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

棉花是中国古代引进的重要的纤维作物。公元二世纪至公元四世纪,中国的新疆、海南岛、云南等边疆地区已种植棉花,称为“吉贝”、“古贝”、“白叠”等。据考证这些名称分别来自梵语、马来语或古突厥语。也有学者甚至认为,吉贝和白叠分别代表亚洲棉(G  arboreum  L,中棉)和非洲棉(G  herbaceum  L,草棉)。在现今中国所种棉花中,还有陆地棉(G  hirsutum  L)亦称“美棉”,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引进来的。

宋以后,棉花开始从边缘地区自南向北,由东到西,向长江和黄河流域发展。在南方,据宋代《文昌杂录》等记载,除两广、海南岛、云南种棉外,还在福建种植。长江流域由于气温较低,多年生棉花不能越冬,所以直至12世纪中后期,引入或在华南培育出一年生棉花后,才逐渐推广种植。宋末元初胡三省在注《资治通鉴》时指出“木棉,江南多有之”。元代王祯《农书》也说:“近江东、陕右亦多种。”又说:“木棉产自海南,诸种艺制作之法,骎骎北来。江淮川蜀,既获其利。至南北混一之后,商贩于此。”说明长江流域在宋末元初已较多地种植棉花,且发展很快。元政府曾于至元二十六年(1289)“置浙东、江东、江西、湖广、福建木棉提举司。责民岁输木棉十万匹”,明清时期这些地区继续成为棉花的主产区。在北方,除新疆、甘肃原有的植棉区外,13世纪末至14世纪初,陕西开始植棉。明清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植棉也有很大发展,种棉最多的是河南,其次为山东,山两则主要在晋西南部种植,陕西植棉较少,直到19世纪后期,才有所发展。种棉“比之蚕桑,无采养之劳,有必收之效;埒之枲苎,免绩缉之功,得御寒之益,可谓不麻而布,不茧而絮”,以致“地无南北皆宜之,人无贫富皆赖之”,并逐渐取代了丝、麻的地位。

在棉作发展的同时,棉花栽培技术也得到提高。最早记载棉花栽培技术的农书是《四时纂要》,以后在元代的三大农书、明代王象晋的《群芳谱》、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清代的《豳风广义》等书中都有棉花栽培技术的记载,清代还出现了《棉花图》和《植棉纂要》等植棉专著。

《四时纂要·三月》有 “种木绵法” 一条,讲到了播种期、种子处理、棉田整地、施肥覆盖、中耕以及防止棉桃脱落等等方面。从中可以看出当时的棉花栽培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在《四时纂要》之后,提到棉花栽培的则是宋末元初的胡三省,其在《资治通鉴》中所作的注说:“木棉,江南多有之,以春二、三月之晦下子,种之即生。既生,须一月三薅其旁。失时不薅,则为草所荒秽,辄萎死。”这里仅仅涉及到播种期和中耕除草的问题。就播种期而言,比《四时纂要》中所说的谷雨前后(农历三月中上旬,公历四月二十日前后)似要早些,这种播种期的差异,可能是由南北气候差异所致。据现代科学观察,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的棉花播种日期(4月11日)比黄河流域(4月21日到5月1日)一般要早十到二十天[1]。就中耕除草而言,强调多薅与《四时纂要》是一致的。

除上述提到的两处有关棉花栽培技术的记载以外,现有有关棉花栽培技术的记载最早、最全面、最具体的当属元代的三大农书。三大农书中,以《农桑辑要》的论述最为详细,王祯《农书》基本上沿袭了《农桑辑要》的论述,《农桑衣食撮要》的记载则相对简略。兹按棉花种植的主要环节试述如下:

择地:《农桑辑要·木绵》中首先提出了“择两和不下湿肥地”的主张。所谓“两和地”,即土壤中所含砂壤、粘壤分量适中,具有一定保水保肥能力的土地;“不下湿”,即地下水位较低的土地。这种标准是符合棉花生长需要的,棉花是旱生植物,喜沙质壤土,喜高燥地,同时棉花生育期长,需肥量较多,因此,也要求一些相对肥沃的土地。

整地:《农桑辑要》提出:“于正月地气透时,深耕三遍,耙盖调熟,然后作成畦畛。每畦每畦长八步,阔一步(内半步作畦面,半步作畦背)。深斫二遍,用耙耧平,起出覆土,于畦背上堆积。”然后在播种前一天,“连浇三水”,以保证棉子萌发时所需足够的水分。

播种:元代农书中所述的播种主要包括下列步骤:(1)种子处理。元时的棉种处理主要有二个步骤:水浸和灰拌。《四时纂要》中二个步骤是合在一道的,“以绵种杂以溺灰,两足十分揉之。”元代才分开来加以处理,《农桑衣食撮要》说“先将种子用水浸,灰拌匀,候生芽。”而《农桑辑要》则在水浸和灰拌之间,还加上了“堆于湿地上,瓦盆复一夜”。(2)播种方式和播种密度。《农桑辑要》与《农桑衣食揖要》二者在播种方式上略有区别,前者采用的是畦种撒播的方式,而后者采用的则是穴种点播的方式。播种方式不同,播种密度也有区别,前者长八步、宽一步做成一畦,按《王祯农书·农器图谱》说每步为五尺,则每畦的长为四十尺,宽为五尺。后者每尺作一穴。经过间苗之后,前者每步(五尺)留二苗,后者每穴(一尺)留二苗。可见后者的密度要高于前者。当时还采取了移栽的办法,来调整种植密度,即所谓“稠则移栽,稀则不须。”可以看出,元代时是主张棉花稀植的,这种主张甚至明代仍然没有改变。徐光启所总结棉花丰产“十六字诀”中,“稀科”即为其一,提出:每三尺只留一苗。他的依据就是《农桑辑要》,徐光启在解释稀植的原理时指出:“孟祺农桑辑要言,一步留两二苗,又言旁枝长尺半,亦大去心,此为每科相去皆三尺,古法也。”从元到明,人们对于棉花植株之间合理的群体结构还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只是认为缩小株距,增加株数会影响到植株发育,而没有认识到合理密植,增加每亩的株数能增加靠近主茎的果枝节,多结铃,早成熟,能获得增产早熟的结果,相反认为“稠则不结实”,而盲目地提倡“稀科”。只是到了十七世纪以后,棉花密植措施才得到推行。株距由三尺发展到一尺、八九寸,直至半尺。[2](3)覆土。《农桑辑要》指出,播种之后,“将元起出覆土,覆厚一指”。厚度一指约半市寸,合十三至十五毫米。这种覆土厚度和北方一些旱地作物的覆土厚度相比,似要薄些。

田间管理:元时的棉花田间管理主要包括锄治、灌溉和打心等几个方面:(1)元代,甚至于整个中国古代都是非常重视棉花中耕除草工作的,《农桑衣食撮要》提出要“勤锄”,《四时纂要》中提到:“立苗后,锄不厌多,须行四五度。”《农桑辑要》提出了每次锄地所要达到的目的,“锄治常要洁净”。(2)灌溉主要是针对北方干旱的特点提出来的,《农桑辑要》提出:“棉将已成畦畛,连浇三水。”播种之时“勿再浇”,而“苗出齐时,旱则浇溉”。

元代农书所总结的多为北方的植棉技术,而对于南方棉作技术总结的农书当属明末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徐光启提出要种好棉,必须做到“精拣核,早下种,深根短干,稀科肥壅”(《农政全书·蚕桑广类·木棉》)四句话。

“精拣核”就是要求精选种子。书中介绍了水选方法。“临种时,用水浥湿过半刻,淘汰之。其秕者,远年者、火焙者、油者、郁者,皆浮;其坚实不损者,必沉。沉者,可种也。”有时水选之后,还需要粒选,方法是“取其沉者微撚之,羸者,壳软而仁不满,其坚实者乃佳。”

“早下种”就是提早播种期。徐光启说:“凡种植以早为良,吾吴滨海,多患风潮,若比常时先种十日,到八月潮信,有旁根成实数颗,即小收矣。”又说:“早种即早实早收。纵遇风潮之年,亦有近根之实,不至全荒也。”为了保证棉花早播,徐光启提出了二项措施,一是种大麦作绿肥,以麦根护棉根。他说:“于旧冬或新春初耕后,亩下大麦种数升,临种棉,转耕,并麦苗淹覆之。麦根在土,棉根遇之即不畏寒,……用此法,可先他田半月十日种。”另一种是采用麦田套种的办法解决早播:“预于旧冬耕熟地,穴种麦,来春就于麦陇中穴种棉。”同样能起到早播又防冻的作用。

“深根短干”就是要求棉花扎根深入,枝干短而有力。提早播种最大的不利因素就是气候,由于气候寒冷,棉花出芽之后,往往被冻死,这和水稻烂秧有相同情况,徐光启认为,早种多死的原因在于根浅。而根浅的原因又在于种病、漫种浮露、太密、太瘦四者。因此要防止早种多死,必须从择种、稀植、厚壅和穴种覆土等四方面入手,只有这样才能“令根深,能风雨,亦且能旱,即早种何虑死?”深根是早下种的保证。短干,除了与播种密度有关外,主要是要通过摘心整枝来实现。关于摘心问题,元代《农桑辑要》中早已提出,徐光启在具体技术措施上又作了发展。他说:“苗高二尺,打去冲天心者,令旁生枝,则子繁也。旁枝尺半,亦打去心者,勿令交枝相揉,伤花实也。摘时,视苗迟早:早者,大暑前后摘;迟者,立秋摘,秋后势定,勿摘矣。摘亦不复生。”

“稀科肥壅”,即稀植和施肥。徐光启认为,棉花的株距宜稀不宜密,密植有四害:“苗长不作菩蕾,花开不作子,一也;开花结子,雨后郁蒸,一时坠落,二也;行根浅近,不能风与旱,三也;结子暗蛀,四也。”因此要求稀植。稀植的标准是“一步留两苗,三尺一株”,只有这样才“能雨,耐旱,肥而多收。”稀科除了播种时要稀之外,还主要是通过中耕锄草来间苗。徐光启称之为“简别”,简别的方法有二种,一种是老农所采用的方法,“一二次,锄去大叶者,此大核少棉种也。三锄后,去小叶者,此秕不实种也,或实而油浥病种也。”这种方法适合于一般未经精选过的种子,徐光启提出,“若纯用墨核等佳种,精择之,自无大核杂种,即全去小者。”然而锄的作用还远不止于间苗,徐光启提出要早锄、细锄,他说:“锄棉须七次以上,又须及夏至前多锄为佳。”锄时要求细密,“深细爬梳,棉则大熟。”在施肥方面,徐光启主张使用基肥,“凡棉田,于清明前先下壅:或粪、或灰、或豆饼、或生泥,多寡量田肥瘠。”徐光启推荐使用绿肥,即所谓“草壅”,草壅之收,有倍他壅者。他还强调使用生泥,认为“生泥能解水土之寒,能解粪力之热,使实繁而不蠹。”但生泥必须用在下粪之后。否则“泥上加粪,并泥无力。”

徐光启还总结了稻棉、麦棉轮作的经验。在稻棉轮作上,他提出:“凡高仰田,可棉可稻者,种棉二年,翻稻一年,即草根溃烂,土气肥厚,虫螟不生。多不得过三年,过则生虫。三年而无力种稻者,收棉后,周田作岸,积水过冬,入春冻解,放水候干,耕锄如法,可种棉,虫亦不生。”在棉麦轮作上,他提出“凡田,来年拟种稻者,可种麦;拟种棉者,勿种也。谚曰:‘歇田当一熟’,言息地力,即古代田之义。若人稠地狭,万不得已,可种大麦或稞麦,仍以粪壅力补之,决不可种小麦。”



[1] 张福春等:“中国农业物候图集”,第41页,科学出版社,1987年。

[2] 《群芳谱》、《张五典种法》、《农圃便览》等

 

相关阅读

晚唐五代敦煌种植棉花辨析

唐五代敦煌棉花种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