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技术史·农学卷》连载

 

导言

第一章 第一节:先秦时期传统农学形成的历史背景

第二节  夏商西周的农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第三节  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和社会制度的巨大变化

第二章  农家的出现与先秦时期的农学文献  第一节  农家和农书的出现

第二节  最早的土壤学著作

第三节  最早的生态地植物学著作

第四节  最早的关于水利科学的著作

第五节  与农时有关的一些文献

第三章  第一节  《吕氏春秋》和《上农》等四篇在《吕氏春秋》中的地位

第二节《上农》等四篇的取材及其时代性

第三节 《上农》等四篇的结构、内容和农学体系

第四章 第一节 对“时”重要性的认识

第二节 从物候指时到二十四节气­──掌握农时手段和方法的发展

第三节 对“时”的本质的认识和关于反常气候的知识

第五章:传统农业土壤学的建立和发展 第一节 土宜论

第二节 土壤分类和对土壤与动植物关系的认识

第三节 土脉论及改造土地环境的理论与实践

第六章  农业生物学知识的积累

第一节  农业生物学知识的积累及其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第二节  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理论

第七章:“三才”理论与传统农学思想的形成
第一节  “三才”理论的内涵与特点

第二节  农业实践与“三才”理论的形成(一)

第三节  农业实践与“三才”理论的形成(二)

第二编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农学

第八章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农学发展的历史背景

第二节  社会经济制度、文化思想与农学发展的两个问题

第九章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的期的农学

第一节  农书概况和已佚农书介绍

第一节 农书概况和已佚农书介绍

第二节 《氾胜之书》

第三节 《四民月令》

第十章 《齐民要术》

第一节 贾思勰与《齐民要术》写作的若干问题
第二节 《齐民要术》的内容
第三节 《齐民要术》所反映的贾思勰的思想
第四节 《齐民要术》在农学史上的地位及其流传和研究

第十一章 “农时学”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第一节  二十四节气的完备与规范化

第二节  在农业生产中对农时的掌握
第三节  农业气象学的进步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第十二章 合理利用与改善土壤环境的理论和技术

第一节 土壤分类,土宜论和土脉论
第二节 从“耕—摩—蔺”到“耕—耙—耱—压—锄”
第三节 施肥与灌溉──进步与局限
第四节 代田法和区田法

第十三章 农业生物学和提高农业生物生产能力技术的发展
第一节 对生物遗传变异的认识和农业生物的繁育

第二节 对农业生物特性的认识和利用

第三节 家养动物饲养中对环境与物性关系的认识和处理

第十四章,隋、唐、宋、元时期农学全面发展的历史背景

第一节,经济的发展与政府经济政策

第二节,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第三节,农业生产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