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麀鹿”献疑

游修龄


麋鹿原产中国,考古发掘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表明,北起黑龙江、辽宁,山东,东到江苏浙江,南到海南的沿海一带,都有麋鹿角遗存发现,长江中游的湖南和黄河流域的陕西也有发现。
麋鹿在中国早期古籍中单称鹿,甲骨文的鹿字,即是麋鹿的象形描绘,突出雄麋的一对大的分叉之角,引人注目的大眼睛,和四条善奔跑的腿。现在楷书的鹿字,其上部的“广”,失去麋角的形状,下部的“比”还可以理解是四条腿的变形,中间是单侧大眼睛的象形。总的看,还可以使人联想到它与甲骨文的鹿字有一脉相承的关系。需要指出的是,古籍中的单词鹿虽然即是麋,但麋字出现以后,单独的鹿,既可指麋,也可指其他的鹿。
麋鹿因与原始农业及狩猎的关系极其密切,从而成为人们捕猎取食的对象,使得“鹿口”不断下降。早在春秋时,统治者已经开始兴建人工饲养的麋鹿场,称之为鹿苑。周文王时筑有灵台,台下有很大的灵囿,放养麋和其他动物,以供狩猎和观赏;囿中又辟有池沼,以养鱼类,称灵沼。
《诗·大雅·灵台》:“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王在灵囿,麀鹿攸伏,麀鹿濯濯。白鸟翯翯。王在灵沼,于牣鱼跃。…”据毛传的解释:“囿,所以域养禽兽也。天子百里,诸侯四十里。”说明不单是天子,各诸候国也有囿,但范围要比天子小些。
所谓麀(音you,优)鹿,即雌麋。“麀鹿攸伏”形容雌麋悠闲地生活在灵囿里,下句重复说“麀鹿濯濯”,笔者认为下句之麀鹿,应是雄鹿之误,当作“塵鹿”。“塵鹿濯濯”,是形容雄麋长得高大肥壮。雄麋和雌麋的比例虽然是一与十之比,却因其体形高大雄壮而在鹿群中特别显眼。所以古人对雄麋的注意,甚于雌麋,并且以雄麋象征帝王。诗句里两次提到雌麋,而不提雄麋,是不合实际情况的。只有“麀鹿攸伏,塵鹿濯濯”才更符合灵囿里麋鹿群生活的全貌。
需要说明的是,“麈”是现在簡化字“尘”的繁体,专指细小的尘土。与雄麋无关。但是繁体字的“麈”在甲骨文里则明确指雄麋,尘土之义是后起的,意指群鹿奔跑所扬起的尘埃。甲骨文里的“塵”是鹿下加“一竖一横”,像拉丁字母的倒‘T’形,这是雄性生殖器的象形。甲骨文时期的字形尚未规范化,同样表示雄性生殖器的,可以作“一竖一横”形,可以作“土”形,也可以作“且”形,因楷书里没有一竖一横的字符,这里暂且从土形。在甲骨金文里,凡是要标明动物雌雄性别的,都在该字旁加上雌性符号“匕”,或雄性符号“土”,如雌羊可写成羊旁加匕,雌狗在狗旁加匕等,最后都统一为牛旁加匕的“牝”和加土的“牡”,作为修饰语,放在中性词前,称牡羊、牡鹿、牡马或牝羊、牝鹿等,不再使用专门的麀或塵了。
所以综上所述,《诗·大雅·灵台》原文的“麀鹿攸伏,麀鹿濯濯。”当作“麀鹿攸伏,塵鹿濯濯。”这两句诗应该理解为:放养在灵囿里的雌麋悠闲生活,雄麋长得高大肥壮。“塵”之所以误作“麀”,是因传写、传抄中很容易把鹿下从土(倒T形)之塵,误作鹿下从匕之麀。
2004,6,1
 

相关阅读

麋鹿和原始稻作及中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