远方走去。此幅作品主题不明(图二百三十一)。

    狩猎图四幅:

    1、在一块宽、高均为80厘米的岩石上,凿刻着一个持弓猎人、一只北山羊和一峰野骆驼。猎人位于画面左边,高16厘米、宽10厘米;弓高6厘米、箭长10厘米;有尾饰。猎人正面站立着一只背身朝他的北山羊,身长13厘米、高17厘米;右前方是一峰正在奔逃的野骆驼,骆驼身长13厘米、高6厘米(图二百三十二)。

这幅作品描绘的情景是:一群野羊的领头羊站在一块地势较高的地方正在观察四周的情况,一峰野骆驼想过来与它接触,冷不防,从它们的背后冒出个猎人。那只北山羊未觉察到,还在继续朝前了望。野骆驼感觉情形不妙,赶快乘机逃跑。此时,猎人已挽弓拉箭出现在北山羊的背后,其距离近在呎尺。箭头直指北山羊的臀部,北山羊想逃也来不及了。

    2、在一块长2米、高60厘米的岩石上,凿刻着一个徒步猎人、一个骑马者、三只盘羊、两只北山羊。画面上猎人和骑马者的形象刻绘的比较小,猎人位于画面右边,正挽弓拉箭瞄射一只大公盘羊的腹部;这只羊身长、高均为13厘米;生殖器勃起。骑马者把一只大公盘羊从左往右赶,好让猎人瞄射。这只大盘羊身长12厘米、高10厘米;生殖器勃起。画面上部一只稍小的盘羊身长9厘米、高7厘米;位于两只大公盘羊之间的北山羊身长6厘米、高5厘米;另一只脱离险境的北山羊和这只北山羊大小相差无几(图二百三十三)。

这幅作品作者故意把猎人和骑马者刻绘的很小,把盘羊刻绘的很大,其创作意图是寄希望于猎人在狩猎过程中多射猎几只大的公盘羊。作品大胆地采用了艺术夸张的手法,情注于画,寓意画外,是一幅耐人寻味的作品。

    3、在一块宽3.3米、高4米的巨大岩石上,凿刻着两个徒步猎人、一个骑马者、一只鹿、两只北山羊。画面左上猎人身高10厘米、宽5厘米;弓高7厘米、箭长9厘米。左下猎人高10厘米、宽5厘米;弓高6厘米、箭长7厘米。两个猎人集中瞄射的一只大鹿身长、高均为15厘米。中间骑马者的马身长13厘米、高6厘米;马上人高5厘米。骑马人正在追赶一只身长16厘米、高18厘米的北山羊。这只北山羊膘肥体壮,骑马人企图把它追截回来让猎人射杀(图二百三十四)。

这幅作品反映出在古代狩猎过程中,集体狩猎、每个狩猎者是有具体分工的。有些专管撵场、有些专管射杀,猎人之间相互配合是十分重要的。

4、与上幅狩猎图同凿刻于一块岩石上还有一幅狩猎图,此图凿刻着两个猎人、一个赤手空拳者、一个骑马者;还有一匹野马、两只鹿、三只北山羊。猎人位于画面中间偏左,左面引弓拉箭的猎人裸体,身高13厘米、宽5厘米、生殖器长1厘米;弓高7厘米、箭长7厘米。右面的持弓猎人有尾饰,身高9厘米、宽4厘米、尾饰长2厘米;弓高6厘米、箭长7厘米。两个猎人中间的赤手空拳者身高16厘米、宽4厘米。中间那匹野马,雄性、身长22厘米、高13厘米、生殖器长3厘米。野马身旁的大腹雌性北山羊,身长18厘米、高17厘米。上面的小北山羊身长10厘米、高15厘米。下面的一只北山羊身长13厘米、高15厘米。左上的大鹿身长23厘米、高16厘米。左中小鹿身长11厘米、高13厘米。右边骑马者的马身长30厘米、高14厘米、马上人高7厘米(图二百三十五)。

这幅作品描绘内容是:一匹野马、两只野鹿、三只野羊正在山坳的一块草地上吃草,突然四个围猎者冲了进来,打破了山坳里原有的平静。那裸体持弓猎人在追射那只大腹雌性北山羊,有尾饰的猎人去追射一匹野马,赤手空拳者则一边跑一边高举双手吆撵野兽,骑马者则左手手持马缰、右手高举,企图从右侧将野马截住。

    放牧图三幅:

    1、在一块宽50厘米、高60厘米的岩石上,凿刻着一个牧羊人、三只山羊。牧羊人位于画面右上方,高15厘米、宽6厘米;正在看护三只山羊在草地上吃草。牧羊人离羊群稍远,看见两只山羊正竖起双角、嘴对嘴地亲热玩耍;另一只山羊想前蹄跪地休息;他就张开双臂前去吆喝羊群吃草(图二百三十六)。

    2、在一块宽70厘米、高90厘米的岩石上,凿刻着一个牧羊人、六只山羊。牧羊人位于画面上方,身高12厘米、宽5厘米。他两臂微抬、右脚前迈、头往左摆,哼着小曲,俨然一幅逍遥自在的样子,朝着与羊群相反的方向走去。六只山羊望着主人离去的背影,有的在跳,有的在蹦,有的在斗架玩耍,有的在行进觅食,也有的伫立不动。体态各异、形神兼备。可见这里比较安全。这幅作品描绘的是牧羊人在放牧过程中羊群草包水足之后歇息的情景(图二百三十七)。

 

    3、在一块长80厘米、高60厘米的岩石上,凿刻着两个骑马牧人、一个徒步牧人、一峰骆驼、六匹马、一只山羊。画面右上骑马牧人的马身长11厘米、高8厘米;马上人高9厘米。左面骑马牧人的马身长14厘米、高9厘米;马上人高8厘米。徒步牧人高13厘米、宽5厘米。大骆驼身长24厘米、高13厘米。右下大马身长19厘米、高13厘米;其身后那匹马身长18厘米、高10厘米;左边大马身长19厘米、高9厘米;左上小马身长12厘米、高5厘米;左边大马之上的马身长14厘米、高6厘米;左下马身长16厘米、高8厘米(图二百三十八)。

这幅作品描绘的是牧人赶着马群、吆着骆驼和羊向草原进发的场面,这幅岩画的发现,同时揭示出历史上很早以前活动在沙吾尔山的哈萨克族牧民就牧养着大批骏马,这里曾是我国古代良马的主产区。

                   

第十二章:喀 西

    一、皮山县桑株岩画“狩猎图”

    桑株岩画位于和田地区皮山县桑株巴扎西南26公里处的桑株河谷中,岩画的所在地名叫乌拉其。此地水青草绿,农牧兼宜,历史上曾是通向西藏、印度、和克什米尔的便道之一, 同时也一个狩猎区。有人把“乌拉其”解释成“打雪鸡的人”,但维吾尔语中“雪鸡”叫“乌拉依”,不叫“乌拉”,打雪鸡者应称“乌拉依其”。《突厥语大辞典》解释:“乌拉:荒野中指路的标记。谚云:‘有路标不迷路,有知识不失言’”。突厥语中的词尾“其”,意即“从事什么的人”,“乌拉其”可释为“制作路标者”或“指路者”。

狩猎图:刻于河谷东岸一块巨大的火成岩上,巨石高约6米、宽约4米。画面长约3.3米、宽约1.3米。画面表现为“一个人在引弓射箭,正前方两横可能是未能射向目标的两只箭簇。第三只箭正对下方的大角羊。射箭者脚踏一物,双腿站成弓步状,左手弯曲,充满力度,可见此箭必中目标。下有一狗尾巴高翘,对猎物作吠叫状。大角羊上方有一人双臂平展,作围堵状。稍后一人右手低垂,左手呈三叉戟状伸出,似有指路的用意。处于画面中心的大角羊下又有两只形状相同的羊,一大一小,似为母子。其下两“勾”大约表示青草。两只羊的面前有一“手掌形”,“手掌形”下有一似人非人的符号。画面左侧有一人骑马行驰,似回首眺望,或有攻击身后野羊的动向。画面左上方的两只羊,从羊角来看,上边的可能是山羊,下边的可能是黄羊。画面中心的三只羊从形象上看,应是北山羊(图二百三十九)。

调查者认为:桑株岩画的年代应在11世纪以前(见《新疆文物》1988124页)。

 

二、皮山县康阿孜岩画“定居畜牧图”

康阿孜岩画位于皮山县诺阿巴特塔吉克民族乡的康阿孜河谷,岩画所在地乡政府驻地克特里希西南三四公里处的土喀依河湾。

定居畜牧图:在土喀依河湾东岸有一形似小山、危如悬崖的青色岩石,岩石高约10米、长约30余米,下临康阿孜河。定居畜牧图就凿刻在这块巨石下部朝西的两块岩面上。大的一块画面高约1.4米、宽70厘米;小的一块画面高80厘米、宽50厘米。画面剥蚀严重,有些岩画形象已经剥落不存。现在在两块画面上尚可看到的十多个形象,其中有些原貌已经模糊。可以看清者“形象最大的高约20厘米、最小的仅几厘米。大的一块画面上,左侧有一只大角羊,身体用剪影式阴刻表现;其下还有几个小的大角羊,但模糊不清。画面中心用笔直的阴刻线勾划出一个门框和一个梳子状的栅栏,紧靠其右侧是一只同左上方一样的大角羊,身体同样用剪影式阴刻表现。栅栏右下和画面右下是三个圆圈,其含义很难理解,也许可视作饮水池。小的一块画面上可看清的形象是一只大角羊和一只似鹿似羊的动物,大角羊的形象用剪影式阴刻表现,小动物的形象用阴刻粗线条表现”(图二百四十)。

调查者认为:康阿孜岩画虽然剥蚀严重,但比桑株岩画年代稍晚(见《新疆文物》1988124页)。斯认为康阿孜岩画的年代待考。从岩画构图总体布局来看,这是一幅反映草原牧民定居生活的畜牧图。

 

    三、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下阿克铁列克岩画“狩猎图”

    下阿克铁列克岩画位于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于里克村10.2公里处的下阿克铁列克沟附近。地理坐标;东经76004ˊ05ˊ,北纬36044ˊ45ˊ,海拔高度2940米。

狩猎图:敲琢于山体坍塌下来的大石块上,石块位于于里克至穷托卡依的路边,西临扎拉甫香河,东依高山,面向北。高1.58米、宽2.4米。画面中有六只羊,其中两只羊角大而后曲明显。四只羊角上伸稍后曲。前者系北山羊,后者为野山羊。一只北山羊还敲凿出颏胡,显然是雄羊。画面中有四人。左上一人正挽弓搭箭,左脚在前、右脚稍后、侧身而立;其前是一条卷尾狗,狗前是一r字图形。再前便是一只野山羊。中下偏左一人左臂前伸,右臂后伸、手持飞去来器呈投掷状。其前是一野山羊,背后为一北山羊。北山羊后面有一单线的弯角图形。中间一人两臂平伸,两腿微弓而立,头戴穹顶宽檐帽。其前方有一野山羊。画面右下一人两臂微上斜伸,两腿呈弓形作赶羊状。此人宽胸细腰、显呈男性。他前有一野山羊,身后不远处有一只较大的北山羊。从画面人物姿态和装扮来看,四人中,除中间头戴穹顶宽檐帽的人为牧羊人外,其余三人皆为狩猎者(图二百四十一)。

这幅作品描绘的情景是:一位头戴穹顶宽檐帽的牧羊人,正在一块水草肥美的草地上看护着自己的两只北山羊吃草,三个狩猎者带着一条猎狗,为追击四只野山羊来到了这里,猎人的举动和野羊的闯进,使两只正在吃草的北山羊受到了惊吓,也四处狂奔起来。急得牧羊人赶忙吆喝它们不要乱跑。三个狩猎者不管此事,各自还在追击所选的目标,故才出现了画面上所描绘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