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量器在古代中國的發明與發展(PDF),義守大學《人文與社會》學報第二卷第二期二○○八年六月 頁43-70。
虎耳如锯猜想——基于环境史的解读,《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8年第2期,23-32页。
北宋熙宁七年的天人之际——社会生态史的一个案例,《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35-46页。
胡道静与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自然科学史研究》,2004(2),99-105页。
万户:一个名字的背後,科学月刊,2003年2月号,112-115.
中国的盲文发明家,载于<科学时报>2002年1月13日,3版。
明末科技与农业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4(5), 75--85 。 又载《亚洲科技与文明》,赵令扬、冯锦荣合编,香港明报有限公司,1995年,246--277。
导师风采岂止在课堂:游先生与学生通信纪事, 《农业考古》, 2000、3, 270-274,
Hiding in Doctoring: the Story of 1364 Medical Practitioners, Current Perspectives in the History of Science in East Asia ,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 Press,1999, 438-448,edited by Yung Sik Kim and Francesca Bray.
民族学材料对古代农业文献的诠释举例,《中国科技史料》,1995(3),69--76。
黄省曾,鲁明善,马一龙,张履祥,《中国古代科学家传记 》下集,科学出版社,1992,811--817。 741--745。 787--790。 979--985。
评李约瑟主编白馥兰执笔的《中国科学技术史》农业部分,农业考古,1992(1),170--174,收入王钱国忠主编,国家九五重点图书,《李约瑟文献五十年:1942-1992年》下册,贵州人民,1999年,第662-671。
《农政全书》评介,中国典籍精华丛书·科技巨著,中国青年 出版社, 2000 ,204-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