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农史学家游修龄教授
游修龄,男,1920年5月9日生,浙江省温州市人。1943年7月毕业于前国立英士大学农学院。历任同校及浙江农业大学农学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系副主任、教务处处长、图书馆馆长等,兼任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理事,中国农业历史学会副理事长等。在从事现代农学教学和科研的同时,致力于中国农业史的研究,出版有《稲作史论集》(1993)、《中国稲作史》(1995)、《农史研究文集》(1999)、《中国稻作文化史》(2010),《中国农业通史·原始社会卷》(2008年)主编。《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原始农业卷》主编兼撰写人,《中国大百科全书·农业卷》农史分支主编。在与农史、考古、语文、饮食等有关的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二百余篇。
游修龄教授农史研究方面的论著目录(1980-2000)
主编部分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农业历史卷》主编及主要撰稿人,农业出版社,1995
《中国农业通史·原始农业卷》主编及主要撰稿人 (出版中)
《中国大百科全书·农业卷》农史分支主编及主要撰稿人,上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专著部分
《稻作史论集》当代科技重要著作·农业领域,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3
《中国稻作史》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丛书,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
《农史研究文集》,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
参编部分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史稿》第一章原始社会时期,梁家勉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1989
《中国稻作学》第一章《中国稻作的历史与发展》中国农业科学院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1986
《中国水稻》第一章《中国稻作的起源和历史》中国水稻研究所主编,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2
《当代世界农业》担任、蒙古、阿尔巴亚等国家内容,中国农业科学院编著,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吴越农业史》为长江流域地区文化史丛书《吴越文化》第一章,已完稿。全书出版中,2000年
作物部分(水稻在外)
*论黍和稷,《农业考古》1984,第2期
*黍和粟的起源及传播问题
*粟的驯化细节与农业起源——兼论《诗·大雅·生民》 《中国农史》1994年第1期
*黍粟余论——中国与西欧的对比 《中国农史》l995年第2期
*玉米传人中国和亚洲的时间、途径及其起源问题 《古今农业》1989年第2期
*花生起源与传入中国的时间问题 《中国农史》1993年第4期
*蚕豆的起源和传播问题 《自然科学史研究》第12卷第2期1993
*也说“雕胡”,《寻根》1995年第6期
说菱,《古今农业》1993年第4期
葫芦的家世——从河姆渡出土的葫芦种子谈起 《文物》1977年第8期
正确评价大豆对土壤和人体健康的作用 《科技通报》第4卷,第2期 1988
门外谈茶,《农业考古·中国荼文化专号》1991年第2期
稻文化部分
稻作起源的神话传说——日本和中国的比较(与玄松南合作),《东方博物》浙江省博物馆主编,2000,第2期
河姆渡稻谷研究进展及展望(与郑云飞合作) 《农业考古》1995第1期
原始农业的作物种类问题 《良渚文化论坛》 良渚文化博物馆主编,2000
*良渚文化与稻的生产 收入《文明的曙光》——良渚文化 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
良渚文化时期的农业 收入《良渚文化研究》纪念良渚文化发现六十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 科学出版社,1999
*稻的发展与吴越文化
古越语与稻文化 《中国稻米》1995年第2期
中国古书中记载的野生稻探讨 收入《野生稻资源研究论文集》 吴妙燊 主编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1990
稻文化对中华文化的贡献 《中国稻米》1990年第1期
稻文化与粟文化的比较 《中国稻米》1996年第1期
龙和稻文化 《中国稻米》1994年第2期
糯稻文化区 《中国稻米》1995年第1期
稻米—从物质到精神文化 《中国稻米》1995年第6期
稻的汉字名称及文献量 《中国稻米》1995年第5期
稻与尝新节及新年(上)(下) 《中国稻米》1995年第4期,第5期
稻与人口 《中国稻米》1996年第3期
水稻和青蛙 《中国稻米》1996年第5期
稻米和保健 《中国稻米》1四6年第4期
稻米情结 《中国稻米》1996年第2期(本文获第6届中国人口文化奖“鹏程杯”散文一等奖,中国人口文化促进会,1998,12)
农书部分
《齐民要术》成书背景小说 《中国经济史研究》1994年第1期
从《齐民要术》看我国古代的肥料问题 收入《土壤养分、植物营养与合理施肥》 中国土壤学会专业会论文选集 孙羲主编 农业出版社,1983
从大型农书体系的比较试论《农政全书》的特色和成就 《中国农史》1983年第3期
张国维和《农政全书》 《古今农业》1995年第2期
《天工开物》农学体系的技术特色 《农业考古》1987年第1期
*《沈氏农书》和《乌青记》 《中国科技史料》1989年第10期
农书疑义考释部分
*《齐民要术》疑义考释 “作暴”解,解“麻菩”,试释“瓜笼”……等共十五则
*试释“或”与“国”、“域”及“城”
*说“年”*说泥和土
*薏苡和苤苢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1980年第1期
*来、麦和牟
*释“櫑楬”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1980年第1期
谈“二七以为族”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1980年第1期
“杜糯”小考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1980年第1期
古代早稻品种“六十日”之谜,《古今农业》1984年第3期
*试释“田有六道,麦为首种”
释“却走马以粪”及其他(已完稿)
释“豕、豚、彘和猪”(已完稿)
书序、书评部分
*《中国古代耕织图》序 中国农业博物馆编 中国农业出版社 l995
*《中国南方少数民族原始农业形态》读后感 李根蟠、卢勋著 农业出版社 1987
*《壮族稻作农业史》序 覃乃昌著 广西民族出版社 1997
《绍兴县农业志》序 绍兴县农业局编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5
*关于《致富全书》(序) 陈芝斋 校点注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7
*彭世奖著《中国传统农业要术集萃》序言
读尹绍亭 著《农耕卷》(上下卷)—云南物质文化丛书(序) 云南教育出版社 1996
*评马宗申校注、姜义安参校《授时通考》校注 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5
周肇基著 《中国植物生理学史》序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
胡兆华 著《人类发展的过去及未来—农耕、文化、生态》序(二) 国立中兴大学文教基金会丛书,2000年 台北市兴大文教基金会
董恺忱、范楚玉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史·农学卷》序 科学出版社,2000 ,兼见《中国农史》2000第2期
黄志根 著《中华茶文化》序、《说茶》 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
读《吴地稻作文化与饮食文化》 高燮初主编《吴文化丛书》之六 陕西旅游出版社 2000
俞舜民 著《席草的栽培与编织》序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6
我看《农业考古》 《农业考古》1990年第2期
《农百》条目的检索编排与汉语拼音字母的使用问题 《农业百科通讯》1989年第2期
生态部分
中国历史上的森林保护和农田开发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1989年第3期
中国古代对食物链的认识及其在农业上应用的评述 第三届国际中国科学史讨论论文集 1990 科学出版社
*中国古代的“树—农间作” 《泡桐与农业应用》1988年第2期
槐柳与古代的行道树 《中国农史》1996年第4期
纸衣和纸被 《古今农业》1996年第1期
宏观农业及其他
农业和文明发展 《古代文明研究通讯》1999年第3期 北京大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编
漫谈《原始农业卷》的编写体会 《古今农业》1999年第4期
农史研究的方法论问题 《中国农史》1988年第l期
农史研究和研究语言及外来词 《中国农史》1992年第4期
百越农业对后世农业的影响 《浙江学刊》1990年第6期
清代农学的成就和问题 《农业考古》 1990年第1期
从明清时期的农业科学家看农业人才问题 《中国东南地区人才问题国际研究讨论会论文集》 浙江大学出版社 1992
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化的历史启发—中国与日本的比较,《古今农业》1993第1期
*论农谚 《农业考古》1995年第3期
古代蹴鞠和现代足球,《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
西湖的人文生态文化,《西湖文化讨论会论文集》1999
外来词翻译的新问题,《世界科学》1999,第4期
注,有*号者,请见《农史研究文集》
游修龄的学生(农史方面)
郑云飞,1988届,现任职于浙江省考古研究所,主要研究方向:农业史和农业生物考古学。
朱仁华,1988届,现任职于浙江日报社,《浙商》杂志社。
俞为洁,1988届,现任职于浙江省社会科学院 历史研究所。
沈璐,1988届,现任职于浙江大学。
曾雄生,1988届,现任职于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主要研究科技通史和农学史,目前正致力于宋代稻作史的研究和有关农业历史与文化方面的网络建设。
网上文章